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大宋这么快就撑不住了?才几个月,蒙古军就快打到临安城下了。就算川蜀军能赶来,时间上也来不及。
建康城还有几千人,这点兵力连防守都不够。朝廷手里根本没什么牌了。
以前南方曾组织团练军准备支援临安,全被贾似道解散了。他当时的理由是,朝廷还没到这一步,怕这些民兵威胁中央,要是地方不配合解散,就会被视为敌人。
贾似道的政策让地方不敢再组织民兵。没人知道他当时怎么想的,但这决定对大宋毫无益处,甚至对他自己也没好处。
那时大宋已快撑不住蒙古进攻,而南方很富庶,要是百姓能组织起民兵,也是股不小的力量。后来文天祥在南宋南渡后,靠自己招募的民兵,也拖住了蒙古大军不少时间。
这帮团练兵其实挺能打的,如果当初真能组织起来,说不定能让当时的局势大变。可惜啊,贾似道给拦住了,最后他自己在焦山吃了败仗,也没得好结果,落得这般下场。
有些人就在想,要是贾似道当时肯用这些人马,他兴许还能继续当他的逍遥丞相呢。可世上哪有什么后悔药,一切都成定局了。连谢太后上台后,临安的五千黑云军都在阴山全军覆没,大宋手里已经没什么牌了。
好在朱雄英这时候来了大宋,他手底下有千万大军,只要他愿意,轻松就能把蒙古帝国灭了。
要是赵基肯付出代价,朱雄英完全可以像别的世界那样,在签完协议后派大军帮他赶跑敌人。
但遗憾的是,赵基根本没想统一天下,甚至保住国土的心思都没有,他只要求守住建康城就够了。朱雄英看到这样的赵基,简直无语死了,觉得这家伙太不像话了。
交易已经开始,朱雄英也就顾不上这些,开始忙自己的事。此刻临安城里,朝廷内部虽然只剩几百个士兵,还在闹内乱。
朱雄英作为外人,正认真思考怎么对付蒙古人,这种局面真是让人唏嘘。
宫门口有人注意到,双方士兵还在僵持。周围百姓情绪激动,恨不得冲上去弄死贾似道。但大家发现,无论多恨贾似道,都没用,因为他们手里没人,什么都干不了。
兄弟伙们!看这情况有点不对劲啊!你们一个个都这么恨贾似道,可瞧瞧他现在,还不是好好的,一点事都没有。
这话刚说完,周围立刻就炸开了锅。
皇宫前面本来留着一大片空地,就是为了防备有人偷偷溜进来。现在正好成了两边军队对峙的地方。几百号人把这块地占了个满满当当,看热闹的老百姓只能远远站着,不敢靠前。
唉,太悲哀了!咱们这些人说得好像很愤怒似的,但其实离黑云都的兵还有几十步远呢,生怕靠近。
这话听着也有理。贾似道身边那帮黑云都,咱们这些普通人怎么敢跟他们对着干?
这黑云都向来是皇权的象征,要是以前,咱们这样远远看一眼就被抓走了。现在还能站这儿看看热闹,已经算不错啦。
没错!贾似道手里有三百多黑云都的兵,咱们这些人再恨他,又能怎样?
围观的人忽然意识到个问题:他们根本拿贾似道没办法。
以前贾似道当丞相时,没人敢动他一根手指头。现在看他失势了,大家才敢围过来。可现在发现,就算现在这样,他们还是奈何不了贾似道。
别说这些读书人,连朝廷里的文官都是手无缚鸡之力,哪敢冲上去?至于武将,早就战死了。现在临安城里能打仗的,也就这几百黑云都了,其中一半还站在贾似道那边……
这就奇了怪了!明明贾似道成了全城的公敌,却还是这么逍遥自在。
大家都拿贾似道没辙。
“兄弟们,别太紧张啦!”
“对呀!就算贾似道那边有不少黑云都的兵,但咱们这边皇帝也有差不多一半的兵力。再加上咱们这帮人,肯定是正义的一方,胜算更大些。”
听了几句话,人群总算明白过来。
可不是嘛!
现在皇帝手里也不少兵。或许今天贾似道真有可能栽在这儿。
不过赵椹真的会动手杀贾似道吗?
围观的群众心里都打鼓。
要知道,大宋接连两任皇帝跟贾似道关系都不错。上回还有贾贵妃撑腰,贾似道在朝中顺风顺水很久了。直到现在到了赵椹这儿。
虽然贾贵妃失宠了,但贾似道靠自己跟赵椹关系也不错。大家都知道,贾似道几乎是皇帝最信任的人。
甚至有一次,贾似道想走,赵椹还哭着挽留,承诺给他好多好处。这种事,在历史上也就这么一遭。
贾似道和赵基的关系好到这种地步了。
即使贾似道杀了谢太后,赵基真的会对他下手吗?
这些看热闹的,心里也犯嘀咕。
“你们有没有发现?两边士兵僵持这么久,一点动静都没有。”
“哎哟,一开始我还真没注意到。他们说了很多场面话,看起来像是深仇大恨,可就是不动手。”
“照这样看,我觉得皇帝可能真不会动手。不过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我记得咱们皇帝一直不太靠谱,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聪明了?还会玩这些小把戏了?”
