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星期的时间,在紧张而充实的培训中转瞬即逝。
临时培训车间里的景象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初的混乱和生疏被一种井然有序的专注所取代。
老工人们虽然动作依旧称不上迅捷,但那份沉稳、细致和一丝不苟的态度,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生产节奏。
陈卫国老师傅因其出色的稳定性、一丝不苟的态度以及在老工人中天然的威望,被破格提拔为这条新生产线的临时线长。
他戴着老花镜,胸前挂着一个李鹏飞给他的小哨子,穿梭在练习工位之间,不时停下来低声指点几句,或者示范一下关键动作,颇有些老派工匠督导的风范。
工人们也服他,愿意听他的。
李鹏飞那边也是日夜兼程,新的生产线设备已经开始陆续进厂,安装团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基础安装和线路铺设。
一切看起来,似乎都在按照明朗规划的那条艰难却充满希望的轨道前行。
然而,在这看似平稳的表象之下,一股焦虑的情绪开始如同暗流般在管理层蔓延,最终汇聚到了高艺文这里。
作为销售和市场端的负责人,高艺文的神经始终是绷得最紧的。
她每天不仅要应对现有渠道对光速G1的催货,还要不断规划和预热即将到来的A1300的上市推广方案。
她的案头,摆放着密密麻麻的渠道铺货计划、媒体投放排期、线下活动策划……所有这些宏伟蓝图,都建立在一个最基本的前提上——有货可卖。
这天下午,她拿着初步拟定的A1300首月销售目标——五万台,再次找到了正在培训车间和许晚晴一起观察进展的明朗。
“明朗,晚晴姐……”
高艺文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她将手里的文件夹递给明朗:“这是市场部做的A1300首月推广和销售预案,目标是五万台。你们看一下。”
明朗接过文件,快速浏览着,许晚晴也凑过来看。
预案做得非常详尽,从线上各大论坛的预热灌水,到核心城市线下体验店的搭建,再到与电信运营商合约机套餐的洽谈,一环扣一环,显示出高艺文团队极高的专业性。
但看完之后,明朗和许晚晴都沉默了。
高艺文看着他们的表情,心里的那根弦彻底绷紧了,她忍不住用手指敲着文件夹,语速加快:“预案做得再好,也得有产品支撑!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产能!按照现在这个进度,李鹏飞那边的新生产线,就算设备安装顺利,调试、试产、爬坡……一环扣一环,我保守估计,一月底,第二条生产线能稳定下线合格品,就已经是烧高香了!”
她越说越激动,脸上写满了焦灼:“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整个一月份,我们几乎不可能有大规模的A1300成品入库!那我们二月份拿什么去狙击摩托罗拉A1200?等我们的产品能量产铺货,人家的市场认知度和渠道都已经建立起来了!我们所谓的‘狙击’,就会变成一个笑话!到时候,我们投入的巨大营销资源,全部都会打水漂!”
她看向许晚晴:“晚晴姐,你是知道的,你应该最清楚,没有产量,我们所有的市场投入都是在烧钱,而且烧得毫无意义!”
许晚晴的脸色也同样凝重。
她何尝不焦虑?
作为统筹全局的老总,她既要考虑前方的市场攻势,又要协调后方的生产资源,还要盯着不断流出的现金流。
高艺文提出的问题,正是她这几天夜不能寐的核心担忧。
她叹了口气,接口道:“艺文说的没错。明朗,我们必须正视这个现实问题。时间,可能比我们想象得更紧迫。摩托罗拉A1200据我们掌握的信息,二月初就会正式发布并开始渠道铺货。留给我们的窗口期,满打满算也就一个月。如果这一个月内,我们不能储备至少两到三万台的现货,等到对方声势起来,我们再去冲击,事倍功半,代价会非常大。”
她顿了顿,提出一个更尖锐的问题:“而且,就算李鹏飞那边拼了命,能在二月初让新生产线跑起来,初期的良品率、产能稳定性也都是未知数。万一出现波动,我们很可能陷入‘有订单没货发’的尴尬境地,那对品牌信誉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
两位女性高管,一个从市场前线,一个从全局后方,同时将最残酷的现实摆在了明朗面前。
培训车间里老师傅们认真操作的身影,与此刻管理层面临的巨大压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李鹏飞不知何时也走了过来,显然听到了部分讨论,他脸上带着连日奋战留下的疲惫和油污,无奈地补充道:“明总,许总,高总,不是我泼冷水。新生产线安装调试,是有其客观规律的。我已经把能压缩的时间都压缩了,但有些环节,比如设备校准、系统联调、小批量试跑……真的快不起来。一月底能见到稳定产品,已经是我能做出的最乐观的保证了。”
一时间,角落里的气氛变得异常沉重。高艺文和许晚晴的目光都聚焦在明朗身上,等待着他的决断。
是调整战略,推迟狙击计划?还是冒着巨大风险,强行推进?
