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 上午 9:00 新德里飞往布巴内斯瓦尔的航班
飞机穿透印度半岛的晨雾,机翼下的恒河如一条泛着银光的绸带,在广袤的绿色平原上蜿蜒伸展。我将平板电脑支架调整到合适角度,屏幕上“2025年乒乓球亚锦赛团体赛”的橙色标题与窗外的晨光交相辉映。刚结束wtt中国大满贯的执裁任务,连收拾行李的时间都带着匆忙——作为国际蓝牌裁判,按照亚洲乒联要求,需提前一周抵达赛事举办地布巴内斯瓦尔,完成场地勘察、规则确认与职责分工,为即将开战的团体赛筑牢准备防线。
邻座传来轻柔的碰撞声,印度籍裁判阿尼尔·库马尔正将一杯冒着热气的姜茶推向我:“叶,尝尝这个,我们当地的姜茶加了少许豆蔻,能缓解长途飞行的疲劳。”这位头发花白的资深裁判,曾执法过三届亚锦赛与两届亚运会,袖口别着的亚洲乒联徽章已经有些磨损。我双手接过茶杯,暖意顺着指尖蔓延至掌心:“多谢阿尼尔先生,这次提前过来,最担心的就是团体赛的特殊规则和场地设备细节,毕竟和wtt赛事可能存在差异。”
阿尼尔笑着翻开随身携带的赛事手册,泛黄的纸页上满是他手写的批注:“你放心,我们一路可以慢慢核对。比如团体赛虽采用五场三胜制,每场五局三胜,但亚洲乒联今年新增了‘换人名额限制’——小组赛阶段每支队伍最多更换2名选手,且替换选手必须在赛前提交的10人名单内;淘汰赛阶段更严格,只能更换1人,还得在半决赛前完成报备。”他用荧光笔在条款下划出粗重的横线,“还有排阵要求,主队需在赛前1小时提交出场顺序表,且单打选手不能连续出场超过两场,这点和wtt团体赛的‘自由排阵’规则区别很大。”
我立即在笔记本上用红笔标注重点,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与飞机引擎的轰鸣交织:“要是选手临时申请换人,流程上有什么特别要求吗?”阿尼尔指着手册第15页:“必须提交书面申请,由队伍主教练签字确认,还要经过裁判长审核。去年曼谷亚锦赛就有队伍临时口头申请换人,被直接驳回,影响了比赛节奏。”两个半小时的航程里,我们逐页梳理规则细则,从发球判罚尺度到鹰眼挑战次数,每一个可能影响执裁的细节都反复确认,笔记本上很快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注解。
10月6日 下午 14:00 布巴内斯瓦尔·卡林加体育馆
车辆驶入布巴内斯瓦尔市区,热带季风气候的湿润气息扑面而来。街道两旁的凤凰木正值花期,橙红色的花朵缀满枝头,如火焰般热烈;卖花的小贩推着挂满茉莉花环的自行车穿梭其间,空气中弥漫着檀香与茉莉的清甜香气。卡林加体育馆矗立在市中心的体育园区内,白色穹顶采用印度传统莲花纹样设计,花瓣状的钢结构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场馆外已悬挂起巨大的亚锦赛宣传海报,中日韩三国选手的竞技身影格外醒目。
亚洲乒联裁判长拉吉夫·梅农早已在场馆入口等候,他穿着笔挺的白色裁判服,胸前的徽章闪着金属光泽:“叶,欢迎来到布巴内斯瓦尔!我们刚完成3号比赛场地的灯光调试,正好一起去检查,其他场地的基础检测也已完成初稿。”走进场馆内部,12张蓝色球台整齐排列在木地板上,工作人员正推着专业检测车逐台测量。“球台高度的标准是76厘米,目前已检测的10张球台误差都控制在±0.5厘米内,完全符合IttF的要求。”拉吉夫递来厚厚的检测报告,我顺手从裁判工具箱里拿出随身携带的高精度量尺,弯腰复核最外侧球台的高度——76.1厘米,误差在允许范围内,才在记录表上签下名字。
裁判器材室位于场馆西侧,推开门便看到整齐摆放的记分设备、秒表与挑边器。“记分牌的比分显示是否支持中英文双语切换?”我拿起一台记分器调试,“团体赛涉及伊朗、印度、越南等多支亚洲队伍,部分选手可能对英文不熟悉,语言适配很关键。”工作人员立即上前操作,屏幕上的数字流畅切换为中英文双语,比分变动时还会伴随轻微的提示音。阿尼尔拿起一枚挑边器,手指摩挲着金属表面:“去年吉隆坡亚锦赛就出过状况,挑边器的红蓝两色涂层出现划痕,导致选手看不清选择的颜色,这场风波后,亚洲乒联要求所有器材赛前必须翻新或更换。”我点头补充:“还要准备足够的备用电池和充电设备,避免比赛中突然断电,影响判罚节奏。”
