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跟着走进牢房,只见一个温文尔雅的中年男子笑眯眯地站在那儿。
林昌泰瞪大双眼,激动得差点跪下:\"张、张大人?!您还健在!\"
李正峰也愣住了——这分明是失踪多日的张天冬!
张世平压低声音:\"皮囊是没错,但里面装的是什么就不好说了。“
\"不过还留着一魂一魄,确实是张大人本人。\"
李正峰恍然大悟:\"那精怪溜走前,把张大人的皮囊和残魂留给我们交差?\"
\"正是。\"张世平点头,\"它带走了吴志远变成的菊花。\"
意外找回张天冬算是意外之喜。
虽说只剩一魂一魄像个木头人,但总比尸骨无存强。
皇室对这案子本来没抱希望,那边只求找到尸体,所以才派林昌泰这个神武司百户来处理。
现在居然找回个大活人,林昌泰自觉立了大功。
可惜张天冬痴痴呆呆,问十句答不上一句,整天只会傻笑。
——也算活该。
张天冬生还的消息和吴志远的死讯同时传开,整个南王府官场炸开了锅。
办完吴府的案子后,
李正峰等人也清闲下来。
李正峰和林胡等人在南王府外溜达。
有个举着糖人炫耀的小孩跑过来做鬼脸。
李正峰懒得跟小屁孩一般见识。
林胡却不乐意了,停下脚步对那孩子冷笑:\"胆子不小,敢冲我做鬼脸!\"
李正峰无奈摇头,自己牵着马往前溜达。
没过多久林胡就追了上来,啃着糖人含糊道:\"嘿,味道不错!\"
身后传来孩子嚎啕大哭的声音。
林胡头也不回地一扬手,孩子们突然欢呼起来:\"哇!天上掉铜钱啦!快来捡钱!\"
他得意地冲李正峰笑道:\"我从来不占小孩子便宜。李爷,来一口?\"
李正峰嫌弃地摆手:\"一边待着去!\"
张世平等人等在城门口。
守城士兵早知道李正峰的身份,见他到来纷纷行礼。
李正峰回礼进城,林胡举着糖人去逗张世平:\"道长,尝尝?像我这样,小口小口舔。\"
他示范着把糖人递过去,张世平正要招呼彭志来教训他,忽然眉头一皱:\"把糖人给我。\"
林胡吃惊:\"道长您还真好这口?\"
张世平一把夺过糖人,放在鼻子前闻了闻,问:\"哪里你没碰过?\"
林胡指着糖人底部:\"这儿。\"
张世平掰下一块放进嘴里咀嚼。
彭志哈哈大笑:\"二愣子就爱舔糖人屁股你不知道?这糖人底部肯定早被他舔过了!\"
张世平\"呸\"地吐掉。
彭志幸灾乐祸:\"现在吐也晚啦......\"
\"不晚,\"张世平不屑地瞥他一眼,\"老道没咽下去,中不了毒。\"
彭志愣住了:\"吃个糖人还能中毒?\"
张世平把糖人递给吴莹莹:\"你闻闻,能发现什么?\"
吴莹莹轻轻一闻,俏脸顿时冷若冰霜:\"阴虚虫!\"
李正峰问:\"是蛊虫?\"
吴莹莹摇头:\"不是,是一种普通毒虫,但毒性很强,也可以入药。“
\"在苗疆的树林草丛里很常见,中原也不算稀罕。不过岭南郡应该很少见,所以这糖人里的毒,绝不是偶然。\"
处理完吴家的案子没多久,李正峰又碰上一件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怪事,他抬头望着天空哀嚎:“我这运气没谁了吧?怎么麻烦总追着我跑呀?”
吴莹莹捏着那只糖人仔细看了看,噗嗤一笑:“这点阴虚虫毒啊,分量轻得跟闹着玩似的,压根不会要人命,顶多让娃娃们软趴趴地躺几天。”
大伙儿互相瞅了瞅,瞬间心领神会:“哦~又是大户人家后院那点破事!”
李正峰啧啧摇头:“有钱人家的水可真深,弯弯绕绕比榕树根还密。”
“既然闹不出人命,咱们回头打听下是谁家娃娃,悄悄提醒一声就好。”
清官本来就难断家务事,更何况糖人里那点毒简直像撒胡椒面,就算找上门去也掰扯不清。
再说了,这虫毒本身还能拿来配药呢!
