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奉是杨天笑的父亲,青龙会的上代会主,墨堡在他这一代建造,游龙枪在他这一代炼成。
墨堡建成之日,杨奉将青龙会分为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霸下、狴犴、负屃、螭吻九部,让自己的九个儿子统领,分驻各地,与墨堡遥相呼应,以扩大青龙会的势力。
其中,长子杨天乐领囚牛部,次子杨天雄领睚眦部,三子杨天笑领嘲风部,四子杨天吼领蒲牢部,五子杨天擎领狻猊部,六子杨天霸领霸下部,七子杨天行领狴犴部,八子杨天书领负屃部,九子杨天清领螭吻部。
杨天笑继任青龙会会主之后,其麾下嘲风部进驻墨堡,在外只剩八部人马。
后逢盟主堂惨案,杨天笑死于其中,八部人马急赴墨堡奔丧。
狴犴部专掌青龙会门规法度,首领杨天行离墨堡最近,得以率先进入墨堡,欲与管家慕容吟商议青龙会继位之事。
不料杨天行入堡之后,慕容吟竟立刻下令封闭墨堡,而杨天行亦自此便杳无音讯,生死未知。
其余七部人马皆被隔绝于墨堡之外,欲要强攻,却无法破解这座机关之城,无奈之下,只好四散而去。
此后,墨堡实际上便归于慕容吟辖制。
十年之间,睚眦部杨天雄没有一刻稍歇,无时无刻不在谋划攻入墨堡,从慕容吟手中夺回杨家的基业。
而今,时机已到。
墨堡附近的一座破旧古宅之中,正秘密聚集起一批人马。
大厅之中,杨天雄来回踱步:召集令已经发出多日,杨家其他各部的首领们,会响应自己吗?
正想着,忽听到大厅外传来一阵铃声,叮当作响,却毫不杂乱,宛如一曲美妙的乐章。
“是天乐兄来了。”杨天雄眼睛一亮,急走几步,亲自前往迎接。
门口站着一位须发全白的长者,虽面容已老,却精神矍铄,满面红光,身着宽袖大袍,更显仙风道骨。
此人正是独领囚牛部的杨天乐,也是现存杨家子弟中唯一一位年纪在杨天雄之上的长者。
其人精通乐理,好抚琴听音,不喜争斗。
若非墨堡乃青龙会之根基,落于外人之手难免背不孝之名,否则这些争权夺利之事,杨天乐向来是懒得参与的。
杨天乐手中,持一杆音律枪,长枪之上,造了镂空的枪尾,内藏钢珠,枪头与枪杆连接处,又坠有银铃,舞动起来,叮铃作响,竟能与音律暗合。
听音识人,杨天雄急忙将杨天乐迎至左手边第一把交椅坐定,自己却不肯落坐,似乎在等待其他各部的消息。
“二哥,要开干了吗?”人未到而声先到。
此声若洪钟轰鸣,穿过院落,直达大厅,震得人耳膜鼓胀,嗡嗡直响。
这第二位来的,乃蒲牢部杨天吼是也。
杨天吼人如其名,天生一副大嗓门儿,行事也大大咧咧,说话更口无遮拦。
所用之枪,乃一杆空心铁杆大长枪,兵刃交锋之时,隆隆作响,如同雷鸣。
“呦,大哥也来了,”杨天吼一进厅堂,先向大哥杨天乐行礼,而后面对杨天雄,道:“可算要开干了,老弟我早就等不及了。”
“我说你能不能小声点,震得我耳朵都不舒服了。”杨天乐皱着眉头,面露不悦,小拇指在耳朵里来回掏着。
他素来喜闻雅乐,哪里听得了这等雷鸣之声。
“嘿嘿!”杨天吼憨厚笑笑,一屁股坐在杨天乐身边。
见二人聊罢,杨天雄走上前去,正欲同杨天吼叙旧,却瞥见门口阳光照射之处,飘起一缕缕袅袅青烟。
“天擎,在门口待着干嘛?还不赶快进来。”杨天雄看见烟雾,竟绕过杨天吼,朝门外招呼着。
“咳咳……”
门外传来一阵咳嗽,旋即便见一骨瘦如柴双颊凹陷的病鬼绕到阳光之下,蹲下身子,将手中的烟袋锅儿朝台阶上磕了磕。
做完了这些动作,杨天擎才背着手,慢慢踱进来,开口道:“嗨,这不是怕你们受不得这烟熏火燎嘛!想着抽完了这袋烟,再进来拜见哥哥们。”
按理说,目前屋里的人中数此人年纪最小,可打眼看去,却似乎他才是最显老的那个,活像个干枯的小老头儿。
此人正是狻猊部的杨天擎,喜吸食烟袋,身体瘦弱,舞不得枪,只好用手中铜烟杆做武器。
虽说他武功平平,可偏偏精于算计,几年来,将麾下狻猊部发展的甚是壮大。
“将成大事,何拘小节?五弟快坐。”说着话,杨天雄将杨天擎迎上座位。
待不多时,门外又传来一阵沉重的脚步声,铿锵有力,落地有声。
“杨天霸吗?”