傍晚时分,我们开始进行最关键的场地灯光检测。“团体赛对灯光的要求比单打更严格,球台表面的平均照度需达到1000勒克斯,且各个区域的照度差不能超过100勒克斯,不能有明显阴影。”拉吉夫启动便携式检测设备,屏幕上的数值很快稳定在1050勒克斯,“我们特意调整了顶部灯组的角度,将原本球台四角的阴影区彻底消除,你可以站在裁判椅上感受一下。”我踏上裁判椅,模拟执裁时的俯视视角,目光扫过球台的每一个角落——从网前到球台边缘,光线均匀明亮,没有任何因灯光角度造成的暗区,便在场地检测表的“灯光”一栏写下“合格”二字,并标注“无阴影,照度稳定”。
10月6日 晚上 19:00 赛事指定酒店·叶安诺房间
赛事指定酒店距离卡林加体育馆仅十分钟车程,坐落在奇利卡湖畔。推开房间阳台的玻璃门,湿润的湖风夹杂着水草的清香扑面而来。暮色中,渔民划着独木舟在湖面缓缓收网,船头的渔灯如星星般闪烁;远处的湿婆神庙传来悠扬的钟声,与湖面的水波声交织成独特的韵律。房间内的陈设简洁实用,浅木色家具透着温馨,书桌一角摆放着赛事主办方准备的欢迎礼包,里面有亚锦赛手册、当地地图和一瓶印着莲花图案的精油。
我刚将行李中的裁判服挂进衣柜,敲门声就响起。打开门,阿尼尔和拉吉夫站在门口,手里分别拿着打印好的赛程表和参赛队伍名单。“快请进,我正准备梳理明天的工作安排。”我侧身让他们进屋,顺手泡了三杯热茶。拉吉夫将赛程表铺在书桌上,指尖指向10月12日的赛程:“明天上午9点会召开全体裁判会议,确定最终的执裁场次分配。我们根据你的执裁经验和对中国选手的熟悉度,初步拟定你负责10月12日下午15:00的女团小组赛,对阵双方是中国女团和印度女团。”
“这可是场焦点战!”阿尼尔笑着补充,“中国女团派出了孙颖莎、王曼昱、陈幸同的主力阵容,印度队则由巴特拉、森领衔,这场比赛不仅关系到小组出线名额,还会吸引大量当地观众到场,对你的执裁节奏是不小的考验。”我接过赛程表,目光落在参赛名单上,手指轻轻点着“孙颖莎”的名字——虽然我比她小几岁,但在国家队时就经常看她训练,后来转型为裁判,也多次执法过她的比赛。“得提前把双方选手的信息吃透,尤其是姓名的正确读音和惯用打法,避免赛前检录时出岔子。”
阿尼尔翻开厚厚的选手资料册,指着印有巴特拉照片的页面:“巴特拉是左手横握球拍,擅长侧旋发球和反手快撕,她的发球动作幅度大,容易出现遮挡嫌疑,你执裁时要重点关注;森则是右手直拍,近台快攻的速度很快,接发球喜欢侧身抢攻,判罚时要注意她的脚步是否踩线。”我立即在笔记本上记录下关键信息,还特意标注了姓名发音:“‘巴特拉’的全名是曼尼卡·巴特拉,正确发音是‘manika bhattacharjee’,重音在第二音节;森的全名是阿库拉·森,发音为‘Akula Sen’,可别读错了让选手觉得不尊重。”
拉吉夫喝了口热茶,继续补充细节:“赛前检录流程是提前40分钟让选手到检录处签到,你需要和副裁配合,逐一核对选手的参赛证件与排阵表上的姓名、顺序是否一致。如果遇到排阵临时变动,要立即联系裁判长确认。”我忽然想起换人名额的规则,连忙追问:“小组赛阶段每队最多换2人,具体的申请时间和流程是怎样的?”阿尼尔耐心解释:“换人必须在每场比赛结束后、下一场比赛开始前提交书面申请,由队伍主教练签字,你要在记录表上准确记录换人的时间、原选手姓名和替换选手姓名,避免后续出现争议。”
我们还详细确定了司线员的分工——每场团体赛配备4名司线员,分别负责球台的四个角落,重点关注擦边、擦网球的判罚。“如果司线员的判罚与你的判罚不一致,要先查看鹰眼回放,再结合规则做出最终判断,不要急于下结论。”拉吉夫叮嘱道。讨论间隙,窗外的夜空已缀满繁星,奇利卡湖面上的渔灯与星光交相辉映。拉吉夫看了看时间:“不打扰你休息了,明天会议结束后,我们再去训练场看看选手的适应性训练。”送他们离开时,我特意确认了酒店的餐饮安排——为满足各国选手和裁判的需求,餐厅提供中式、印度式和西式餐食,比赛期间我可以选择清淡的中式餐食,避免饮食不适影响状态。
10月7日 上午 10:00 卡林加体育馆·赛前训练场地
第二天一早,我和阿尼尔提前来到卡林加体育馆的训练场地。刚走进训练馆,就听到熟悉的乒乓球撞击声——中国女团正在进行适应性训练。孙颖莎穿着亮黄色的训练服,正对着球台练习正手攻球,白色的乒乓球在她球拍下发力的瞬间,划出一道道凌厉的弧线。她看到我,立即停下动作,笑着挥挥手:“安诺,你怎么来得这么早?我还以为要到下周才能见到你呢!”