林胡摸着下巴念念有词:“豪门深似海?”
李正峰哭笑不得:“老林啊,这儿又没外人,你突然文绉绉地酸什么呢?”
林胡立刻跳脚:“李爷您这话太伤人了!我是那种装腔作势的人吗?就是突然想到个特别不对劲的地方。”
“您说豪门像深海,那有钱人家的娃娃不该穿金戴银、浑身绫罗绸缎吗?”
“可那孩子衣服洗得发白,手冻得像胡萝卜,耳朵都长冻疮了,这说得通吗?”
李正峰眼珠一转:“你去盯紧那娃娃,其余人跟我进城办事。”
关于这孩子的情况,他打算找上级汇报
所以李正峰这次只需要拜访上官无名,至于铜尉赖明族正在外地执勤,暂时碰不着面。
谁知连上官无名的人影都没见着。
这位上官大人就像迁徙的鸟儿根本闲不住,整天在郡城周边转悠。李正峰上门时,只见上官无名的心腹戴村千户出来传话,说上官大人为追查妖鬼祭六令已经离城一个多月了。
既然见不到上官无名,李正峰转头就去求见杨武涛——自从吴志远垮台后,这位就被朝廷指派为岭南郡的代理郡守了。
郡守府对李正峰他们来说熟门熟路,闭着眼睛都能找到。
报上名号后,守门衙役一溜小跑进去通报。
没过多久,杨班挎着佩刀旋风似的冲出来:“李爷!总算把您盼来了!”
杨班这群人早就在杨武涛关照下在郡城站稳脚跟,如今混得那叫一个如鱼得水。
李正峰问道:“郡守大人现在方便吗?”
杨班喘着大气直点头:“方便!太方便了!郡守大人特意交代过,就算他正在茅房蹲着,只要李爷您来了也得提着裤子先见您!”
此时杨武涛正召集官员商量腊八节施粥的安排。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这可是腊月里第一个大日子,官府照惯例要组织施粥济民。
今年全郡遭了寒灾,除了广大府有杨家撑着还算过得去,其他府县百姓日子紧巴巴的,施粥规模必须往大了办。
杨班直接领着李正峰闯进议事厅。
杨武涛正拍着桌子发火,对着几个官员沉声道:
“连朝廷粮库的锁都敢撬?你们脖子上顶着的玩意儿是不想要了吧?”
带头的太仓郎中吓得脸都绿了,缩着脖子不敢吱声。
杨武涛瞥见李正峰进来,脸色顿时阴转晴,把毛笔往案上一摔:“施粥会议暂停!诸位先回去把手头烂账理清楚,半个时辰后接着开!”
官员们如获大赦,连滚带爬地溜了。
杨武涛立刻换上笑脸:“正峰啊,可算把你等来了。唉,刚来就让你看见这场面,老脸都挂不住了。”
李正峰抱拳行礼:“大人这般客气,实在让属下惶恐。但凭大人吩咐。”
杨武涛连连摆手:“私下见面别搞这些虚礼,叫我杨先生就好。”
李正峰从善如流:“属下拜见杨先生。”
心里暗想这表字虽然不咋地,总比当初他给老钟瞎取的“祖安”强——幸亏当朝没人知道“祖安”的真正含义,否则上官无期非得用天罡雷法把他劈成焦炭。
杨武涛叹气道:“原本盼着你上月就能到任,谁知吴家在郡城势力盘根错节,连管辖本府的府尉赖明族都出面说情想留人。”
“但我留着他干啥?要不是顾忌朝廷体面,我连赖明族都想一块儿换了!”
“既然提到赖明族,我得跟你数落他几句,往后可别传到他耳朵里。”
这话摆明是把李正峰当自己人。
李正峰自然拍着胸脯保证守口如瓶。
杨武涛继续说道:“赖明族这人脾气耿直,我很欣赏。可他整天跟僵尸打交道,脑子都变成木头了!”
“我翻过他办案的记录,好家伙,除了让僵尸往前冲就没别的招数。你猜他破案是什么路数?”
李正峰赶紧摇头——就算知道也不敢议论上级啊!
