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一道至少在名义上已经经过礼部和皇帝审核的乡试题目。
中间也并未涉及什么极端言论!
更何况,这题还有十分正常的解题思路,足以证明这题确实是精心设计,而非故意刁难。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又能说胡大老爷的罪过有多大呢?
顶多也就是私下嘀咕两句、骂上几声,名声稍微受损,仅此而已。
而这,不正是胡大老爷所期望的吗?
正是因为这样的心态,当胡府门外传来学子们的责骂声时,胡大老爷不仅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悔意,反而得意地仰天大笑起来。
骂吧!
尽情地骂!
你们不骂,我的名声怎么能传出去?
你们不骂,我的名声怎么会臭?
你们骂得越凶,我未来的生活就会越滋润!
加油!
我在精神上支持你们!
然而,好景不长,胡大老爷还没高兴几天。
突然间,胡府门前那些叫骂的学子们消失得无影无踪。
连续两天没有听到骂声后,胡大老爷感到事情有些不对劲。
“胡义,快去给我打听打听,是不是哪个不长眼的把那些人带走了?”
“我可不想无缘无故背上这种恶名,赶紧去弄清楚!”
胡义作为胡府的管家,自然与胡府的利益紧密相连。
他当然清楚,如果外面传言是胡府动用手段让门口的学子消失,那将会给胡府带来多大的麻烦。
于是,他听完胡大老爷的吩咐后,立刻匆匆忙忙地跑了出去。
仅仅过了一个时辰,他便一脸无奈地回来了。
“老爷,查清楚了!”
“嗯,说说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别告诉我他们那些学子是自己回去的!”
胡义嘴角微微抽搐,老老实实地回答道。
“老爷,他们确实是自愿回去的!”
“嗯?为什么?”
“因为家里堂即将成为太子妃的消息,不知怎的,已经传遍了整个应天府。”
“那些学子想必也听到了这个消息!”
“现在别说咱们府门口那些骂街的了,就连应天府中对老爷的各种议论也都平息了!”
胡大老爷一听这话,顿时愣住了。
“不是吧?就因为我家小月儿要当太子妃了,他们连说都不敢说了?”
“娘的,他们那些所谓的读书人的风骨呢?士子的气节呢?”
“敢情老子不过是个还没成亲的太子妃的伯父,就吓得这满城的学子连屁都不敢放了?”
“呸!都是一帮怂包!”
胡大老爷极度的愤怒!
他已经做好了名声变臭的准备,结果你们这些人却不干了?
这特么不是扯淡吗!
废物!
(本章完)
这次的乡试题目,几乎已经触及了底线。
胡惟庸很清楚,什么样的题目会激怒那些士林中的学子。
然而,这道题已经踩在了红线的边缘。
如果再过分一点,那就不仅仅是得罪儒生了,连朱元璋也会被牵连。
毕竟,老朱还指望着儒家思想来维护他对大明的统治。
如果连儒家的根基都被动摇,老朱家又该如何自处?
因此,这次的题目已经达到了能操作的极限。
如果再进一步,恐怕刚一出炉就会得罪老朱。
那样的话,就真的得不偿失了。
胡大老爷始终牢记,自己的目标是在不得罪朱元璋的前提下,安安稳稳地度过余生。
如果一开始就得罪了老朱,哪还有什么余生可言?
恐怕短短一两年,这辈子就结束了。
如今,他明明已经安排妥当,效果也显现出来了。
本应继续下去,却因为胡馨月成为太子妃一事,一切烟消云散。
就像当初爆发时悄无声息一样,如今消弭得同样无声无息。
真是来无影去无踪!
这让胡大老爷如何高兴得起来?
妈的!
都是一群怂包!
你们要怂,能不能先把老子的名声骂臭了再怂?
你们骂老子既能“伸张正义”又能扬名,老子趁机自污。
这特么的,多好?
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怎么就没个眼光长远一点的看明白这点,然后挺身而出呢?
那该多有意思啊!
可现在倒好,啥都没有了!
妈的,晦气!
胡大老爷眼见应天府里彻底风平浪静了,干脆背着双手,气冲冲地来到了礼部。
因为这时候,已经到了礼部批改试卷的时候了。
可往日里和风细雨、笑容满面的胡大老爷,今日却一点笑脸都没有。
真就拉长着一张脸,就差直接在脸上写上“阴沉”两个字了。
礼部的官员们原本还想着上前凑个热闹,向胡惟庸道声恭喜。
可眼下的情形,却让他们不敢轻易开口了。
毕竟,这种触霉头的事情,做了可是会得罪人的。
若是胡大老爷心情不佳,下个重手,他们恐怕就得当场躺下了。
在礼部烦躁了大半天的胡大老爷,实在待不住了。
他根本顾不上阅卷期间不得离开的规定,毫不客气地转身就走。
反正他也不参与阅卷,只是监督那些阅卷官员而已。
他能出什么问题?至于一些小毛病,犯了就犯了,又能怎样?他正嫌如今身上的光芒太过耀眼,麻烦还不够多呢。
背着双手、皱着眉头,看哪儿都不顺眼的胡大老爷,刚进府门就看到了胡仁彬这个逆子。
胡仁彬今天也是倒霉。
他平日里都是在自己小院里看书,只有吃饭的时候才来前院。
主打的就是一个不用跟他爹碰面,该怂的时候就得怂嘛。
可没想到,他今天好不容易来前院一次,想着弄点厨房里新出的小吃,还特意挑着他爹没下值的时候才来的。
结果,就这一回,就碰上了!
