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丽娜跟李然然聊着部队里的人和事,提起杨玉贞一家时。
“她儿子在部队,也就只是个小小的副营长,但她儿媳妇江晚意的长辈厉害 —— 有副师长,还有团长呢。
江晚意自己也是部队里有名的摄影师,只要有对外活动,都会叫她去拍照。
我们家还挂着她拍的照片,跟咱们普通人拍的就是不一样,一眼就能看出水平。”
李然然听得有兴致,又追问了几句,可白丽娜知道的也有限,只说清杨玉贞家有大儿子、大媳妇,还有两个孙女儿。
话锋一转,她又说起了江家的怪事:“不过江姐家也挺奇怪的,她自己生了一对女儿,现在却只养一个,另一个说是她妈塞给她养的。
这事在部队大院里都传疯了,没人知道那孩子到底哪来的。
好在孩子长得像江姐的妈妈,不然要是像江姐的爸爸,那江首长这次可就麻烦了,指不定会被人误会是私生子呢。”
这种家长里短的八卦最对李然然的胃口,她赶紧问:“那到底查清楚孩子是谁的了吗?”
白丽娜摇了摇头:“组织上找过江首长谈话,可江首长说自己对这事一无所知,回头又去问他媳妇。偏偏那时候他老娘在乡下生病了,赶回去伺候老人,这事本来也不算多大的事,后来就没人再追着问了。”
其实大家心里都有数,孩子长得像江夫人,肯定不是随便抱来的,十有八九是亲戚家的;
再说抱亲戚家孩子养,也算不上犯法,只要江晚意自己不追究,他们家的私事,旁人自然不会多管。
李然然心里觉得这事里藏着不少可挖的东西,可眼下没心思细琢磨 —— 她丈夫 “栗子” 正打算利用两间画室办画展,这才是最要紧的事。
他们带来的行李里,早就卷好了一幅幅画作,画后面都做了软装,衬着一层内纱隔布,到了场地只需要用木头画框钉上就行。
虽说反复起钉会磨损隔布,但到时候换一块新的就好,本就是为了方便旅行设计的 “画包框” 做法,根本不需要精致的好画框,有个木头架子撑着就行,连画框都是直接画在画面上的。
至于栗子的画够不够开画展的标准?李然然心里门儿清 —— 肯定没达到让各地文化宫花钱请他办展的资格,但好歹够得上 “自费去各地文化宫办展” 的及格线。
说到底,栗子这人做人不怎么样,画倒是真的不错;可在那个年代,“画得好” 实在算不得什么稀罕事。
那时候全国画画、写字好的人基数,远比现代多得多,底层画手想靠 “画得好” 出头,难如登天。
可栗子厉害就厉害在,他太会自我包装,还能做到自费跑遍全国 “养名”,这份本事,远超百分之九十九的画家。
李然然心里清楚,中国所有油画名家,画得好是基础,但能真正出名的,绝不止靠画技 —— 人脉、包装、机遇,缺一样都不行,而栗子恰恰把 “包装” 和 “找机遇” 玩得炉火纯青。
其实这场 “全国巡回画展”,本身就带着几分诈骗的性质。
没钱却要四处旅游,遇到事就得跟陌生人打交道、套近乎;可偏偏这种 “居无定所、为艺术奔波” 的生活,对很多向往着艺术和浪漫的少女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也正因如此,李然然才心甘情愿跟着栗子风餐露宿,哪怕他没钱、没貌、连基本的三观都没有,依旧像块磁石,吸引着一大批愿意为他付出、甚至和他发生关系的女性 —— 而这些女性,在和栗子走到一起前,全都是李然然的 “朋友”。
李然然从不会主动引诱白丽娜,她要做的,只是让白丽娜 “看见” 他们的生活:看栗子为画展奔波的 “执着”,看他们夫妻间为 “艺术理念” 吵架的 “矛盾”,再刻意表现出自己 “不理解丈夫清高” 的模样。
这样一来,白丽娜自然会不由自主地同情栗子、理解栗子,最后主动落入这个老头的圈套,心甘情愿交出自己的一切,为栗子的 “艺术之路” 铺路。
这样的戏码,李然然已经陪着栗子演了无数次。
所以现在的她,既需要白丽娜成为下一个 “垫脚石”,又在心底仇视、轻视着白丽娜 。
毕竟她好歹还得了个 “栗夫人” 的头衔,而这些女人,不管家世如何,自身条件如何,最终只会被栗子吃干抹净,什么都得不到运气差的,或许还会留下一个没名没分的私生子,从此被拖累一生。
李然然当然会把白丽娜利用到骨头渣子。
她有微妙的心理:我是正室,这是抢破头要做小三的外室。
我要应酬,白丽娜就得着伺候。
当然她话说得好的:“姐姐带你去见识一下,一个画展是怎么样开的,以后你自己开画展的话……呵,我忘了,你不会开画展的。”
白丽娜羞红着脸,还是很高兴李然然带她见识大场面。
两个年轻的美女一起去找张主任,谈论画展。
张主任捧着栗子的画作仔细翻看,只消片刻,就摸清了这画的 “成色”。
算不上顶尖水准,却也够得上开画展的门槛,只是想让文化宫大力支持,显然不现实。
毕竟文化宫的经费本就有限,不可能在这类非核心项目上过多投入。
果不其然,出面交涉的不是栗子本人,而是李然然 —— 她早已习惯了 “经理人” 的身份打理这些事,语气从容又得体。
“张主任,我们这次办展,不用文化宫出多少钱,就是想请您派几个人帮忙布置下现场,其余的我们自己都能解决。”
她边说边指了指墙角的行李袋:“开过太多次画展了,也是节省各地文化宫开支,红绸子横幅竖版我们都随身带着,到时候直接拉起来就行,不用额外准备。”
紧接着,李然然又主动抛出了更诱人的条件:“画展本身是免费开放的,不过我们会顺带卖画,这部分是收费的。要是真能卖出画,我们愿意给文化宫提三成,就当是借场地的费用。”
这话一出口,张主任几乎没犹豫就点头同意了 —— 既不用花文化宫的钱,还能额外创收,这么划算的事,没有拒绝的理由。
他哪里知道,这不过是李然然计划里的第一步,真正的 “重头戏” 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