我快步走上前,笑着回应:“提前一周过来熟悉场地和规则,省得到时候手忙脚乱。对了,12号下午15:00你们对阵印度队的女团小组赛,由我来执裁。”王曼昱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走过来打趣道:“那可太好了,有你这个‘老熟人’执裁,我们心里都踏实。不过印度队的巴特拉发球很有特点,侧旋的旋转特别强,到时候可得帮我们盯紧点,别让她钻了规则的空子。”
“放心吧,我已经把她的发球特点记在笔记本上了,昨天还和阿尼尔先生特意讨论过她的发球判罚尺度。”我拿出笔记本,翻到记录巴特拉的页面,“她的发球抛球高度偶尔会低于16厘米,而且左手发球时容易出现身体遮挡,我会重点关注这些细节。”女团教练李隼走过来,手里拿着战术板:“我们已经初步拟定了排阵,到时候会提前1小时提交给裁判组。说实话,这个场地的灯光和球台都很舒服,就是湿度比国内稍高,球的旋转会比平时稍强,我们还得多适应适应。”
我点头回应:“昨天我和拉吉夫裁判长一起检测过,场地湿度在50%-60%之间,符合IttF的比赛标准。你们训练时可以多准备几条吸汗带,避免球拍打滑影响手感。对了,这次团体赛的换人名额有限,小组赛最多换2人,你们赛前要确定好出场顺序,尽量避免临时换人影响节奏。”孙颖莎吐了吐舌头:“放心,我们早就商量好了,争取一场定胜负,不给换人留机会!”她的话逗得大家都笑了起来,训练场上的紧张氛围顿时轻松了不少。
离开中国女团的训练区域,不远处传来印度队的训练声。巴特拉正在练习侧旋发球,她的左手高高举起,球拍在身前划出一道弧线,白色的乒乓球落地后迅速向侧面弹跳。她看到我,主动放下球拍走过来,用带着印度口音的英语说道:“叶裁判,我在wtt比赛中见过你执法,你的判罚非常公正。希望12号的比赛,我们能带来一场精彩的对决。”
我笑着回应:“我也很期待这场比赛,你的侧旋发球很有特色,相信会给比赛带来很多看点。比赛中我会严格按照国际乒联的规则执裁,确保公平公正。”巴特拉兴奋地展示着手中的球拍:“这是我特意为亚锦赛准备的新球拍,胶皮张力是43度,比之前的球拍旋转更强,希望能在主场有好的表现。”我点头称赞,心里却默默记下她的球拍参数,以便在赛前器材检查时快速核对。
回到酒店后,我坐在书桌前,对着赛程表和选手资料反复梳理10月12日那场女团赛的注意事项:提前40分钟抵达场地进行器材复检;赛前30分钟组织双方选手检录,核对证件与排阵表;比赛中重点关注巴特拉的发球动作和森的近台快攻踩线问题;记录换人名额使用情况;与副裁、司线员保持及时沟通……窗外的奇利卡湖在阳光下波光粼粼,布巴内斯瓦尔的街道逐渐热闹起来,这座充满异域风情的城市,正以独特的热情迎接即将到来的乒乓盛宴。而我知道,只有将每一个细节都准备到位,才能在赛场上守护好竞技体育的公平与纯粹,让每一次挥拍都闪耀着拼搏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