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温准备打时溥,李克用准备进攻山南西道,大家伙都忙的不亦乐乎,而在南面,战火也开始烧到这片大唐的财赋之地。
孙儒在杀了秦宗衡后,拒绝秦宗权的调令,引兵向东,进攻扬州。
杨行密哪碰到过如此残暴之众,连战连败,文德二年,二月中旬,孙儒攻破高邮,兵锋直指扬州。
而在攻取高邮后,孙儒与感化军节度使时溥结成同盟,而这份盟约,也让时溥没有后顾之忧,全力进攻亳州,迫使朱温撤兖州之围。
孙儒兵锋之锐,令杨行密十分惧怕,而这时,杨行密的谋臣袁袭劝说道:“我以新募之师守空城,而将多高骈故部,非厚恩信,严节制而不能服其心。
今孙儒兵势方盛,所向无前,此诸将怀两端,择强弱、定去就之时也。海陵镇使高霸,乃高骈旧将,必不为我用。”
杨行密于是以军令召高霸,高霸率兵进入广陵,杨行密想让高霸进守天长城,以为牵制孙儒。
而袁袭又言:“大帅以疑高霸贰心召之,今岂可复用乎?且我若破孙儒,固无待于霸,若不胜,天长尚难保,何暇有他!不若诛霸而并其众。”
杨行密听后,深感有理,于是在犒赏三军后,遣亲兵于营中擒高霸,并族灭之,杨行密虽然失去了些名声,但是此举令其得其部六千人。
但这六千人也不足以抗衡孙儒,眼看兵锋已至杨州,杨行密便想撤守海陵,但袁袭又劝道:“海陵难守,而庐州是大帅起家之地,城池完好,粮草充实,且人心固存,以此可为日后之基!”
于是杨行密又退回到庐州,而孙儒攻破扬州后,志得意满,随即大掠全城,对逃至庐州的杨行密不屑一顾,反而是命部将刘建锋,马殷渡江南下,攻取东南财赋之地。
孙儒兵锋之盛,杀润州制置使阮结,又诛常州制置使杜棱满门,苏州制置使徐约畏惧孙儒,当即遣使请降,并奉上钱粮三千车,以求仍镇苏州。
孙儒见徐约如此识相,于是同意接纳徐约,至文德二年,五月末,孙儒已经占据了扬,润,常,苏四州之地,并自请淮南节度使之职。
而杨行密撤回庐州后,一时间竟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来扩充自己的力量,于是杨行密又问询袁袭,言:“吾欲整装兼程,西取洪州,可否?”
袁袭言:“钟传新得江西之地,其势方炽,未可速图也,而秦彦入广陵时,尝召池州刺史赵锽,付以宣州,今彦既死,锽失所依,守宣非其本志,且其为人非公之敌,故锽可取也。”
于是,杨行密率军攻打赵锽,两军战于曷山,杨行密大败赵锽,进而围困宣州,赵锽弃城逃去,随后被追兵所追,身中二十余矢而死,杨行密夺取宣州。
攻下宣州后,杨行密自领宣,池,歙三州都团练,观察使之职,池州刺史赵乾之,歙州刺史陆希声相继归附。
同年,朝廷召陆希声入朝为官,迁任给事中,陆希声博学善文,工于书法,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书传世。
这等文才之人,于这乱世中,却并不为武夫军头所喜,离开混乱的东南之地,去往关中,或许对其而言,更是一件幸事。
…………
而更南边一些的威胜军节度董昌,在这段时间里,虽然没有对外征伐,但是董昌也是要玩一些新鲜的玩意,来给唐末这个大舞台,增加一些新闻。
在董昌数次击败刘汉宏后,由于兵力增强,朝廷为了稳住东南财赋重地,于是加封董昌为义胜军节度使,检校尚书右仆射。
刚开始的时候,董昌为政还挺廉正公平,百姓安居乐业,可以算是武夫中的一股清流。
而那时还是中和年间的时候,天下藩镇对朝廷的供奉,断断续续的,甚至还有很多一分钱都不给的,比如河朔三镇。
只有董昌坚持向朝廷大量进贡珍宝,而且每次派遣五百士卒押送,如有差错,全体处死。
如此忠心耿耿的节度使,怎么能不得朝廷欢心呢,特别是和北方各藩镇一比,那董昌就是忠臣的代名词。
因此朝廷对董昌特别厚待,先后加封董昌为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爵镇海郡王。
董昌看完朝廷诏书后,赏使者每字一匹绢,或许是志得意满,又或许是高骈修道的举动给了董昌灵感。
于是,董昌在越州会稽城中,为自己设立生祠,用香木雕刻自己的像,穿着冕服,又做妻妾塑像在旁边侍候,乐师每日在神像前鼓吹,还有军兵排列左右。
同时,董昌又安排属吏,每日安排百姓,入生祠祭拜,董昌还神秘兮兮的说道:“只要有人来祭供酒菜,我就会感应而醉。”
这些武夫,对百姓的好,只是临时起意,时间一久,失去制约的情况下,那心中的暴虐便不可避免的显露出来。
董昌治政,愈发严酷,稍有小错,笞刑往往达到百千下,硬是活活鞭死,若是罪行稍微严重点,那都是诛杀满门的。
而且,董昌一个军头,正事不干,还喜欢学人断案,想当县老爷就算了,对于案情,居然是和原被告进行赌博,输的就死,赢的就是无罪。
或是有小过错就杀全家,会稽城中的刑场,那是时不时就要工作一下,武夫治政的结果,那是连秋后问斩都不用,心血来潮,想什么时候杀就什么时候杀。
同时,董昌为了收拢军心,别出心裁想了一招,设立了一支感恩都的军队,声言只要愿意效忠自己,只要在手臂上刻上“感恩都”三个字,他就厚养恩待军卒。
因为如今的大唐,更加的混乱,两个朝廷并立的局面,董昌敏锐的察觉到,这是自己的一个好机会。
于是,在文德二年,六月初时,董昌分别派了两波信使,一路去长安,一路去西川,董昌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哪个朝廷封他为越王,他就认哪个朝廷是正统。
而此时,实力最为强劲的陈从进也才只是个郡王,更不用说占据长安的李克用,雄据中原的朱温全都是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