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傍晚,陆青阳刚回家,正好碰到了来送信的邮差。
“青阳,这里正好有你的信。”
“谢谢了。”
陆青阳接过了信封。
落款处那个带编号的单位名称,让他眼神微凝。
他不动声色地拆开,抽出信笺快速浏览起来。
信的内容很简短,措辞严谨,大意是邀请他于下周三前往某单位,参与一项技术研讨,末尾附有详细的地址和接待人姓名。
陆青阳和家里说了一声,请了假。
周三,陆青阳按地址找到了城西一栋不起眼的灰色小楼,门口有军人站岗,查验了他的介绍信和身份证明才放行。
会议室里已经坐了几个人,大多是四五十岁知识分子模样。
主持会议的是一位姓黄的主任,态度很客气,但话题一展开,陆青阳就明白了,这哪里是什么普通研讨,分明是针对某型单兵火箭筒瞄准镜在恶劣环境下可靠性不足的技术攻关会。
一开始黄主任还觉得,这毛头小子到底是哪里来的,要不是钱教授介绍,他是绝对不会让人参加这么高深研讨会,他听得明白吗?
谁知道,轮到陆青阳发言时,他拿起桌上一个出了问题的瞄准镜样品,指着内部一个微小的簧片结构说:
“黄主任,各位老师,我看这问题,八成出在这儿。低温环境下金属韧性改变,这簧片受力形变后的回弹量就不够精准,导致分划板产生微米级的偏移,看着不多,可几百米外差之毫厘就谬以千里了。”
他顿了顿,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继续道:“咱们能不能换个思路?不用金属簧片,试试用特种橡胶做缓冲和复位元件?橡胶的低温性能和形变恢复能力,说不定比这铁疙瘩更听话。”
他还随手在纸上画了个简单的结构改良示意图。
会场静了片刻,随即几位老工程师交头接耳起来。
黄主任扶了扶眼镜,看向陆青阳的眼神彻底变了。
看来是他狭隘了,钱教授推荐的人哪里能有差的。
从最初的客气变成了郑重:“陆青阳同志,你这个想法……很大胆,也很有见地,我们会立刻安排实验验证。”
“那是最好。”
陆青阳想着回去还能去学校上节课,便匆匆离开了。
就连这群工程师都没能留下他继续讨论。
陆青阳从保密单位回来没几天,街道办的李干事就风风火火找上门,脑门上还挂着汗珠子。
“陆工,救命啊!”李干事抄起柜台上的凉白开灌了一口。
“咱郊区养鸡场又趴窝了,你之前设计的温控器三天两头闹罢工,那些鸡祖宗也跟着摆工,蛋下得抠抠搜搜,场长都快急得学鸡打鸣了!”
陆青阳乐了:“走,瞧瞧去。”
到了鸡舍,场长指着个铁皮柜子直叹气。
陆青阳打开一看,嚯,里头的小继电器触点烧了。
他回去鼓捣两天,画了张新图纸。
把原来又当指挥又干重活的继电器拆成俩:先用个嗓门细的小继电器听温度计指挥,再让它去叫醒隔壁睡大觉的交流接触器,那大块头皮实耐造,专门负责通断加热电路。
还加了片自制双金属片当和事佬,防止开关太频繁。
装上一试,鸡舍温度稳得像用了定海神针。
顺手的事儿还没完。
陆青阳看见饲养员踩着点给水槽加水,又琢磨开了。
他翻出个旧闹钟,拆了铃铛,接上几组齿轮,连了根杠杆顶住水阀。
第二天大清早,齿轮咔哒一转,杠杆一顶,水就哗哗流进水槽,水位满了自动停。
饲养员拎着空桶愣在原地:“好家伙,这玩意儿比打鸣还准!”
这事传开之后,陆青阳快成农机站编外人员了。
养猪场来找他做仔猪保温箱,他给人装了个带双金属片的灯泡,天冷自动亮,天暖自己灭。
蔬菜大棚想要自动卷帘,他找了台旧电机配上行程开关,拉绳的工夫都省了。
最绝的是有个大棚湿度总超标,陆青阳拎来两根温度计,一干一湿,用杠杆连着通风口。
湿度一大,湿温度计蒸发快温度低,杠杆一歪,咣当就把通风口顶开了。
大棚技术员看得直拍腿:“你这法子厉害啊。”
现在农机站一有事情就找他,他都要闹罢工了。
后来农技站的站长仔细想了想,确实不能这么无缘无故的白让人家来帮忙。
“青阳啊,你毕业之后有什么想法吗?”
陆青阳奇了怪了,虽然现在已经是大三了,但还有一年的时间,他确实没有想好。
“还没呢,不着急。”
“不如来咱们农机站吧,好歹也是个事业单位,现在农业又是国家大力发展的事业。”
陆青阳挠了挠头:“这我还真的没有想过。”
正好上次他帮忙设计了收割机,那名教授听到两人的谈话,赶紧拉住了陆青阳。
“哎哟,青阳怎么可以在农机站呢?这不是大材小用了吗?”
站长不乐意了:“怎么大材小用了。”
“青阳脑子里可是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以后肯定是要跟着我做研究的。”
“什么意思?实践才能出真理,肯定要跟着我操作啊。”
“不行,必须跟着我做研究!”
陆青阳看着吵起来的两人……感觉心里累累的。
其实他两边都不想选择,毕竟他只有一个人,让他搞那么多事情,实在没有精力啊。
时不时还要去药厂、服装厂、服装店、饭店……
听着两人吵架的声音,真是一个头,两个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