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纪元在toS-07带来的微妙张力中,继续坚定地向前流淌。时间,这个宇宙中最公平又最无情的尺度,悄然划过两个标准年轮。
新芽市的地表,原本只是为了功能性覆盖和防御而建的合金穹顶,如今已被“星语者花园”计划培育出的、具有强大环境适应性和美学价值的藤蔓类植物悄然覆盖。这些散发着淡蓝或柔绿荧光的藤蔓,不仅在夜间将城市点缀得如同梦幻丛林,更能高效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富氧空气,甚至能轻微调节局部湿度。它们是新纪元生命力最直观的象征,是伊娃团队将冰冷科技与自然生机融合的杰作。
地下城区的扩张更加深入,新的居住层、工业层和研究层被精心雕琢出来。中央广场上,那根镌刻着牺牲者名字的纪念柱周围,如今环绕着一片静谧的“沉思回廊”,全息投影无声地讲述着从“余烬”到“星火”的艰辛历程,成为新生代了解过去、汲取力量的圣地。
轨道上,“守望者II”空间站已然成为繁忙的太空枢纽。其扩建的船坞内,三艘“远航者-I”级飞船的舰体已经基本完工,流线型的银色外壳在恒星的照耀下反射着冷冽的光芒。它们比“探路者β”庞大数倍,更像是一座座能够自给自足数十年的小型移动城市。
星火指挥中枢,控制大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忙碌,但氛围已截然不同。曾经弥漫的紧张与绝望,已被一种目标明确、充满活力的专注所取代。
科尔站在中央指挥台前,虽然鬓角又添了几许霜白,但眼神中的锐利与沉稳更胜往昔。他的目光扫过大屏幕上并排显示的三艘“远航者-I”的实时数据流,最终落在身旁的莉莉和伊娃身上。
“准备工作如何?”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千钧之力。
莉莉穿着一身合体的深蓝色工程制服,显得干练而自信。她调出最终检查清单,语速快而清晰:“‘开拓号’、‘探索号’、‘坚韧号’所有系统均已通过最终联调。聚变核心运行稳定,规则翘曲引擎已完成百分之九十五的理论模型验证,随时可以进行短途跳跃测试。生命维持系统、资源循环系统、科研载荷、防御矩阵……全部就绪。船员选拔与训练已完成,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优秀的深空探索者。”
伊娃接口道,她的气质愈发沉静,仿佛与脚下星球缓慢的脉搏连接得更深:“‘星语者花园’提供的生态支持模块已加载完毕。这些经过调制的植物不仅能提供新鲜蔬果,其本身形成的微生态圈对维持船员心理健康、稳定舰内规则环境有显着作用。同时,我们改进了基于星魂遗馈的‘规则共鸣器’,理论上可以在遭遇强烈规则扰动时,为飞船提供一层额外的缓冲。”
科尔点了点头,目光投向大屏幕,声音通过通讯网络传遍三艘飞船以及所有关注着这一刻的人:“‘远航者’舰队,我代表新芽市,代表所有守望家园的人们,为你们送行。”
“你们的航程,并非逃离,而是延伸。是文明触角的探索,是星火意志的播撒。”
“记住你们的使命:探索、求知、建立前哨、寻找资源,以及……谨慎观察任何未知信号,尤其是toS-07相关的迹象。”
“家园是你们永远的后盾,但深空之路,需要你们自己去闯。愿星火指引你们的航向,愿理智与勇气常伴你们左右。”
“出发!”
命令下达。
三艘庞然大物般的飞船,尾部喷射出幽蓝色的璀璨光流,缓缓脱离了“守望者II”空间站的船坞束缚。它们没有急于进行规则翘曲,而是先以常规动力加速,如同三只优雅的巨鲸,滑向柯伊伯带外围的预定跳跃点。
无数人通过直播画面,目送着代表着文明未来的舰队驶向深空。孩子们兴奋地指着屏幕,老人们眼中闪烁着泪光与期盼,中坚一代则握紧了拳头,感受到肩头沉甸甸的责任与骄傲。
星火纪元,第一次主动的、大规模的深空探索,就此启航。
---
“探索号”舰桥。
舰长埃莉诺·陈,一位经验丰富的前“织网者”平台指挥官,目光沉稳地注视着前方无尽的星海。她的船员们各司其职,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跳跃前的最后准备。
“报告舰长,已抵达跳跃点坐标,空间曲率参数稳定。”
“规则翘曲引擎充能完毕,能量矩阵输出正常。”
“导航系统锁定目标星系——‘资源富集区-Gamma’,距离:4.3光年。”
“‘星语者’生态模块运行稳定,规则共鸣器待命。”
埃莉诺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脚下飞船传来的轻微震动。这不是逃亡,不是绝望的赌博,这是承载着希望与疑问的主动出击。
“全舰注意,进入跳跃倒计时。十、九、八……”
当倒数归零的瞬间,“探索号”前方的空间仿佛被无形之力揉皱,星光被拉长、扭曲,形成一个短暂存在的、非欧几里得几何结构的通道。飞船猛地一震,被吸入其中,常规宇宙的景观在观测窗口中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光怪陆离、色彩无法形容的规则乱流。
短暂的颠簸和感官错位后,飞船猛地从规则翘曲状态中弹出。
观测窗口恢复稳定,展现出一片陌生的星空。正前方,一颗稳定的中年恒星散发着温和的光芒,其星系内部,根据远程扫描,存在着数颗可能拥有丰富矿产的小行星带,以及一颗位于宜居带边缘、拥有稀薄大气层的冰冻行星。
“跳跃成功!确认抵达目标星系外围!”
