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最讨厌开会和上台发言的事儿!既费时又耗力!
“行,厂长,我一定认真准备,绝不能给我们轧钢厂丢脸!”
没办法,再不情愿也得点头。
厂长是在给他分配任务,不是商量。
他得靠厂长过日子,只能听厂长的,这样对自己最好。
把厂长哄开心了,自己才不吃亏。
果然,厂长一听这话,脸上的笑容开了花。
“好!现在的年轻人就得有这种冲劲!好好干!我看好你!”
“您放心,我一定听您的指示,好好干,绝不辜负厂长对我的栽培!”
这年代,喊口号最时髦,厂长就爱这一套。
厂长真的更高兴了。
得奖这事不像何雨柱之前想的那样只是虚名。
因为得了十佳宣传画奖,他也拿到一些实打实的好处。
他从厂长办公室出来的时候,手里还攥着一张觉悟票呢。
在这个年头,觉悟票是个很特别的存在,时间一长,大家就不太记得它了。
不过那时的人对觉悟票清楚得很。
简单来说,觉悟票就像个评判标准。
这样讲也不够准确……
其实它是用来激励勤奋、惩罚懒惰的!
那些埋头苦干、认真工作的人都能得到红票。
那些偷懒耍滑的家伙只能拿到绿票。
在那个荣誉比生命还重要的时代,这绿票简直是赤裸裸的讽刺,没人想被绿票盯上。
绿色本来是生命色,但在这里却成了扎眼的笑话!
当然,既是奖励,就得有点实际的好处,不能只是空话。
觉悟票可以当饭票用。
比如何雨柱手里的这张,写得清清楚楚,能换十顿饭。
拿着这个去食堂,可以白吃十顿大餐,管饱。要是少吃一口,我就马上报告上级,到时候你就知道后果了。
当然了,通常情况下,食堂的工作人员对拿觉悟票的同志都很客气,不会故意为难。
这奖励相当可观,相当于省下了十顿饭的粮食。
这就叫名利双收,面子和里子都占全了。
虽然现在何雨柱既有票又有钱,但能省还是省,谁会嫌弃好处多呢?
……
何雨柱回家后,把觉悟票交给冉秋叶,还详细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冉秋叶听完,高兴得不得了。
她捧着觉悟票反复看,看了好几遍都不舍得放下。
冉秋叶兴奋地对何雨柱说:“何雨柱,你太走运了,这和天上掉金子有什么两样?”
“你画一次宣传画就得到一张觉悟票,想想文宣部的同志们画了多少次,他们都没这样的好运气!”
在冉秋叶看来,何雨柱就像被幸运之神选中的鲤鱼。
她看着何雨柱的眼神里既有开心也有嫉妒。
何雨柱是她老公,他走运,她自然也跟着沾光。
但何雨柱的好运气也让冉秋叶真心羡慕。
冉秋叶的表情让人忍俊不禁,何雨柱忍不住笑出了声。
他捂住嘴,看到冉秋叶一脸困惑,才急忙止住笑声。
他温柔地对冉秋叶说:“小冉,这张觉悟票就给你,你自己拿去用。”
“我有什么,不就是你有什么嘛。”
虽然这话不是甜言蜜语,但冉秋叶听后心里甜滋滋的。
她感动地说:“何雨柱,能嫁给你是我前世修来的福分。”
这句话,冉秋叶在心里藏了很久很久。
何雨柱长得好看,能力强,最关键的是他心里一直有她,对她特别好。
冉秋叶觉得上辈子积德了,这辈子能嫁个像何雨柱这样的男人,那是她的福气,她打算用心对待这段婚姻。她把那张觉悟票藏进抽屉,小心翼翼地保管着。忽然,她灵机一动,转头对何雨柱说道:“要不咱们给厂长准备份礼物?”
“送礼?”何雨柱听了这话,声音拔高了几分,显然对这个主意感到意外。
送礼这种事,他从来都没干过,甚至特别反感。
何雨柱脸上写满惊讶与抗拒,冉秋叶一眼就看明白了。但她并没有就此罢休,硬是拉着何雨柱坐下来,打算好好劝劝他。
“给厂长送礼没你想的那么糟糕。”冉秋叶开始劝说,“咱们是感谢厂长,你想想,之前你说要采买权的时候,厂长立刻答应了,还给了你觉悟票,厂长对你这么好,咱们送点东西也合情合理。”
“再说,你在轧钢厂上班,厂长可是最大的领导,和他处好关系总是没错的。以后要是有好事,厂长也会优先想到你的。”
冉秋叶说得头头是道,可何雨柱依旧一脸冷漠。
冉秋叶不死心,继续说道:“我们这不是求厂长办事,就是送点小东西,维系下关系,你别想太多。”
她以为何雨柱是放不下脸面,觉得送礼丢人,所以才这样安慰他。实际上她想错了。
何雨柱不是放不下面子,而是压根认为送礼完全没有必要。
二大爷每逢节假日都会给领导送礼,盼望着能当个小官,可这么多年过去,他依然是个普通工人。这证明送礼一点用都没有。
只有当你能让别人得到好处时,人家才会回馈你。
所以,何雨柱果断拒绝了冉秋叶的提议:“小冉,这事别再提了,以后也别说了。”
“厂长答应我采买权,是因为我能联系到供货商;给我觉悟票,是因为我的宣传画得了奖。这些都是靠本事得到的,不是靠送礼换来的。”
最终,还是何雨柱说服了冉秋叶。她不得不承认,事实胜于雄辩,他的理由让她哑口无言。
红星轧钢厂的生活挺单调的,只要有丁点新鲜事发生,立刻就会在整个厂里传开。
何雨柱画的宣传画获奖了,还拿了觉悟票,听说要去开会发言,这事已经在厂里传得尽人皆知了。
这消息在厂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到处都是议论的声音。
哎呀,咱们厂里还有这么个人物?
不但会做饭还会画画,连演讲都能胜任?
食堂的大厨能画出获奖的宣传画也就算了,竟然还能得奖,这太厉害了!
何雨柱因为宣传画获奖的事,简直成了厂里强调重视文化素养的现实例子。
这年头,教育可是顶要紧的事儿,广播室里闹哄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