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兵退去后的平虏城,并未立刻松懈防务,却多了几分烟火气。萧如薰在帅帐内刚与将领们敲定完冬季边防值守方案,就转头对李忠说:“边防不能松,但百姓的日子也得跟上。你让人统计一下城外的荒田,再看看城里有多少闲置的民壮,咱们得趁着冬小麦播种前,把荒田开垦出来。”
李忠有些疑惑:“将军,现在刚打完仗,士兵们也累了,要不先歇阵子再开垦?”
“歇不得。”萧如薰摇头,手指敲了敲案上的粮册,“今年虽有朝廷拨的粮草,但西北气候多变,万一明年闹旱灾,咱们手里没粮可不行。开垦荒田不仅能多存粮,还能让百姓有地种、有饭吃,民心才能更稳。”
次日一早,城外的荒地上就热闹起来。萧如薰亲自带着士兵和民壮,扛着锄头、牵着耕牛,开始翻耕土地。百姓们见将军都亲自上阵,也纷纷加入——有的老人带着自家的耕牛赶来,有的妇人提着水壶给大家送水,连孩子们都拿着小铲子帮忙捡地里的石头。
荒田大多是战乱时废弃的,地里长满了野草,还散落着不少碎石和兵器残骸。萧如薰让人先清理地里的杂物,再用耕牛翻耕,遇到坚硬的土地,就用锄头一点点刨开。他一边干活,一边跟身边的老农请教:“老伯,这西北的土地适合种什么?冬小麦的话,什么时候播种最合适?”
老农放下锄头,擦了擦汗:“将军,咱们这土地偏旱,种冬小麦得选耐旱的品种,再过半个月播种正好。要是能在田边挖几条水渠,引暗泉的水过来灌溉,收成肯定能好不少。”
萧如薰点点头,立刻让人去安排挖水渠。接下来的半个月,开垦荒田和挖水渠的工作同步进行。士兵们白天开垦土地,晚上轮流去边防值守;民壮们则负责挖水渠,妇人们跟着帮忙运送泥土;王掌柜还捐了不少银子,从外地买来了耐旱的冬小麦种子,送到了田间地头。
等到冬小麦播种时,城外已开垦出两千多亩荒田,几条水渠也顺利挖通,暗泉的水顺着水渠流进田里,滋润着刚播下的种子。萧如薰站在田埂上,看着百姓们弯腰播种的身影,心里满是欣慰——有了这些田地,明年平虏城的粮食就多了一份保障。
解决了粮食问题,萧如薰又开始琢磨如何改善百姓的生活。他发现城里的百姓大多穿得破旧,有的甚至冬天还穿着单衣,便找到杨氏商议:“咱们能不能在城里兴办织坊,让妇人们纺纱织布,既能解决穿衣问题,还能把多余的布匹卖到外地,增加百姓的收入。”
杨氏眼睛一亮:“夫君这个主意好!我之前跟周绣娘她们聊过,不少妇人都会纺纱织布,就是缺棉花和织机。咱们只要提供棉花和织机,再请几个手艺好的织娘教大家,织坊很快就能办起来。”
说干就干。萧如薰让人从宁夏镇买来了棉花和织机,在城里找了一处废弃的大院,作为织坊的场地;杨氏则负责组织妇人们,分批次到织坊学习纺纱织布。周绣娘手艺好,被推举为织坊的管事,每天带着妇人们练习,还创新了几种花纹,织出来的布匹又结实又好看。
织坊刚办起来时,只有几十名妇人参与,后来看到织出来的布匹能换粮食和银子,越来越多的妇人加入进来。萧如薰还让人把织好的布匹送到宁夏镇和周边县城去卖,因为布匹质量好、价格公道,很快就打开了销路,不少商人还专门来平虏城采购布匹。
百姓们靠着织坊赚了银子,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有个妇人拿着刚卖布换来的银子,拉着杨氏的手说:“夫人,真是太感谢您和将军了!以前俺们只能在家缝缝补补,现在能靠织布赚银子,不仅能给孩子买新衣服,还能存些钱应急,日子比以前好多了!”
杨氏笑着说:“这都是将军的主意,也是大家自己努力的结果。只要咱们好好干,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除了开垦荒田和兴办织坊,萧如薰还让人修缮了城里的学堂,请了一位有学识的老秀才来教书,让孩子们免费入学;又在城门口设立了义仓,把多余的粮食存起来,遇到百姓有困难,就免费发放粮食。
这日,萧如薰正在学堂查看孩子们读书,麻贵突然从宁夏镇赶来,看到平虏城的变化,忍不住赞叹:“如薰,你这平虏城真是越来越好了!百姓们有地种、有活干,孩子们能读书,比我上次来的时候热闹多了!”
萧如薰笑着说:“都是为了让百姓们能安居乐业。只有百姓日子过好了,咱们才能更好地守住边防。”
麻贵点点头,又从怀里掏出一封信:“对了,朝廷又下旨了,说你治理平虏城有功,要把你升为参将,还让你负责西北四州的防务。这下你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萧如薰接过圣旨,心里既激动又沉重。激动的是朝廷对他的认可,沉重的是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他知道,西北四州地域广阔,边防任务艰巨,但他有信心,在百姓和将士们的支持下,一定能守住这片土地。
夕阳西下,萧如薰站在城楼上,望着城里的景象:织坊的烟囱冒着袅袅炊烟,学堂里传来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百姓们扛着锄头从田里回来,脸上满是疲惫却又带着笑容。他知道,这就是他想要守护的画面——没有战乱,没有饥荒,百姓们能安居乐业,孩子们能健康成长。
杨氏走到他身边,递给他一件披风:“夫君,天凉了,别站太久。咱们回去吧,晚饭已经准备好了。”
萧如薰接过披风,握住妻子的手,笑着说:“好,回去。以后啊,咱们还要把平虏城,把整个西北,都建设得越来越好。”
夜色渐深,平虏城渐渐安静下来,只有城墙上的士兵还在巡逻,织坊里偶尔传来几声织布机的声响。萧如薰知道,明末的乱世还未结束,未来还有很多挑战在等着他。但他不再畏惧——有百姓的支持,有将士的忠诚,有贤妻的陪伴,他一定能在西北闯出一片天地,为这乱世,守护更多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