“开始全波段扫描,启动环境评估协议。”
舰桥内响起一阵轻微的欢呼,随即被更专注的工作所取代。首次载人规则翘曲航行成功,标志着文明在掌握超光速旅行技术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无比的一步。
在接下来的数月里,“探索号”及其姊妹舰“开拓号”、“坚韧号”(它们分别前往了另外两个不同方向的资源星系),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它们精确测绘星系图谱,分析行星成分,投放自动化采矿和初步冶炼单元,建立小型、无人值守的资源前哨站。它们收集了海量的天体物理、宇宙生物学(尽管尚未发现地外生命)数据,极大地丰富了文明的数据库。
一切顺利得超乎想象。资源源源不断地被标记,并通过定期派遣的运输船队送回新希望-Alpha星系。深空,似乎慷慨地向这些勇敢的探索者敞开了怀抱。
然而,埃莉诺和她的团队,始终没有忘记那个附加的、充满未知的使命——监听toS-07。
在“探索号”的科学主控室内,一个专用的高灵敏度量子感应阵列,持续对准着toS-07信号来源的大致方向。数月来,它捕捉到的,只有宇宙背景辐射那永恒而单调的“嘶嘶”声。
直到这一天。
值班的科学官是一名年轻的规则物理学家,名叫莱恩。他像往常一样,过滤着海量的无用数据,几乎形成了一种机械式的流程。突然,一个极其微弱、但模式异常清晰的波动,跳入了他的视野。
他猛地坐直身体,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迅速调取历史数据比对,启动多重验证算法。
没错!就是它!
波动模式与数年前“前哨-7”监测站捕捉到的toS-07信号,高度吻合!虽然依旧微弱,但在这遥远的星域,信号的相对强度似乎……有极其细微的提升?
“舰长!科学官莱恩报告!”他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我们捕捉到toS-07信号重复!重复,确认捕捉到toS-07信号!”
消息瞬间点燃了“探索号”的通讯频道,也通过量子加密信道,以微小的延迟,传回了星火指挥中枢。
埃莉诺立刻赶到科学主控室,莉莉和伊娃的虚拟投影也几乎同时接入。
“分析结果!”埃莉诺命令道,声音保持着一贯的冷静。
莱恩快速操作着控制界面:“信号模式确认,源自toS-07方向。强度比家园星系接收到的基线强度,提升了约万分之三个标准单位。考虑到距离缩短的因素,这个提升符合理论预期,证明我们确实在接近信号源。”
“内容呢?有新的信息编码吗?”莉莉迫不及待地问,她的虚拟影像眼神灼灼。
莱恩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困惑:“没有,长官。信号内容……与之前记录的片段,在规则编码层面上,完全一致。就像……一段被设定好的、不断重复播放的录音。没有任何交互性的变化,没有对我们存在的回应,也没有新的信息注入。”
一段重复的、古老的“录音”?
这个发现,让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它排除了即时性通讯的可能,也降低了(但未完全排除)其背后存在一个正在主动观察并尝试接触的智慧实体的可能性。它更像是一个灯塔,一个信标,一个……被遗忘的自动应答器?或者,是某个古老文明留下的、指向某个特定地点或信息的“路标”?
伊娃凝视着信号规则结构的可视化图谱,轻声道:“这种重复……带着一种恒久的意味。仿佛在诉说着某种……确定的信息,或者,永恒的等待?我们需要更完整的信号序列,或许重复本身就是一种信息。”
“继续监听,记录所有数据。”埃莉诺下令,“同时,保持最高级别的隐蔽状态。在未明确其本质前,绝不主动发射任何可能暴露我们位置的信号。”
“探索号”以及整个“远航者”计划,在取得初步资源探索成功的喜悦之上,又蒙上了一层深邃的谜团。他们确认了toS-07信号的真实性与可追踪性,但也迎来了新的问题:这个不断重复着同一段信息的深空低语,究竟想告诉后来者什么?它的尽头,是宝藏,是警告,还是一个空无一物的、文明的坟墓?
星火的航程,在资源的希望与古老谜题的交织中,继续向着更深的黑暗驶去。那沉默的回响,如同命运的鼓点,敲在每一个关注着深空的人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