杨天雄正寻思着,那人已转至厅堂之中,魁梧壮硕,霸气非凡,正是霸下部的首领杨天霸。
其所持武器是一把伞枪,枪头之后,有类似雨伞的可以开合的结构,伞面却是铁骨钢筋,关键时刻展开,可以当做盾牌使用。
杨天霸天生威武,性格莽撞,话却并不很多,见着杨天雄,也不多寒暄,只抱拳行个礼,便一屁股坐了下去。
由于负屃和螭吻两部的杨天书和杨天清早亡,此次前来赴会的,是分别继承两部人马的后辈杨志安、杨志邦二人。
负屃部杨天书左臂天生伤残,使不得大枪,故用一杆铁笔短枪。武功虽算不得高,然而他擅读诗文,长于书写,文辞优美,字迹隽秀。
当年杨天笑入主青龙会,力邀杨天书同入墨堡,从事书文之事。
后杨天笑赴会盟主堂婚宴,曾邀杨天书共往,作文章以颂佳话,好将一段武林佳话流传于世。
可惜盟主堂突逢巨变,婚宴变成惨案,杨天书便同兄长杨天笑一并死于其中。
杨志安乃杨天书之子,继承负屃部,其兵器与父相同,乃一杆判官笔样式的铁笔短枪,将笔法融于枪法,出招时如同银钩铁画。
为报父仇,杨志安纠集所部人马,到处搜寻项云踪迹,而不思扩张,以致负屃部人才凋零。
多年间,负屃部不仅没有任何发展,反而损失了许多地盘。
至于螭吻部,则是青龙会唯一一支水军。
倭寇入侵之时,螭吻部首领杨天清带人于江上抵抗,力战而亡,也算一段英雄故事,并不辱没杨家威名。
杨天清死后,杨志邦子承父业,抗击倭寇,所用的乃是一杆伸缩枪,缩时如并肩短棍,伸时却比那水战专用的竹蒿枪更长,既便携,又实用。
不久前,戚将军将东南倭寇尽数剿灭,杨志邦闲了下来,这才得暇北上,参与杨家会盟。
两个小辈儿携手前来,挨个拜见各位叔伯,被杨天雄安排在右手位坐定。
至此,杨天雄已集结囚牛、蒲牢、狻猊、霸下、负屃、螭吻六部人马,再加上自己统辖的睚眦部,共七部人马。
流落在墨堡之外的杨家子弟,已经全部集结完毕。
“开干吧!只要二哥一声令下,我等立刻攻下墨堡,活捉慕容吟。”蒲牢部杨天吼是个急性子,早就按耐不住了。
杨天吼一开口,杨天乐便要伸出一根手指堵住自己的一边耳朵,待那震耳欲聋的声音退去,才缓缓开口道:“天雄,墨堡终究是杨家人的墨堡,我挺你。”
杨天雄坐在厅堂正中的太师椅上,眉头紧锁,一言不发,似乎还在等待着什么。
杨天擎见状,咂摸了一口他那未点燃的烟袋锅儿,问道:“二哥犹疑不定,是在顾虑什么吗?”
“那倒没有,”杨天雄摇了摇头,目光凝视着厅堂之外,开口道:“只是在等人罢了。”
“等谁?”所有人几乎一起开口问道。
是啊,今日杨家子弟均已到齐,还有谁是值得等的呢?
杨天雄目不转睛地盯着屋外,过不多时,却听到外面一声喊:“父亲,我将他带回来了。”
杨天雄眸子一亮,开口道:“快让他进来。”
“谁?”众人异口同声,继续询问道。
杨天雄目光一扫,开口吐露出一个名字:杨延朗。
“杨延朗?他是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