霎时间,胡仁彬真是欲哭无泪。
不是,爹,你怎么把下值的时间提前到这个时候了?这才刚刚过了午休没多久吧!合着您上午迟到,下午干脆就不到了?连早退都懒得弄了?算了……爹回来了,看那模样,情绪还不大好,还是赶紧走吧!不然啊,说不定就是一顿揍!
当即,胡仁彬直接一个原地掉头,低着脑袋就准备往后院溜。
胡大老爷半眯着眼睛看着这小子,从见到自己,到假装没看见想要溜走的全过程,顿时气笑了。
好嘛!正好这一肚子气没地儿撒呢。
行!你这逆子出现得正好!
“逆子,讨打!”
“谁让你走的!”
胡仁斌一听这话,顿时苦着一张脸慢慢地凑了过来,老老实实地自己拎着张条凳,自己趴在了上面。
虽然此时的他很是无奈,但没办法,自家老爹都开口了,他还能跑是咋地?
最近,胡仁彬已经很久没有被父亲揍过了。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他也不会冒冒失失地跑到前院。
可惜,就在他见到父亲的第一眼,他就察觉到了。
父亲今天心情不好!
结果,他逃跑的动作慢了一拍。
他早知道,遇到父亲心情不好的时候还当面碰上,十有没有什么好下场。
果然,挨了一顿揍!
不过还好,毕竟太久没挨打了,这次被打也算不上什么大事。
只要不耽误自己的事情就行。
胡惟庸也没有用太大的力气,乱抽了一顿后,坐在台阶上,看着自己这不争气的儿子,没好气地问道:
“你那表情什么意思?”
“不服气?”
“没错,你爹我确实是在拿你撒气,但像你这样的纨绔子弟,要是时不常不打一顿,我还真怕你哪天惹出大祸来!”
胡仁彬一听这话,彻底无语了。
“爹,我什么都没说啊!”
“我就是想,您打完了,我赶紧去后院弄我的那些红薯!”
红薯?
听到这个久违的名字,胡惟庸这才想起来。
对了,好像是去年的时候自己把红薯交给胡仁彬的。
当时觉得自己已经有了土豆的功劳,再加上红薯的功劳有些浪费。
于是就把这事儿丢给了胡仁彬,让他去折腾。
没想到,这小子还真把这事儿放在心上,悄无声息地弄出点儿名堂来了?
看来还不错啊!
想到这里,胡惟庸也没觉得尴尬或不好意思。
反正刚刚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你爹就是拿你撒撒气,顺便给你这个纨绔子弟提个醒。
打你怎么了?
打你,怎么了?
挥了挥手,让胡仁彬继续去忙自己的事。
看着这小子脚步轻快地走向后院,胡惟庸也颇为感慨地长叹了一口气。
红薯啊!
有这东西的功劳在,至少老胡家的传承能保住了。
这小子以后的性命,也能保住了!
(本章完)
---
接下来的日子里,胡惟庸过得平淡无奇。
外头闹得再凶,又能怎样?
难道还能要了老子的命不成?
老子就这副模样,你们爱咋地咋地。
实际上,胡惟庸还巴不得外头闹得更凶些。
结果,一听说胡馨月要大婚的消息,一个个都缩了回去。
真是晦气!
胡大老爷气呼呼地回到府上,坐立不安,干脆背着手在府里转悠。
没走多远,就看见胡馨月坐在树下,一脸愁容。
“哟,小月儿,怎么愁眉苦脸的?有啥事直接找伯父啊!”
胡大老爷是真把胡馨月当自己闺女看待的。
见小丫头愁眉不展,他顿时紧张起来。
胡馨月听到喊声,赶紧从椅子上站起来,整理了一下仪容,规规矩矩地行了一礼。
“月儿见过伯父!”
“嗐,跟伯父客气啥?赶紧说说,到底为啥发愁?”
胡馨月脸一红,先看了看胡大老爷,又看了看四周,这才小声道:“月儿倒不是为了别的,就是担心去了宫里受欺负。”
胡惟庸一听,恍然大悟。
“这样啊!那伯父给你个保证,以后你在宫里受了欺负,伯父一定给你出头!”
胡馨月微微一笑。
她心里清楚,伯父对自己确实极好。
但怎么可能事事都靠伯父解决?
那可是皇家啊。
想到这儿,胡馨月忽然皱了皱眉,道:“伯父,月儿最近跟着宫里的礼教女官学了些大婚的礼仪,但觉得宫中规矩太多。
咱家既然只能遵守,能不能提前多学学?”
胡惟庸一听,立刻点头。
“没错!你等着,伯父这就去宫里找几个靠谱的老人来,把宫里的礼仪、规矩都教得明明白白的。
咱老胡家的闺女,绝不能让人小看了!”
说完,他转身就往外跑。
胡惟庸进宫自然是轻而易举。
他聪明地没去找朱元璋,而是直接让宋利去找了马皇后。
马皇后精心挑选了几位得力的女官,随他一同返回胡府。
一进家门,胡大老爷便毫不犹豫地给每人发了一个大红包。
他直截了当地说道:“你们尽管放心,我胡惟庸不是那种心怀不轨的人。
宫中的秘密,我半点兴趣都没有。
这次特意请皇后把你们派来,只有一个目的——你们必须把我侄女教好、教明白!只要你们尽心尽力,不仅我胡惟庸会记住这份人情,将来成为太子妃的月儿,也会铭记你们的恩情。
你们可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