杨武涛自问自答:“就是一个僵尸打不过派两个,两个不行派三个!我真是服了......”
说到这儿突然刹住车,再往下可就要爆粗口了。
李正峰暗自好笑,这其实是玄镜司常规操作。
但杨家经营广大府二百多年,最清楚查清真相有多重要。
当年杨家想接管玄镜司,部分原因就是看不惯这种蛮干作风影响地方安定,这才争取由杨家接手相关事务。
杨武涛话锋一转:“万三原先想赖在南王府不走,但我早知道这里暗潮汹涌,这场风波八成是冲着我来的。”
“可惜我刚到郡城,不方便从广大府调杨家子弟过来,免得被人抓把柄。这回主要得靠玄镜司出力。”
“万三捞油水是把好手,查案破案简直一塌糊涂。等你回到驻点就知道他留下多少烂摊子。”
他接着透露,万三三天前突然跑来打听南王府会不会出乱子,把他气得够呛——早在赴任前,他就托人把动乱消息传给万三,谁知万三压根没当回事。
等重新说明情况后,万三才相信李正峰所言不虚,老老实实交出驻点。
这事多亏杨武涛周旋,否则以万三在朝中的关系网,要是铁了心赖着不走,李正峰还真拿他没办法。
这次会面让李正峰收获颇丰。
杨武涛确实把他当作心腹,甚至当面提起林志豪,说在京城私下会面时曾向林志豪大力举荐李正峰,明确表示需要他帮忙坐稳郡守之位。
这样一来李正峰就能放心进出衙门——毕竟玄镜司官员与朝廷命官往来过密本是官场大忌。
杨武涛在他面前毫无官架子,亲切得像家里长辈。
李正峰却暗自提起警觉。
当初朱阳也是这副模样。
这些全是标准政客做派,当面如沐春风,转身就亮刀子。
整整半个时辰里,杨武涛始终以长辈口吻闲聊,绝口不提公务,李正峰暗暗佩服。
施粥会议重启前,杨武涛取出本册子递过来:
“正峰,现在郡城表面风平浪静,底下却暗潮汹涌。大越残部败退时在城里埋了不少暗桩,这个月他们会特别活跃。”
“南王府作为岭南郡首府,江湖门派扎堆,权贵多如牛毛。腊月祭祖期间,在外子弟都会返乡,到时候肯定要出乱子。”
“另外还得提防一伙人——神武司!”
李正峰猛地抬头:“神武司在南王府露面了?”
杨武涛道:“明面上没有,但暗哨查到几人行踪。”
“他们的身份背景全记在这本册子里,你回去仔细研究,查漏补缺。这次你们少不了要打交道。”
李正峰郑重收起册子,行礼告退。
刚迈出衙门就被几个官员团团围住,争着递请帖要给他办接风宴。
这些人消息灵通得很,早打听到李正峰和杨武涛关系不一般。
就算不知内情,他们也要结交这位年轻千户——这么年轻就坐上这位子,官场老狐狸们闻所未闻。
李正峰收下请帖记下名字,但婉言谢绝邀请。他这趟肩负重任,可没工夫吃喝玩乐。
离开衙门回到驻点,眼前是座雕梁画栋的豪华建筑。
高耸的白墙,朱红的大门,门前左右蹲着两尊神兽:左边是张开血盆大口要吞尽天下的饕餮,右边是闭着眼睛俯瞰苍生的三足金蟾。
李正峰看得直咂嘴:万三这贪财心思简直写在脸上了!
饕餮只进不出,所以张着大嘴招财;金蟾擅长散财,故而闭口守财。
反正便宜都让万三占完了!
两丈高的红漆大门按九宫格镶满黄铜门钉,个个擦得锃光瓦亮。
李正峰在门前整理好衣冠,推门就问:“大白天关什么门?老百姓怎么来报案?”
驻点布局类似官府衙门,进门就是大堂,挂着“明镜高悬”和“斩妖除魔”两块匾额。
一名小旗快步迎上来:“回李大人话,今天风太大,关门挡挡风。”
李正峰点头:“把门打开。纸笔收好就行,桌椅又不怕风吹。往后白天黑夜大门都得敞着。”
小旗连忙称是。
大堂旁边是议事前厅,往后楼阁高低错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