时间回到两分钟之前。
监控室里。
随着工作人员宣布第二轮考核开始,李济仁、吴宗义、四个监督评委,还有柳春风,瞬间将目光集中在监控大屏上。
此时,工作人员已经将2号房的监控视频放大。
透过监控。
大家清楚地看到,顾言推开房门走进屋里。
同样是一间茶室一个人,但没有泡茶。
一个长得白白胖胖的富豪站在窗前,笑嘻嘻地看向顾言,从表面上来看,此人很正常不像是有病的样子。
顾言简单看了一眼,问道:“阳痿了?”
病人脸上的笑容一凝!
随即,笑容突然放大,一脸惊喜地直勾勾盯着顾言,说道:“你看出来了?”
“神医啊!你是第一个一眼看出来的!”
“我这次果然来对了!一百万没白花啊!”
他这次是怎么看出来的?
伴随着吴宗义的惊呼声,监控室里再次陷入安静。
所有人盯着监控画面,一脸懵逼!
“是因为……他看出病人面色苍白了?”
云省监督评委李耀光眯着眼惊疑道。
“应该不是。”
闽省监督评委李伟摇摇头,目光落定在监控画面中病人的脸上,说道:“病人的脸色看起来没有什么异常。”
众人仔细看了一眼,病人的脸色确实跟正常人一样。
那他是怎么看出来的?
众人纷纷皱眉,心中更加疑惑。
2号房内。
“神医,救我啊!”
见顾言只一眼就看出自己的问题,白胖富豪当即高呼一声,苦笑说道:“其实我一直以来都很保护我的肾,我也不知道怎么就莫名其妙阳痿了。”
“光保护肾不行。”
顾言摇摇头道:“《黄帝内经·痿论》里面说:‘帝曰:五脏使人痿,何也?’岐伯曰: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故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着则生痿也。”
“意思就是五脏不和,都可能会导致阳痿。”
“不过,每个时代阳痿的原因不同,现代生活工作方式的转变,饮食结构的调整,使得阳痿的病机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现代人阳痿,总结起来,不外乎肾虚、肝郁、湿热、血瘀、暴饮暴食、高脂高糖饮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所造成的超重、肥胖等。”
白胖富豪眨巴着眼睛。
前半段他没听懂,后半段听懂了。
“那我是哪里出问题了?”
他连忙询问,他虽然看起来胖,但也经常运动啊!
到了他这种财富自由的阶段,分泌多巴胺的方式很多,已经不需要通过暴饮暴食和高脂高糖饮食来刺激身体分泌了。
顾言没有回答,只是简单地看了病人的脸一眼,然后问道:“云、贵、川和重市,你是哪里人?”
“诶?”
白胖富豪惊讶,好奇说道:“我是哪里人你都能看出来?你怎么不问其他地方?为什么一定是云贵川?”
这家伙问题有点多啊!
“因为你是湿热下注型阳痿。”
顾言回答道:“这几个地方的饮食以辛辣为主,喜欢肥甘厚腻,气候湿气重,天气多炎热,最容易导致体内湿热。”
“肝肾湿热,容易导致阳痿。”
“因为《灵枢·经筋》里说:热则筋驰纵不收,阴痿不用。”
“湿热下注型阳痿常表现为阳事不举,或阴-茎举而不坚,伴阴囊潮湿骚臭,两腿酸痛,肢体困倦乏力,口苦而黏,大便黏腻,小便短赤,这些症状你都有吧?”
“对!对!对!”
白胖富豪明显被说中了,顿时就忍不住更加兴奋起来,说道:“你说得真准!而且我感觉你说得还很科学也很合理,我以前去找其他医生看病的时候,都没有人能说得像你这么清晰。”
说完。
他长出一口气。
脸上兴奋的笑容依旧,整个人却瞬间放松下来。
这绝对是神医!
连把脉都没开始就能把自己的问题看得这么清楚,看来自己这病是一定能治好了!
