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瑾安在“卿愿”为王正君出头,罗荣王和慕容世子对鲁国公及粟瑾安的态度明显亲近了不少。
而慕容世子的表现也让外界看出他对郭子牧这位不比他大几岁的继小爹没有任何的排斥,反而是相当欢迎的。
不过也是,换做谁父亲再娶后不仅没有冷落自己,自己每天还有美食,兜里还有钱了都会欢迎。
郭子牧不插手王府内的事,就一门心思地跟罗荣王恩爱和挣钱。
身体健康的慕容世子除了难以减下去的肉这一个苦恼外,就没别的烦心事了。
鲁国公带着世子上门也是来送请柬的,长子要订婚,若王爷和世子殿下有空就过去吃杯水酒。
若订婚宴那日没空也无妨,翌年粟瑾安大婚,还望王爷和殿下务必能来凑个热闹。
订婚宴这事儿其实苏氏露面最合适,但众所周知王正君不见生人。
苏氏若是上门,招待的也只会是王爷或王世子,那样反倒尴尬,不若鲁国公亲自登门。
作为晚辈,粟瑾安跟着一道也在情理之中。
鲁国公府前一天就送了拜帖,所以罗荣王与世子这一日就都没出门,在府里等着。
郭子牧三天前服用了孕果,罗荣王连着几日的心情都在一种无法言说的亢奋中。
慕容世子只当他爹与郭小爹之间又如何恩爱了,并不知道他的某个心愿可能要达成了。
罗荣王也是谨慎起见,这男子怀胎不易,若是过早宣扬出去,万一郭子牧这一回没怀上反倒不美。
等到郭子牧确实怀上了他再跟世子说这个好消息也不迟。
鲁国公父子登门,罗荣王与慕容世子表现得很是亲切,慕容世子私下里与粟瑾安也吃过两次饭。
鲁国公与罗荣王寒暄了几句后就吹捧起了罗荣王:
“世子殿下如今身子大好,王正君又是天人之姿,京城上下现在不知多少人羡慕王爷您有福气。”
罗荣王笑哈哈地说:“哪里哪里,都是皇上心疼我这个皇叔,都是托了皇上的福。”
粟瑾安这时候又道:“小子订婚那日若王爷、王正君和世子殿下有空,一定要来喝杯水酒。”
罗荣王道:“本王和世子会去,王正君就不勉强了。他不爱见生人,那种场合他不自在。”
鲁国公道:“王爷与世子殿下能来,我鲁国公府的这场喜事就更热闹了。”
罗荣王又是几声笑,问:“婚期可定下了?”
鲁国公:“定下了,来年三月初八,四月、五月都没有合适的日子,瑾安的年龄也拖不得了。”
随后鲁国公就关心地问:
“不知我等何时能吃上世子殿下的喜酒?”
罗荣王摆了下手说:“我也跟他念叨呢,他不乐意,随他去吧。
他以前因为心疾什么也做不了,说现在心疾好了,他要把前头十多年损失的都补回来。”
慕容世子接话道:“我父王和小爹再生一个就是,王府也不是必须要我传宗接代。”
罗荣王佯怒道:“我是我,你是你,你倒是会讨清闲。”
慕容世子:“谁叫您是我爹呢。”
鲁国公在一旁笑,粟瑾安也跟着笑,不敢让慕容世子看出他内心的半点端倪。
送了请柬和糕饼,也确定了罗荣王与世子届时都会到场,鲁国公心下舒畅地带着儿子告辞。
慕容世子亲自送鲁国公和粟瑾安出门,在他们上了马车离开后这才折返。
回到正厅,慕容世子道:“人走了,这粟瑾安可总算是要成家了。”
罗荣王瞪他:“还‘总算’,人家都要成家了,你呢。”
慕容世子坐下,给自己斟满茶:“我跟他情况能一样么。
我上没有一个拎不清的祖母,下没有虎视眈眈的弟弟。
他被十个女人退了亲,该成亲的时候还是得成亲。”
说到这里,慕容世子拍马屁,“所以爹,谢谢您疼我。”
罗荣王嫌弃道:“该干啥干啥去,你那两个通房管好,别叫他们给你小爹找事就行。
你院子里的事我跟你小爹也管不着。”
“父王英明。”
懒得理世子,罗荣王去后院找郭子牧去了。
两人成亲后罗荣王就搬后院去了,前院人来人往的,郭子牧住前院不方便。
罗荣王走了,慕容世子脸上的不正经变成了玩味。
他是没看出粟瑾安心中的端倪,但当时出事的时候,王正君可是亲自给粟瑾安喂过药,还压过伤口。
单凭这件事,他就不会让粟瑾安再有与王正君接触的机会。
王正君和他爹成亲那天,满场不知多少人看呆了眼去,粟瑾安也是其中一个。
不管粟瑾安心里对王正君是什么心思,他是绝对扞卫他父王对王正君的所有权的。
说来王正君不喜欢跟陌生人接触这性子挺好。
坐在回府的马车上,鲁国公的心情很好,没想到王爷与王世子都这么给面子。
见世子有些安静,鲁国公问:“怎么了?”
