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商务车驶出地下车库的画面定格在终端左上角,林晚的手指滑过屏幕边缘,将那段录像标记为“一号目标”。她没有回放,也没有放大车牌,只是轻轻一点,把图像拖进了新建文件夹,命名为“灰域关联”。
三分钟后,指挥中心的会议铃响起。
科研团队负责人推门进来时,手里还攥着半杯凉透的咖啡。市场团队负责人紧随其后,领带松了一圈,神情轻松,像是刚从庆功宴抽身。调查小组队长最后一个到,肩上的战术外套未脱,站姿笔直,目光直接落在林晚脸上。
“有新情况?”他问。
林晚点头,没说话。她按下主控台按钮,会议室灯光自动调暗,正前方投影幕缓缓展开,三组数据并列呈现:资金流向图、网络帖文时间线、残余日志片段。
“恒远机电、北纬科技、启明通联。”她的声音不高,但每个字都清晰,“过去四十八小时,这三家公司分别向境外支付了三千二百一十七万六千元,用途申报为民用通信设备引进。”
市场团队负责人皱眉:“这个数额不算异常,很多企业都在做跨境采购。”
“问题是,”林晚切换画面,“收款方是两家空壳公司,注册地在东南亚数据港,申报进口的设备型号与付款金额完全匹配——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这不是巧合,是计算好的转移路径。”
科研团队负责人放下杯子,身体前倾:“你怀疑他们重建了信号干扰系统?”
“不是重建。”林晚调出论坛帖子截图,“这是昨晚十一点十七分发布的技术讨论帖,内容涉及非线性频段耦合,参数组合与‘夜影-2’遭遇过的干扰波形一致。发布后三分钟内,三个新账号同步回应,用词专业,逻辑严密,像是一支队伍在配合造势。”
“可能是技术人员自发讨论。”市场团队负责人说,“我们刚摧毁黑幕总部,这类话题热度上升很正常。”
林晚没反驳。她调出最后一张图——服务器残存日志中的加密片段。
【……样本移交至‘灰域’项目组……启动双轨反制协议……执行周期72小时……】
“‘灰域’不是黑幕组织内部代号。”她说,“我查过所有档案,赵铭没提过这个词,高层会议记录里也从未出现。但它现在出现了,而且是在我们行动结束后的四十分钟内,进入执行阶段。”
会议室安静了几秒。
“你的意思是,”调查小组队长缓缓开口,“有人接替了黑幕组织的技术路线,甚至可能掌握了他们的未公开计划?”
“不止是掌握。”林晚看着三人,“他们在观察我们。看我们怎么攻破防御,怎么切断通讯,怎么引爆数据中心。然后他们立刻启动新的项目,用合法手段掩盖非法目的,规避监管,绕开舆论。”
科研团队负责人低声问:“你怎么确定这不是战后余波?”
林晚的手指悬停在控制台侧边的一个按钮上。她闭了下眼,再睁开时,视线依次扫过三人的眼睛。
一瞬间,她开启了“心灵洞察之镜”。
科研负责人脑海里浮现出一组数据模型,正在反复验证某种信号畸变的可能性,他的担忧藏在计算过程里,没说出口;市场负责人心里仍停留在胜利新闻的头条标题上,对当前威胁评估偏低;而调查队长的记忆中闪过清晨拍下的照片——那辆黑色商务车上,副驾位置放着一个银灰色手提箱,标签印着“北纬科技外勤设备”。
她收回目光,心跳加快,太阳穴传来熟悉的压迫感。这是今晚第三次使用能力,不能再有第四次。
但她已经知道该怎么说了。
“因为资金流动的时间节点,刚好卡在我们切断总部供电后的第十一分钟。”她转向科研负责人,“你们的技术团队分析过‘夜影-2’最后接收到的干扰源吗?有没有发现新的编码结构?”
对方愣了一下:“确实有个异常信号包,频率跳跃方式很陌生,我们以为是系统崩溃前的乱码。”
“不是乱码。”林晚调出一段波形图,“它和这三家公司申报进口的设备工作频段重合度达到百分之八十二。他们在测试,不是为了恢复旧系统,而是要建立更隐蔽的新通道。”
市场团队负责人终于变了脸色:“你是说,他们已经在运作了?”
“已经开始。”林晚打开风险关联模型的最终报告,“三项独立线索交叉验证,联动指数89.6%。这不是推测,是事实。我们摧毁了一个组织,但它的技术脉络被另一股力量继承了。他们不需要重新搭建架构,只需要顺着我们的应对模式,反向设计出无法被识别的替代方案。”
会议室内空气仿佛凝固。
“所以‘灰域’是什么?”调查小组队长问。
“目前还不清楚。”林晚回答,“但从‘样本移交’这个措辞来看,它不只是技术项目,可能涉及活体实验或意识数据采集。而且执行周期只有七十二小时,说明他们追求快速见效,不怕暴露风险。”
“我们需要做什么?”科研负责人终于站起身。
“第一,切断三条资金链。”林晚调出指令界面,“我已授权你们绕过常规审批流程,冻结这三家企业所有对外结算账户,尤其是涉及境外交易的部分。”
“执法机构那边怎么办?”市场负责人问。
“先做,再报。”林晚语气平静,“等他们走完程序,证据早就消失了。我们现在不能按规则出牌,因为我们不知道对手的规则是什么。”
“第二,”她看向科研负责人,“你们必须尽快解析那个异常信号包,找出它的发射源特征。我要知道这种干扰是从哪里发出的,能不能被追踪。”
“第三,”她转向调查小组队长,“继续盯住这三家公司。不要惊动任何人,收集员工进出记录、车辆轨迹、通讯基站连接点。特别注意那个银灰色手提箱——如果它再次出现,立刻上报。”
三人陆续点头。
“最后一点。”林晚停顿片刻,“别用公共数据库查背景资料。我怀疑部分系统已经被渗透。所有信息必须通过离线渠道交叉验证。”
市场团队负责人张了张嘴,似乎还想说什么,但最终没开口。
林晚关闭投影,会议室灯光恢复明亮。
“我知道大家刚经历一场硬仗。”她站在主控台前,背影挺直,“但现在放松,等于把之前的努力全部白送。他们不是想报复我们,他们是想让我们以为赢了,然后悄无声息地接管一切。”
科研团队负责人拿起手机开始拨号。调查小组队长转身走向门口。市场团队负责人站在原地几秒,才慢慢解开领带,掏出笔记本记下几个关键词。
林晚没有动。
她回到主位,将《潜在威胁初步研判》正式归档,标记为最高优先级任务,并同步下发至各部门。屏幕右下角弹出反馈提示:三项指令均已接收,执行中。
她盯着“灰域”两个字看了很久。
窗外天光大亮,城市喧嚣渐起。新闻推送不断跳出:黑幕组织覆灭后续进展、国际追赃启动、多家企业宣布终止可疑合作。
一切看似尘埃落定。
她却点开本地加密区,调出一段未发送的录音备份——那是她凌晨两点给调查小组队长下达的私密指令。
播放键按下,自己的声音低而稳:“不要申请正规调查流程,也不要惊动任何人。从外围入手,拍照片、记车牌、摸作息,像盯普通嫌疑人那样去做。”
录音结束。
她伸手关闭音频窗口,指尖在触控板上划过,重新打开“灰域”关键词搜索界面。系统仍在运行,尚未返回结果。
她的手指轻轻搭在回车键上,准备刷新。
就在这时,终端突然震动一下。
一条来自科研团队的紧急消息跳了出来:
“刚才解析出的异常信号包……源头定位显示,最后一次活跃信号,出现在城南数据中心废墟周边三百米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