监控室里此刻特别安静。
所有人屏住呼吸,仔细听着顾言说的每一个字。
听完,四位监督评委对视一眼,眼神中都充满了震惊之色。
这家伙已经能从饮食和气候上进行分析了?
这可是明医才能初窥门径的东西,只有医术实力达到一定高度,对身体和疾病的了解足够深刻,方能有精力和认知上升到考虑到外部环境如何影响身体。
只有深入研究外部环境对人体带来的影响,才能初步与四诊结合,对病情的发展进行判断。
像顾言这样不依靠四诊,直接通过外部环境来诊断,那是只有大明医才能运用的东西!
顾言竟然直接用上了?
还用得如此熟练?
这是什么情况?!
四位监督评委越看越懵,完全想不通一个25岁的年轻人,是怎么将医术提升到这种高度的!
李济仁更是暗暗咋舌。
即便是自己亲自上手,也根本做不到顾言这样。
这小子怎么会这么猛?
一直待在众人中盯着监控的柳春风,此刻也是心头一震,不自觉地坐直身子,一双眼睛紧紧盯着顾言。
他是明医。
自然会研究外部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也很清楚地知道这有多难,他深入研究了好几年也做不到,顾言却做到了。
“真操蛋,这家伙怎么什么都会?!”
病房里。
在病人期待的眼神下,顾言直接提笔开方。
“药用藿香10g,佩兰15g,石菖蒲15g,黄连5g,黄芩10g,木通10g,茯苓15g,泽泻15g,薏苡仁30g,车前子15g,白术15g,苍术15g,陈皮10g,仙茅15g,补骨脂15g,桑螵蛸15g,覆盆子15g,菟丝子15g,九香虫5g,蜈蚣2条。”
“7剂,水煎,每日一剂,分三次服用。”
“一周后,换方。”
“藿香10g,佩兰15g,黄芩10g,茯苓15g,薏苡仁30g,车前子15g,白术15g,苍术16g,陈皮10g,仙茅15g,补骨脂15g,桑螵蛸15g,五味子15g,阳起石15g,紫石英15g。”
“续服一周,即可痊愈。”
同一时间。
监控室里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又不把脉?
又是直接开方?
李济仁急忙对着工作人员说道:“放大监控画面,看药方!”
工作人员照做。
画面立刻放大,药方内容清晰地映入众人眼中。
“既然是湿热,自然要清热利湿。”
云省监督评委李耀光快速将两个药方看完,点头说道:“第一个方子很好,侧重清热利湿、通络止痛和补肾益精,尤其增加了黄连、木通、泽泻等清热利尿药,以及九香虫、蜈蚣等虫类药。”
“第二个也很好,在第一个药方基本完成上面功效之后,重温肾壮阳和固精缩尿,增加了五味子、阳起石、紫石英等温肾固涩药。这两个方子搭配起来,确实很合理。”
“方子是很合理,但重点不是这个。”
闽省监督评委李伟苦笑一声,说道:“重点是,他推断出病人一周后需要换方,这可是在没有把脉没有四诊的情况下直接写出来的。”
对啊!
他怎么这么自信病人一周后需要换方?
众人目光凝滞。
他们都把注意力集中在顾言开的方子上,完全抛开了顾言是在没有四诊的情况下开出来的方子。
别说四诊。
顾言甚至都没有把脉。
只有把过脉的话,才能将病人的身体情况彻底了解得更清楚。
在不完全了解病人的情况下就开出这种方子?
他真就对自己的望诊这么自信?
震惊之余,四位监督评委突然又想到一点,心头凛然。
不对!
不是这样的!
就算通过把脉了解了病人的身体情况,也要提前断定病人喝药之后,身体情况会如何发展,才能判断需不需要换方。
也就是说,顾言已经提前预判了病人喝药后的身体情况?
而且还提前了整整一周?
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对病人的身体有足够深入的了解,其次要对自己药方的疗效有足够的了解!
这两点,无论哪一点都不是能轻易做到的,甚至就连普通的大明医都做不到!
一时间。
整个监控室都陷入诡异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