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钟,血月西落,泛红的血日从东方逐渐升起。
当赵玄郎从梦里醒来,就发现在他的面前正摆放着梦里得到的一些赏赐,装着三转还魂丹的玉净瓶,以及一块印玺。
此时,一道金色流光从外面射入房间,钻进了印玺里。
拿起神官印玺,略微查看,赵玄郎立即明白了这一道金光是什么了。
香火之力。
没错,这一道金光正是香火之力。
原本,茅山新城有着三座大殿,分别是供奉三清祖师的正殿——三清殿,供奉茅山派祖师爷的东侧祖师殿,供奉大功德之人赵玄郎的西侧功德殿。
西侧的功德殿供奉的正是赵玄郎,虽然之前的赵玄郎并没有受封神官,可茅山新城的人对他的供奉一直都有。
彼时的赵玄郎只是个凡人,自然没有办法收取、使用这些香火之力,可那些香火之力也没有凭空消失,而是凝聚到了他的神像之中。
如今,神官印玺出现,香火之力就像是找到了家的客居游子,立即进入了神官印玺。
手持神官印玺,赵玄郎意念一动,神官印玺之中的一半香火之力迅速转变成神力。
神力,专属于神灵的力量,这是一种比法力更高层次的力量,与仙力一个层次的力量。
在梦里,根据祖师爷的讲述,赵玄郎已经知道了香火之力的一些妙用。
一个是转化成神力,施展神灵的神通。
一个是积攒到足够的香火之力,用来提升神官的品级。
一个是凝聚成香火分身。
……
感受着香火之力逐渐转变成神力,赵玄郎眼光明亮。
一百道香火之力,可以凝聚成一丝神力,一百丝神力能够凝聚成一道神力。
一万道香火之力可以凝聚成一道神力。
赵玄郎在心里换算了一下,如果有门人弟子施展请神术,向他借取神力,他施展神力显圣的神通回应,借取神力。
一丝神力就能维持炼气化神初期实力半个小时,一道神力就能维持王者初期实力半个小时,八十道神力就能维持王者大圆满实力半个小时。
受限于赵玄郎自己的境界,他一次只能借出去王者大圆满的力量,哪怕付出更多的神力也不行。
赵玄郎毫不犹豫将剩下的一半香火之力也转化成神力,如今的他刚刚成神,还不着急晋级神官品级。
半晌之后,赵玄郎的神官印玺之中飘荡着40道神力。
看着区区四十道神力和剩余的七千多道香火之力,赵玄郎摇头轻笑,神官之路任重而道远啊!
不过,晋级神官也不是看不到希望。
根据从祖师爷那得到的信息,从九品神官晋升到正九品,需要一亿道香火之力。
茅山新城之前一个多月的时间,就给赵玄郎贡献了四十多万香火之力。
按照这个速度,攒够一个亿的香火之力需要200多个月,也就是20年。
不过,日后,在赵玄郎主动获取香火之力的情况下,香火之力的积攒速度会增加许多。
而且,赵玄郎也会扩大他的信仰范围和信徒数量,到那时,香火又会增加不少。
赵玄郎有把握只需要一两年的时间,他就能攒够一个亿的香火之力。
果然,除了神官本身,香火就是一切,只要有香火,神灵就能要啥有啥,逍遥自在;没有香火,神灵也会寸步难行。
就在赵玄郎继续琢磨着如何加快获取香火速度的时候,大门被敲响了。
“师傅,你现在方便吗?师叔祖让我过来叫你,祭祀的时间定在六点钟,就快到了。”封成浩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赵玄郎旋即将丹药收进储物戒,将神官印玺收进眉心识海,轻声回道:“好,咱们这就过去吧。”
来到外面,赵玄郎就看到密密麻麻的人影站在茅山新城的道路、广场、路边,每个人都眉开眼笑,欣喜异常,却又在努力收敛着喜悦,装作严肃的样子。
这一夜,茅山新城许多人熬了一夜,半点没睡,仍然激情满满。
那些熟睡了一夜的孩子也被长辈和大人叫了起来,认真地洗漱了一遍,跟在长辈身边。
来到原茅山宗祠的地方,赵玄郎就见到除了原本的三清殿、祖师殿、功德殿之外,还有着三座崭新的殿宇立在前方。
这三座新的大殿从前到后分别是承圣殿,雷火殿,玉皇殿,它们就是四目道长等人带着茅山新城的民众一夜建起来的。
甚至,还有一道高大的围墙将这六座大殿包围了起来,形成了一个小型的宫殿群。
在宫殿群前面,有一个三层三阶台阶的中央高台,高台中央立着一尊一丈长的巨大黑鼎。
中央高台两边还有上百个一阶的小型高台,每一座高台上都立着一座香炉。
虽然在茅山新城建立的时候,就在茅山宗祠的四周预留下了大片的地方,可是为了今天早上的祭祀,四目道长还是做主将周围的一些建筑直接拆除,在殿宇门前留下了足够的场地。
四目道长身着一身锦绣祭祀服,站在高台上,开始主持这一场祭祀活动。
清晨六点整,四目道长运转王者级的法力,高声喝道:“我茅山派雷火天君赵玄郎,勤修道法,一路斩妖除魔……积攒十亿功德,凝聚出七层功德金轮,于昨日晚上受昊天玉皇大帝册封神官雷火天君,司掌三界……”
四目道长首先正式宣布赵玄郎的来历,受封神官的缘由、过程、以及结果。
接着,赵玄郎也很配合地取出玉皇法旨,双手将其高举于头顶,将十道神力灌输入法旨中。
随即,玉皇法旨散发出璀璨金光,化作一道遮天蔽日的巨大卷轴,立在天空上,将册封诏书明晃晃地展示在茅山新城的所有生灵面前。
“跪迎玉皇法旨。”
四目道长一声大喝,赵玄郎带着茅山新城的两百多万人,一百万变异兽全部跪下,齐齐磕了三个头。
“恭迎玉皇法旨。”
三拜之后,玉皇法旨神光消散,赵玄郎恭敬地将其送到了承圣殿的高台上,等待日后受人民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