“兄弟,你别瞎猜了!你怎么就觉得是皇帝耍花招呢?虽然皇帝确实不算太聪明,但怀疑他品行就更没必要了。”
皇帝和谢太后的相处,怎么看都不像是和睦的样子。当时在城门口,大家就看出来了,谢太后对皇帝的态度很不友好,甚至是在嘲笑他。
可不是嘛!一个正常的太后怎么可能和皇帝处得很好呢?毕竟皇帝要是脑子不清醒,谢太后肯定会急得不行。而且谢太后虽然没什么远大志向,但她还是想有所作为的,所以和皇帝相处时更是心急。
哈哈!回想那时的情景,我都觉得挺逗的。那么多百姓都在场,谢太后根本不给皇帝面子,我还好奇,要是没人看见,她会不会直接动手打人?
你们想太多了吧!谢太后和皇帝的关系确实不好,但说她真的会打皇帝,这也太夸张了,根本不可能。
不说别的,反正谢太后和皇帝的关系肯定不好,而且皇帝和贾似道的关系一直挺好。如果皇帝脑子正常的话,那肯定会帮贾似道。
可问题是,皇帝看起来好像脑子不太灵光。
要是真这样,那他更可能会帮贾似道了。
现场乱哄哄的。
赵基一直待在深宫里,从未和大臣们有过接触。就算现在人群中也有不少大臣,但他们对皇帝也不太了解。
大家只能猜测赵基接下来会怎么做。可等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推测后才发现,赵椹好像一直和贾似道关系不错。
这时,人们开始怀疑:赵基真的会对付贾似道吗?
现在唯一能对抗贾似道的力量就在赵基手里。要是赵基也不愿意采取行动,那老百姓就毫无办法了。
当然,有人突然提到朱雄英。毕竟他手里有十万大军,而且这支部队战斗力极强。
就算是一个普通士兵的数量,都比整个大宋军队加起来还多。而且今天大家也发现,赵基似乎特别信任朱雄英。
要是朱雄英肯帮忙劝说赵基,那赵椹肯定会听。要是朱雄英真能来,那贾似道就完了。
但仔细想想,这些百姓觉得这样的想法很荒唐。首先,朱雄英完全没有理由帮他们。当初朱雄英的大军来这个世界时,没在临安多待,直接就走了。
虽然现在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又为什么要帮大宋,但大家都看出他对大宋没多少感情。
按理说,朱雄英根本不会帮赵椹。就算他愿意帮忙,结果也不会是这样。现在临安城里只有几百个黑云都的士兵,看起来和对方对峙得很凶。
可在朱雄英手里有十万大军,而且他的部队战斗力超强。之前阴山脚下一战,蒙古十几万大军都被他轻松灭掉。在他眼里,这些黑云都的士兵就像小孩吵架一样。
大宋朝廷现在就这么点兵力,要是朱雄英真帮赵基,肯定会带大军直接干掉贾似道,根本不会管这些黑云都。当然,大家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刚从阴山传来的消息说,黑云都的残兵已经被带回中央军那里了,中央军正朝建康进军呢。理智的人都明白,朱雄英短时间内不会回来,除非建康那边的事解决了。
提到朱雄英时,围观的百姓心里都有点难受。
朱雄英原本不属于这个世界,却都在尽力帮大宋抵抗蒙古军队。然而,大宋朝廷腐败至极,毫无进取之心,还陷入内部争斗,实在令人痛心。
百姓心中满是愤怒,可他们只是普通人,手里没武器,身上无铠甲,更没有战斗的胆量,在面对几百名黑云都士兵时毫无办法。
而且赵基和贾似道关系很好,这让百姓十分担忧,怕赵基最终会站在贾似道那边。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时,有人提出个特别的看法:不管怎样,赵基必须杀了贾似道。
有人说:“别这么悲观,我觉得皇帝肯定会对付贾似道的。”
另一个人反驳:“话虽如此,但皇帝和贾似道关系这么好,怎么可能动手?”
又有人说:“就算皇帝想动手,也没那个能力,现在临安城里士兵本就少,一半还在贾似道手上,皇帝真会冒险吗?即使动手,也是两败俱伤的结果。”
众人根本不信这说法,毕竟赵基和贾似道关系好是事实,贾似道在朝中专权二十年,影响深远,即便他如今失势,人们仍不信他会轻易被杀。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有人认为贾似道仍有底牌,还有人觉得赵基和他关系好,不会真的对他下手。
刚才说话的人再次解释:“你们看问题太狭隘了,为什么总从个人感情出发?皇帝和我们不一样。”但听了这话,观众依旧无动于衷。
皇帝也是个人,哪能真把自己当神仙?皇帝心里也有喜怒哀乐,对贾似道好归好,但最后肯定不会轻易放过他。
尽管有人说这话,可这次百姓们议论起来声儿不大。好像刚才那人的话让大家认真想了。
“对啊!你别说这事,一想我心里就乱,当皇帝的思维方式和我们普通人确实不一样。”
“没错!皇帝再厉害也不是全能的。虽说全国都是他们的地盘,但光靠一个皇帝管不过来。朝廷、官员缺一不可,要是单靠皇帝一人,早就玩不转了。”
“经你这么一说,我懂些了。就像现在,皇帝对付贾似道还得靠手下黑云都的兵,甚至还有黑云都的兵反水了,皇帝也没辙。”
“说得对!其实皇权也就那样。如果皇帝真是孤立无援,那权力再大也没用。五代十国时那么多皇帝,结局都不怎么样。”
“没错!皇帝的样子跟我们想的根本不同。现在的大宋皇帝,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尤其是黑云都的兵在阴山全灭后,我们的皇帝也变了。”
“临安城里现在只剩几百士兵,连皇帝自己手上也就三百人。说白了,皇帝现在根本没实权了。就算大宋还有无数军队,皇帝怕是也控制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