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西侧,演武校场。
夜色如厚重的泼墨,将偌大的校场笼罩在一片肃杀之中。
数百名御林军甲胄齐全,手持兵刃,却被数量更多的东宫侍卫,团团围困在校场中央。
火把在黑暗中跳跃,映照着一张张愤怒的年轻脸庞。
许鸣玉护在所有御林军之前,冷声呵斥:“凭什么不让我们值守?今夜宫禁巡逻乃是我御林军职责所在!”
少年俊秀的面容在火把下绷得紧紧的,他身姿挺拔如青松,即便在重重包围下,依旧带着一股不屈的锐气。
东宫侍卫首领严厉说:“许队尉,太子殿下有令,今夜宫中有异动,为保万全,由东宫侍卫全权接管防务!尔等在此待命,便是遵从殿下旨意!”
“旨意?我等御林军直属陛下,护卫宫禁乃是天职!此刻不在陛下寝宫周围值守,反而被囚于此,这是什么道理?”许鸣玉寸步不让,掷地有声,“太子殿下此举,莫非是要造反不成!”
“放肆!”
东宫侍卫首领眼中杀机迸现,“铿”的一声拔出腰间佩剑。
刹那间,雪亮的剑锋瞬间抵在许鸣玉的脖颈上。
“黄口小儿,安敢妄言!再敢对太子殿下不敬,休怪本将剑下无情!”
其余御林军当即急了——
“队尉!”
“放开许队尉!”
眼见许鸣玉被刀剑加颈,他身后那些平日一同操练御林军弟兄们顿时红了眼,纷纷怒喝着拔刀出鞘!
一时间,校场之上,双方刀剑相向,气氛瞬间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都想造反吗!”东宫侍卫首领暴喝,目光阴狠地扫过激愤的御林军,“太子殿下仁厚,不愿多造杀孽!听着!今夜,顺太子者,日后荣华富贵,享之不尽!逆殿下之人……”
他声音陡然转冷:“便是乱臣贼子,格杀勿论,株连九族!”
沉重的威胁如同巨石投入水面,在御林军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他们大多出身世族,家族荣辱系于一身。
“哐当!”
不知是谁第一个松开了手,兵刃掉落在地。
东宫侍卫首领见状,一声冷笑,继续威胁:“你们都想清楚了,许队尉敢这么叫嚣,是因为他姐姐是昭武王!你们有昭武王这样的姐姐吗?有人能拿军功保住你们的命吗?”
“他不怕死,你们,也不怕吗!”他一声粗吼,校场中旌旗震荡。
紧接着,第二声,第三声……
越来越多的人面露挣扎,最终选择了屈服,放下了手中的武器,颓然地低下了头。
他们不敢去看许鸣玉的眼睛。
转眼间,还坚持握着兵刃与东宫侍卫对峙的,只剩下以许鸣玉为核心的寥寥数十人,显得如此势单力薄。
冰冷的剑锋依旧贴在脖子上,甚至有些轻微刺痛。
许鸣玉却仍然一步不退。
他毫无惧色地迎着东宫侍卫首领凶狠的目光,一字一句:“我许鸣玉当年武考得了榜眼,入宫前,曾于御前立誓!护卫君王,誓死不退!”
“今日,宫墙仍在,君王需卫!我许鸣玉,绝不退缩!守护陛下、扞卫宫闱,乃我职责所在!”
“绝不退缩!”他身后的数十名忠勇之士齐声低吼,声音虽不大,却汇聚成一股强力的信念。
东宫侍卫首领彻底失去耐心,脸上戾气大盛:“冥顽不灵!那你就去死吧!”
他眼中凶光一闪,举起的佩剑带着呼啸的风声,毫不留情地朝着许鸣玉的头顶猛劈而下!
这一剑,势大力沉,分明是要将他斩首!
“队尉!”身后的弟兄们高呼。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咻——
嘭!
一束刺眼的亮光,如同撕裂夜幕的流星,猛地从皇宫东南方向的城门口窜起。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东宫侍卫统领的手,顿在了半空!
他眼中立刻流露出得意神色:“好!好得很!宁王的人果然动手了!”
这时,他立刻对御林军统领道:“这里交给你们看守,按计划行事,一个都不许放走!若有异动,以反贼论处,格杀勿论!”
“是!”
东宫侍卫首领收回剑,恶狠狠地瞪了许鸣玉一眼:“算你命大!等平定宁王之乱,我再禀奏太子,将你一起斩杀!”
随即,他带着大部分东宫侍卫,如同潮水般迅速撤离校场。
校场上,只留下约百名东宫侍卫,继续虎视眈眈地包围着许鸣玉和他身边不肯屈服的几十名弟兄。
刀锋依旧对着他们,杀气凛然。
许鸣紧紧盯着那些人离去的方向,俊秀的眉头紧紧拧起。
信号已起,宫变……开始了。
阿姐,此刻你在哪儿?
皇宫外。
夜色浓稠,黑得极致。
城门守卫亲眼所见,大批破虏军靠近。
为首那人高举一物,好似锦盒。
他叱声喊道:“开城门!我乃宁王麾下副将钟岭昌,有要事要面见王爷!”
埋伏在附近的东宫侍卫和曹家兵将,就在这时手持兵器冲了出来。
曹持正一人当先,怒吼:“宁王造反,证据确凿!尔等竟敢私调兵马,夜围宫禁,欲行篡逆之事!众将士听令,随我诛杀反贼,护驾勤王!”
曹持正话音未落,夜色中便爆发出震天的喊杀声!
“杀——!”
埋伏在暗处的东宫侍卫与曹家精兵如同决堤的洪流,从街道两侧、屋顶之上蜂拥而出。
破虏军看似被动应对。
就在这时,有一道身影策马闯入战场,此人身着黑衣劲装,马尾束发,脸上戴着银色铁面。
她持剑横马,横扫挥刃,瞬息间便掠过两名冲在最前的曹家亲兵脖颈。
那两人甚至来不及发出惨叫,便已捂着喷血的喉咙踉跄倒地。
曹持正一惊,自远处看来。
却见,此人银色铁面在火光中显得冰冷,映出她毫无波澜的眼眸。
马蹄践踏着温热的鲜血,她手腕一抖,剑尖轻颤,抖落一串殷红的血珠,剑身再次光洁如雪。
“杀了他们!”曹持正一声怒喝,宫门大开,从里面冲出更多的太子兵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