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斯文调解了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两人的厮杀,与高强、李文一道返回马超的中军大寨——蔡府官邸。
马超、童贯、李刚、萧鼎、吕伯鉴几人正在一起商量交换人质营救道君皇上宋徽宗的事。
马超见郑斯文三人回返,做出少见的动作;与三人分别拥抱一番。
郑斯文将完颜宗望找上门去找完颜宗翰报仇雪恨,完颜沙里质求救天宫神使给两家说和不要大动干戈;郑斯文做了调解后,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息兵罢战的过程讲述一番。
马超扬声大笑,道:“郑兄弟无愧于军师中郎将,没有固执己见,而是听取了本帅意见;名义上是调停了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的兄弟阋墙,其实是给我们交换人质创造了条件!”
马超有礼有节地说着,郑重其事道:“民间有狗急跳墙的俚语,完颜宗翰真要和完颜宗望打得头破血流;那么他就可能杀死宋徽宗来填补自己内心的空虚,这是做将帅的狼性!”
童贯、李刚、萧鼎、吕伯鉴四人听得面面相觑,马超笑道:“是这么回事四位前辈,在下和军师中郎将、夫人木子双、卫士长红莲姑娘、高强、李文兄弟去南青城斋宫侦查的路上,碰巧遇见道君皇上遣派的火头军孙莫!”
顿了下神情亢奋道:“孙莫受道君皇上之托要上汴梁城寻找马某人,夫人木子双熟识他;问明情况后方知,徽宗皇上要将传国玉玺交给在下;我们在孙莫老爹的带领下进入关押太上皇的南青城斋宫地下密室见到太上皇本人,将打算用我也觉得这完颜乌鲁斯换回太上皇的部署给他讲述一番,太上皇感激垂泪;用桌面上的文墨四宝给张邦昌写了亲笔信!”
马超说着,将宋徽宗写给大楚皇帝张邦昌的信札递给童贯;道:“童太师您先过目!”
童贯是73岁的老臣,比宋徽宗大28岁,比李刚大29岁;宋徽宗在位时童贯是信臣。
宋钦宗一登基,在一帮奸臣的蛊惑下将童贯、蔡京、王黼、梁诗成、朱勔、李彦编排为“北宋六贼。”
元朝人写的宋史也人云亦云,使“六贼”进入历史教科书中;后世人便认为“北宋六贼”祸国殃民。
真实历史是:童贯、蔡京才是北宋的有功之臣;蔡京的“丰亨豫大”使北宋王朝走向辉煌。
童贯少年时净身入宫做宦官,在同乡宦官李宪手下做事。
宋徽宗登基后,48岁的童贯以供奉官的身份为皇帝在江南搜刮奇珍异宝;结识了因为主张王安石新法而遭弹劾的蔡京,并帮助蔡京重新回京任职。
崇宁二年1103年蔡京主掌政事后力荐童贯担监军征讨西北,收复四州,迁为景福殿使、襄州观察使,武康军节度使。
徽宗亲自书写瘦金《千字文》赐予童贯作为奖励。
政和元年(1111),童贯进太尉,领枢密院,位列三公,时称童贯为“媪相”。
同年童贯被宋徽宗加封为检校太尉(武官的最高职位),出使北方辽国时受辱,童贯说服宋徽宗采纳马植的建议,几经波折,最终与金建立“海上之盟”攻打辽国。
宣和三年(1121年)四月,童贯率领精锐部队和河北军15万人平定方腊,功成任太师,改封为楚国公。
宣和五年(1123年),宋金联盟打败了辽国;但是童贯不得不从金国人手中赎回燕云十六州,宋徽宗下诏封童贯为“广阳郡王”。
童贯颤抖着双手从马超手中接到宋徽宗写给张邦昌的信,双目浸泪掠上信札;清秀的瘦金体顿时映入眼帘:
邦昌老兄,朕不幸落入金奴之手此生与兄见面遥不可及;三国锦马超受命于天赶来北宋解万民疾苦,还望愚兄将传国玉玺交付马将军,让马将军重振朝纲;恢复大宋雄风!
童贯看过宋徽宗写给张邦昌的信札,禁不住放声大哭;说皇上被蒙骗做了金人俘虏,可他不忘社稷传承;要将大宋江山传授给叱咤风云的锦马超,而不是自己的九皇子康王赵构;真是一代明君啊!
李刚、萧鼎、吕伯鉴三个老臣见童贯放声大哭,纷纷垂泪。
童贯哭了一阵神情亢奋道:“马大元帅,老夫是将死之人被马将军留用一直感恩不尽,皇上这封信的意思再明白不过,那就是叫马将军从张邦昌那里取回传国玉玺,将大宋朝皇位传给你!”
