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几辆临时协调来的大巴车,载着江州玻璃器皿厂报名参观的近百名老师傅,浩浩荡荡地驶入了江州国际联合化工厂区。
车子最终停在了一栋相对较新的厂房前——光速科技的所在地。
由于无尘车间的严格管理规定,大批人员无法进入核心生产区域,工人们只能隔着巨大的观察玻璃窗,看向内部。
但这惊鸿一瞥,已经足够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窗内,是明亮、整洁、井然有序的生产线。
身着统一防静电服的工人们,坐在舒适的工位上,在柔和的灯光下专注地操作。
没有弥漫的粉尘,没有震耳的噪音,没有灼人的热浪,只有传送带平稳运行的轻微嗡鸣和仪器指示灯的闪烁。
与他们习惯了的高温、高噪、高污染的玻璃生产环境相比,这里简直就像是另一个世界。
“嚯!真干净啊!”
“你看他们,好像真不累,就坐着弄。”
“这环境……没得说,比咱那强一百倍!”
“就是不知道具体干啥,光看着是挺像那么回事儿。”
老师傅们扒在窗户上,一边看一边啧啧称奇,脸上露出了向往和放松的神情。
至少从表面上看,这里的工作环境和劳动强度,确实如许晚晴所说,具有颠覆性的优势。
他们心中最后的疑虑,又被打消了不少。
然而,在生产线内部,正带着助理匆匆走过的李鹏飞,隔窗看到外面那黑压压一片、平均年龄明显偏大的“参观团”时,心里却是咯噔一下,眉头瞬间拧成了疙瘩。
“我的老天爷……明总还真把这帮‘老宝贝’给弄来了……”李鹏飞心里哀嚎,虽说人多力量大,但看着那些略显迟缓的身影和好奇张望的眼神,他仿佛已经预见到了未来培训时的鸡飞狗跳和生产效率的潜在滑坡。
“唉,死马当活马医吧!希望明总的‘极致分工’真能创造奇迹……”
他摇摇头,强迫自己不去想那些困难,转身又扎进了生产线改造的忙碌中。
参观完车间,下一个重头戏——食堂,如期而至。
明朗和许晚晴亲自带队,王长林和高艺文陪同,领着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走向江州国际联合化工的职工食堂。
远远望去,食堂大楼外观整洁,内部灯火通明。
一走进大门,更是让这些老工人们眼前一亮!
食堂内部空间宽敞,桌椅摆放整齐,地面光洁如新。
打菜的窗口一字排开,虽然已过午餐高峰,但依旧能看到窗口内摆放着种类丰富的菜品,色泽诱人,热气腾腾。
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与玻璃厂食堂那寡淡甚至略带馊味的气息形成了天壤之别。
“哎呀!这食堂真不错!”
“你看那红烧肉,看着就香!”
“还有鱼呢!这伙食标准可以啊!”
“干净,真干净!在这吃饭舒心!”
老师傅们纷纷夸赞,脸上露出了真切的笑容和羡慕。
对于他们来说,一天辛苦工作后,能吃上一顿可口、实惠、干净的饭菜,是莫大的慰藉。
光速科技能与化工厂共享这个食堂,无疑在他们的天平上又加上了一个极具分量的砝码。
这次参观,彻底坚定了他们过来上班的决心!
许多人已经在心里盘算着回家怎么跟家人说这个好消息了。
然而,就在这其乐融融的氛围中,一场他们尚未察觉的危机,正悄然逼近。
江州国际联合化工办公楼里,总经理季方语正站在窗边,恰好看到了楼下那支庞大的、明显不属于本厂职工的参观队伍,正朝着食堂方向走去。
她的心猛地一沉,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她立刻转身,快步走向食堂管理办公室,简单询问了几句后,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至极。
她几乎是跑着下了楼,在食堂门口,正好堵住了准备离开的明朗、许晚晴和高艺文。
“明朗!晚晴姐!艺文!”
季方语的声音带着一丝急促和压抑的火气,她尽量保持着礼貌,但脸上的焦急显而易见:“你们几个……这是想干什么?!”
许晚晴见状,连忙上前一步,带着歉意的微笑解释道:“小语,别急别急。是这么回事,光速科技现在不是要紧急上新生产线,狙击摩托罗拉吗?产能缺口太大,我们打算把玻璃器皿厂那边暂时用不上的老师傅,全部协调过来,充实新生产线。”
“全部?几百号人啊?!”季方语的声音瞬间拔高,眼睛瞪得溜圆,仿佛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对啊,怎么了?”
