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达康困兽犹斗的反扑,如同层层涌来的浊浪,不断冲击着调查的堤坝。省里暧昧的“关切”,内部残余势力的软磨硬抗,以及舆论场上混淆视听的杂音,让周海洋和秦风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调查工作似乎陷入了胶着,每前进一步都异常艰难。秦风深知,时间拖得越久,变数越大,必须有一记重锤,能彻底砸碎这僵局,让真相的光芒穿透所有迷雾和阻挠。
这记重锤,必须足够有力,足以震动省一级的决策层;必须足够精准,能直达核心而不被中途拦截;还必须足够“正当”,避免授人以“越级”、“以权压法”的口实。经过彻夜不眠的深思熟虑,一个大胆而缜密的方案在秦风脑海中逐渐清晰——整合所有铁证,形成一份无法辩驳的终极报告,通过一条绝对可靠且层级足够的“通天”渠道,直接呈送省委主要领导,并让已在华清市任职的岳父林振邦“知情”。
在绝对保密的状态下,秦风将自己关在市公安局那间由周文控制的安全屋内,开始了最终报告的撰写。他调取了所有核心证据:
周文提供的技术证据链: 包括泄漏当晚异常车辆的活动轨迹监控截图、基站通讯记录分析、对胡文强秘书与王海涛异常联络的技侦定位,以及秘密获取的泄漏点土壤残留物与危废中心特定废液成分高度吻合的鉴定报告。
郑怀远提供的环境技术分析: 关于泄漏污染物与历史遗留污染源特征谱显着不符的详细技术说明,以及那份意外发现的、证明数据造假的原始监测记录残页的鉴定结论。
孙雯提供的审计线索: 关于雾江相关项目资金异常流转、涉及皮包公司利益输送的初步审计底稿和资金流向图。
关键证人的供词: 王海涛的详细交代笔录及录音文件(经司法鉴定),其中清晰指认了胡文强及其秘书的指使过程。
秦风以严谨的逻辑,将这些分散的证据编织成一条无可辩驳的完整链条。报告标题直指核心——《关于江泉市雾江污染事件系人为制造及相关责任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的调查报告》。报告内容分为四部分:事件基本情况与性质认定、关键证据展示与分析、涉嫌违纪违法人员及问题初核、请示与建议。报告措辞客观、证据确凿、论证严密,不掺杂任何个人情绪,完全基于事实和法律。
报告最后,秦风郑重提出建议:鉴于案情重大,涉及厅级领导干部,且调查遇到严重干扰阻力,恳请省委直接介入,或指定省纪委、省公安厅等部门成立更高规格的联合调查组,彻底查清此事。
报告撰写完毕,如何安全、迅速地送达省委主要领导手中,成为最关键也最危险的一环。常规的市委文件报送渠道,必然要经过周海洋的秘书长甚至赵达康的耳目,极易被截留、拖延甚至篡改。必须另辟蹊径。
秦风将目光投向了两个渠道:
第一个渠道,是通过市委书记周海洋的绝对信任关系。秦风将报告的电子版用特制加密U盘拷贝,亲自来到周海洋的办公室,屏退左右,进行了最机密的汇报。
“周书记,这是目前掌握的全部证据和形成的报告。”秦风将U盘放在桌上,神色凝重,“赵达康在省里的关系已经开始施压,常规渠道恐难畅通。我建议,由您亲自掌握,通过您最可靠的渠道,直接向省委王书记汇报。”
周海洋仔细浏览了报告摘要,目光锐利,他深知这份报告的分量。他沉吟片刻,重重点头:“好!这份报告我来送!我会安排绝对可靠的人,直接面呈王书记秘书。确保万无一失!”
第二个渠道,则是秦风计划中的关键一步——让岳父林振邦“知情”。这一步极为敏感,必须把握分寸。秦风没有直接将报告发给林振邦,那样做既违规,也可能给岳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他采取了一种更巧妙的方式:让妻子林妙雪,以家书的形式,通过机要通信渠道,将一份极其简短的、不含具体证据和姓名的情况说明(仅提及“江泉雾江案取得重大突破,证据确凿指向人为,但遭遇巨大阻力,已形成报告由周海洋书记直报省委”)转给林振邦,并附上一句:“父亲大人钧鉴:风儿遇难关,证据确凿而路阻,望父亲知悉,非请托,仅报平安。”
这种方式,既让林振邦了解了关键时刻的态势,知晓了秦风手中握有重器且程序合规(由市委书记上报),又完全没有请求干预之意,避免了任何违规嫌疑。但林振邦的“知悉”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威慑力,能确保省委主要领导在收到周海洋的报告时,会以最严肃、最审慎的态度对待,无人敢在其中做手脚。
方案既定,行动迅速展开。
周海洋动用了自己经营多年、从未示人的一条绝密关系网。一位他绝对信任的、已在省委办公厅担任要职的老部下,以汇报“紧急公务”为名,获得了面见省委王书记的机会。在简短的汇报后,他将那份加密U盘亲手交给了王书记的机要秘书,并低声强调:“周海洋同志嘱托,此乃江泉雾江案关键证据,事关重大,请务必直达王书记。”
几乎在同一时间,林妙雪的信件也通过安全渠道寄往北京。这封信看似家书,实则承载着至关重要的政治信息。
两份“信息”,通过两条平行的、互不交叉的“天梯”,向着权力的最高处传递。整个过程,悄无声息,却蕴含着石破天惊的能量。
报告送出后的几天,是秦风职业生涯中最漫长、最煎熬的等待。江泉表面依旧平静,赵达康派系的挣扎似乎还在继续,但秦风能敏锐地感觉到,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不同寻常的紧张和期待。
第三天,省委办公厅突然向江泉市委发来一份明传电报,内容简短却字字千钧:“报来的《关于江泉市雾江污染事件调查报告》收悉。省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已批转省纪委、省公安厅、省环保厅等部门负责同志阅研,并要求立即组织精干力量,成立省委专项工作组,赴江泉市指导彻查此案。望江泉市委市政府全力配合,确保调查工作顺利进行。”
这份电报,如同一道闪电,劈开了江泉上空的层层阴霾!它明确传达了几个爆炸性信息:报告已直达天听!省委最高层已亲自介入!调查级别已从市级提升至省级!
消息传出,江泉官场瞬间经历了一场无声的地震。所有仍在观望、犹豫甚至负隅顽抗的力量,在这绝对的权威面前,彻底失去了挣扎的勇气。赵达康接到通知后,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整整一个下午,再出来时,面色灰败,仿佛瞬间被抽走了所有精气神。他知道,游戏结束了。他那些省里的“关系”,在省委主要领导的明确批示面前,已变得无足轻重。
而秦风,在接到周海洋亲自打来的电话,听到电报内容时,并没有欢呼雀跃,只是长长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走到窗前,看着窗外依旧阴沉的天空,心中却是一片澄澈。这一锤,终于敲响了!它敲碎的不只是赵达康等人的侥幸,更是江泉长期以来的沉疴积弊。一条通往光明的通天之路,已在雷霆中铺就。接下来的,将是彻底的清算与新生。而他,终于可以暂时卸下千斤重担,迎接必将到来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