粟瑾安一个明显的回神:“没什么,就是感慨王世子对王正君如此尊敬。”
鲁国公自然也难忘王正君的倾城之姿,说:“王正君的模样说来也不是一般人家能接的住的。
王正君背后有忠勇侯府,本身又是个会赚钱的。
明明有着那样一副容貌却又很本分,也不怪王爷会那般宠爱,王世子也能真心接纳。”
粟瑾安问:“父亲,您说王世子不愿成家是当真无心于此,还是为了避免世子妃与王正君争夺管家权?”
粟瑾安甚至怀疑王世子不肯成亲是因为看到了美丽到极致的人,凡夫俗人都入不得他的眼了。
鲁国公笑了笑:“无心于此是真,管家权什么的倒不至于。前王妃可不是你母亲那样善经营,娘家又家资颇丰的。
王世子以前每年吃药都不知要花费多少,府中能剩下多少。
就算世子妃进门,除非能和王正君一样挣钱,不然带来的嫁妆再多于王府有何关系?
王正君背靠忠勇侯府,那可是比你的外家还能生钱的主。”
这种事通常是内眷之间会八卦八卦,男人们不会掺和其中。
不过鲁国公最近心情好,儿子又挑起了这个话头他也就八卦一二了。
鲁国公接着说:“王府以前和咱们鲁国公府一样步履艰难,不少人在背后议论王世子的模样,还说他不长命。
段家还在的时候,他们甚至会当着他的面说。
如今王世子身子康健又得了皇上重用,这时候找上门来想结亲的,若是你,你可愿意?”
粟瑾安摇头,曾经的那些辱骂王世子的话,他也不是没听到过,那不仅仅是难听,而是极其侮辱人。
鲁国公带了几丝他自己都未察觉到的敬佩说:“王世子与王爷父子间的情分极深。
换做是别家,以王世子出生就带着心疾,是断不可能给他请封世子的。
王爷对王世子这个儿子极尽爱护,如今王爷娶了正君,正君又是天人之姿。
王世子无论是娶男还是娶女都难保没有麻烦。
如今王府有王正君掌家,王正君的年龄与世子相当。
这世子妃进门,你说王府该谁来掌管?内宅的事情有时候很是麻烦。”
鲁国公对内宅的麻烦是深有感触,当初夫人和母亲为了管家权也着实让他苦恼了许久。
他是人子,亦是人夫。
自己的夫人掌家对自己自然有利,可另一个又是自己的老娘,他帮哪边都不合适。
轮到长子的婚事,也是因为母亲喜欢插手这才拖了这么多年。
粟瑾安:“王世子也是性情中人。”
鲁国公赞同地点点头。
粟瑾安深吸了口气,再次压下心中的失落。
两人回到国公府时,苏氏已经回来了,鲁国公立刻问苏氏那边怎么样。
苏夫人道:“辰逸说他会来,只是瑞郡郎有孕在身怕是不便。
我去的时候忠勇侯不在府里,瑞郡郎只说若忠勇侯有空定会前来,没说是不是一定来。”
说到这里,苏夫人叹了口气说:“瑾安在‘卿愿’为王正君出面受了重伤,我们鲁国公府与忠勇侯府的关系亲近了不少。
可相比大将军府,却还是生分,瑞郡郎也是一次都没有来府里走动过。”
说到这里,苏夫人心里就不免要埋怨婆母几句。
鲁国公接过下人递来的茶盏,说:“此事急不得,瑞郡郎怀着身子确实要注意,宫里可是时刻盯着呢。
瑞郡郎来不了也无妨,忠勇侯到就成。我估计应该会来,毕竟王爷和王世子都说了要来,他们两家总会通通气。”
粟瑾安也劝道:“咱们府里人多,二房那边算起来本就与瑞郡郎没什么关系了。
咱们与忠勇公府能有如今的情分也是二伯还记着娘家,不能多求。”
苏夫人又叹了口气,道:“是啊,咱们鲁国公府的人真是太多了。”
说到这里,苏夫人道:“瑾安你这阵子也累了,有空就回房多歇歇。
你马上要成亲了,我也敲打过柳姨娘她们几个了。
娘对你一向放心,县主进门,你可不能做出宠妾灭妻的事。”
粟瑾安:“我知道,我不会没分寸。”
“那就好,你快回去歇着吧。”
知道母亲这是有话要与父亲说,粟瑾安就说自己确实有些累,回房了。
儿子走了,让下人也退下,苏夫人跟丈夫抱怨起来:“太夫人总是在下人面前说些有的没的。
我是连敲带打,生怕有一句传到瑞郡郎的耳朵里。
咱们这一房如今与王府、忠勇侯府和将军府都算是拉近了关系。
若惹得瑞郡郎当众不给鲁国公府面子,那瑾安的伤不是白受了?
太夫人就是认不清,咱们没法儿跟人家大将军比。
辰逸是嫁过去的,君后是代家人,太夫人总指着瑞郡郎拿她当老祖宗,你叫我这个做儿媳的怎么点醒她?”
说起自己这个拎不清的婆母,苏夫人就头疼。
她当然清楚婆母拧巴的缘由,可说句难听的,你在府里这个不满,那个不意的,你敢去瑞郡郎跟前直接提要求吗?
鲁国公沉声道:“母亲那边我会再去劝劝她。若当真传到瑞郡郎耳朵里惹得人家不高兴,届时我只能拉下我这张老脸去赔罪了。”
苏夫人打趣:“公爷您这张‘老脸’在瑞郡郎跟前儿好使吗?”
鲁国公笑道:“不好使也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