明朗点点头,似乎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不正好解决人力问题吗?”
“大哥!你要不要听听你俩在说什么!”
季方语气得差点跺脚,她指着食堂里面,又指了指外面还没完全散去的老工人队伍:“你再增加几百号人吃饭?你知道现在江州国际联合化工本部女工一千多人吃饭,已经蛮打挤了吗?再加上你们光速科技原来那些人,食堂的承载能力已经快到极限了!每天中午排队都排到大门外了!”
她语速飞快,条理清晰地摆出现实:“现在,你们几个大佬脑袋一热,又要新开一条生产线,直接再增加几百号人!拜托!你们考虑过后勤保障吗?考虑过食堂的承压能力吗?江州国际联合化工的食堂会崩的! 到时候工人吃不上饭,或者吃饭时间无限延长,你看会不会影响生产?会不会引发群体事件?!”
这一连串的问题,像一盆冰水,瞬间浇醒了还有些沉浸在“人力问题即将解决”的乐观情绪中的明朗和许晚晴。
“额……”明朗一时语塞。
他确实忽略了这个问题。
在他的战略布局里,考虑的是技术、市场、产能、资金,却独独漏算了最基础、也最关键的“吃饭”问题。
季方语作为化工厂的实际日常管理者,能想到这么细,确实非常尽责和专业。
许晚晴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脸上露出懊恼的神色,连忙安抚道:“小语,对不起,这事是我们考虑不周。光顾着解决生产难题了,没想到后勤跟不上了。但是……但是现在人我们已经动员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啊。你……你想想办法,帮我们协调一下?”
高艺文也赶紧帮腔,试图用糖衣炮弹:“是啊,季大美女,你能力最强了,我们都相信你肯定能安排过来的!这点小事,难不倒你!”
季方语没好气地白了高艺文一眼:“少来这套!这是小事吗?这是关系到几千人吃饭稳定的大事!”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王长林也面露难色,这事确实是他也没想到的。
明朗深吸一口气,知道此刻必须拿出解决问题的态度。
他拍了拍季方语的肩膀,语气变得务实而冷静:“小语,别急。你说得对,这个问题是我们疏忽了。但现在发现问题,总比几百人过来了没饭吃要强。”
他立刻开始构思解决方案,思路清晰而直接:“这样,你立刻以化工厂的名义,再招聘两个炒菜师傅,再招几个服务员。多开几个打菜窗口! 成本由光速科技承担。”
接着,他提出了管理上的优化方案:“另外,员工吃饭时间,实行分时段、错峰用餐。可以把化工厂车间、光速科技原有生产线、以及新生产线工人的用餐时间,错开十五到二十分钟,分散人流压力。”
最后,他用了点激将法,也是真心实意的鼓励,看着季方语说道:“要淡定,要有容人之心。遇到困难就解决困难,没有办法就想办法解决问题!季同学,季大小姐,你可是我们江州卫校……哦不,是咱们管理团队里心思最缜密的,这点挑战,你肯定能搞定!总不能给咱们高效管理团队丢脸吧?”
季方语被明朗这一套“组合拳”打得没了脾气。
先是承认错误,然后给出具体解决方案和资金支持,最后还抬出了“团队荣誉”。
她看着明朗那虽然带着歉意但更多是信任和鼓励的眼神,又看了看旁边许晚晴和高艺文期盼的目光,知道这事自己不管也得管了。
她无奈地叹了口气,揉了揉太阳穴:“行了行了,就知道给我找麻烦!招人可以,错峰用餐也可以试试,但效果怎么样我不敢保证!要是到时候还乱套,你们可别怪我!”
“绝对不会!辛苦你了,小语!”许晚晴连忙保证。
“就知道季大美女最靠谱了!”高艺文赶紧送上马屁。
一场因迅猛扩张而引发的后勤危机,在季方语的预警和明朗的快速决策下,总算找到了一个初步的应对方案。
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仅仅是开始,随着几百名老工人的涌入,光速科技和整个联合厂区,都将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管理和融合考验。
明朗看着季方语匆匆离去安排工作的背影,心中暗忖:看来,建立一个独立、完善的后勤保障体系,也必须尽快提上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