明朗一直没有说话,他深邃的目光缓缓扫过正在专注练习的老工人们,又看向窗外正在安装新设备的厂房方向,手指无意识地在文件夹上轻轻敲击着。
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培训车间一个角落里,那里堆放着一些培训用的、已经报废的G1手机主板和外壳。
一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想法,如同电光石火般,再次划过他的脑海。
他猛地抬起头,眼中原本的凝重被一种破釜沉舟的锐利所取代,嘴角甚至勾起了一丝近乎冷酷的弧度。
“你们说的都对,按照常规思路,我们时间确实不够。”
明朗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但是,谁规定我们一定要按常理出牌?”
他伸手指向那个堆满报废件的角落,又指向正在安装的新生产线方向,语出惊人:
“新生产线调试需要时间,良品率爬坡需要时间……这些时间,我们等不起!但是,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等新生产线完全成熟?”
“李鹏飞!”
明朗的目光转向李鹏飞,语气快如子弹:“你现有的、生产G1的那条成熟生产线,能不能在保证G1基本产量的前提下,立刻进行改造! 我不要它生产完整的A1300,我只要它利用现有的、成熟的工序,优先生产A1300最核心、最通用、也是占用工时最长的部件——比如主板贴片(Smt)和基础功能测试(Fct)!”
李鹏飞愣住了,大脑飞速运转:“只生产主板?这……理论上可以!A1300和G1的主板设计虽然有差异,但贴片工艺和基础测试流程大部分是共通的!调整一下产线程序和治具,确实能快速切换!但是……只生产半成品主板有什么用?”
“谁说没用的?!”
明朗的眼神亮得吓人:“我们还有他们!”
他的手指猛地指向培训车间里的老工人们。
“新生产线安装好之后,最耗时的前端工序——主板生产,我们已经提前完成了!到时候,新生产线只需要专注于后段老工人们最擅长的部分:整机组装、螺丝固定、外壳扣合、简单的外观检查和包装! 把最复杂、最依赖设备和工艺稳定性的部分,放在成熟的产线上提前完成!把对纯体力、耐心和细心要求高,但对自动化依赖低的部分,留给需要时间磨合的新产线和老工人!”
这个想法,如同奇兵突出,瞬间打破了僵局!
这就相当于把一场需要按顺序完成的接力赛,变成了可以并行处理的流水线作业!极大地压缩了整体时间!
许晚晴和高艺文都惊呆了,仔细咀嚼着这个方案的可行性。
高艺文率先反应过来,激动地一拍手:“对啊!这样可以抢出至少十天甚至半个月的时间!相当于新产线一投入,就直接进入‘准满载’状态!”
许晚晴也迅速计算着:“主板作为核心部件,提前生产并做好检测,能最大程度降低新产线初期因前端工序不稳定导致的整体良品率波动!这……这真是个天才的想法!”
李鹏飞也恍然大悟,兴奋地搓着手:“明总!我明白了!我马上就去调整现有产线的生产计划!优先保证A1300主板的预生产!这样新产线的压力会小很多,上线速度绝对能大大提前!”
明朗看着重新焕发斗志的团队,沉声道:“就这么干!鹏飞,你负责抢出主板!晚晴姐,协调物料,确保主板预生产的供应链万无一失!艺文,你的营销预案不变,甚至可以根据这个新节奏,适当提前预热!我们要打的,就是这场不对称的战争!”
“是!”三人异口同声,眼中重新燃起了火焰。
一场看似无解的产能困局,在明朗又一次打破常规的思维下,被硬生生撕开了一道口子。
与时间的赛跑,进入了更加白热化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