童贯说着信誓旦旦,道:“去张邦昌那里拿传国玉玺的事包在老朽身上,老朽带着太上皇的信札去找张少宰;他不会不给面子!”
童贯了解张邦昌张邦昌,张邦昌是进士出身,历任尚书右丞、左丞、中书侍郎、少宰、太宰兼门下侍郎等职务。
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掳走徽钦二帝及皇族470多人、文武百官等多人打算北归,强逼张邦昌做了大楚傀儡皇帝。
张邦昌不想做汉奸,接到金人的册封后久久不上位,完颜宗翰警告他:“再不登基就杀大臣,纵兵血洗汴梁城。”
张邦昌有几种选择,一个是坚决不做大楚皇帝做忠臣死掉。
如果那样的话不但自己死了,金军还会杀死大臣,血洗汴梁城。
如果张邦昌不做,金人也有两种选择,一个是再选一个人,如果这个人是个亲金分子,真心忠于金朝,有可能会鱼肉当地老百姓。
如果金人自己管理中原王朝,这帮孙子是草原蛮族根本不会管理,除了杀人,对经济和社会治安起到一点好作用。
以张邦昌才智,绝对不会想不到,只要当了这个皇帝,自己在历史上会得一个“汉奸”的骂名。
但是,权衡之下,张邦昌选择了后者,宁可一人的骂名,莫让全城受屠戮。
张邦昌做了大楚皇帝后,将办公地点设在文德殿而不是皇帝的办公地紫辰殿和垂拱殿。
办公桌椅西向放置,北宋皇帝的座位是南向放置的。
张邦昌坚决制止朝廷官员向他跪拜行大礼,当有的官员为了巴结讨好而对其跪拜时,他必定“东面拱立”。
张邦昌与朝廷官员开会聊天时自称为“予”而不是“朕”,公文往来时用“手书”而不是“圣旨”。
凡此种种,都充分证明了他坚持为臣而非为君的礼制,始终是与朝廷官员们以平级关系相处。
王时雍是推举张邦昌成为皇帝的首席功臣,也可以说是他的心腹和死党,可是当王时雍以皇帝专用的“陛下”称呼他时,他丝毫不留情面地将其狠狠训斥了一番。
金军一撤,张邦昌立刻大赦天下;吕好问劝张邦昌还政康王。王时雍,徐秉哲,却告诫他骑虎难下,还政必无善终。
张邦昌举棋不定,童贯要是捧着太上皇的信札索要传国玉玺;张邦昌不会不给。
马超早就明白宋徽宗当着自己面给张邦昌写信的意图,可他嘴上却搪塞童贯,笑道:“这怎么可能?九皇子康王赵构已经在应天府做了皇上建立南宋,马超是穿越之人,岂能和康王赵构争位而兄弟阋墙!”
童贯笑得山响,道:“马大帅不用提康王赵构,道君皇上早知道赵构在应天府建立了南宋;可他认定自己的儿子都不会将女真人赶出中原,才不想将传国玉玺传授他们;道君皇上看准的三国锦马超,只有三国锦马超继承了皇位,才能呈现《清明上河图》中描述的繁华大宋;因此才给张邦昌写信!”
顿了下深深咽下一口唾沫,道:“张邦昌明面上做了大楚皇上,可他心向大宋忠于宋徽宗;道君皇上给张邦昌写信索要传国玉玺,意思再明了不过;叫马将军继位!”
童贯言之凿凿地说完,长长吸了几口气,道:“老朽今年73岁了,太上皇45岁,老朽比太上皇大了整整28岁,可以说是看着他长大的;十分了解太上皇的心思!”
童贯如此这般说完,畅笑一声,道:“马将军您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十四皇子徐王殿下,继承大宋皇位那是顺理成章!”
李刚参上话:“童太师的言语有道理,可康王赵构在南京以正统皇子身份登基,麾下已经拥聚了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吴玠、吴璘一帮武将,马将军倘若以十四皇子徐王殿下身份登基赵构一定不服;倘若率领南宋的军队攻打,我们就是四面受敌!”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个问题老朽早就想过!”童贯信誓旦旦道:“宋钦宗赵桓一坐上皇位就听信奸臣谗言,先贬后杀,但被老朽巧妙逃脱;现在老朽在十四皇子徐王殿下勾当,应该将宋钦宗昏晕的举作披露出来了!”
郑斯文想听童贯被贬谪的全部过程,饶有兴趣道:“童太师,小可应该喊您一声爷爷;对你的贬谪被杀一直饶有兴趣,童爷爷不妨讲给晚辈听听!”
童贯扬声大笑,把手指着郑斯文道:“军师中郎将想听老朽死里逃生过程,好呀!老朽今日心情好,就讲给你和大家听听!”
童贯的贬谪经历了三级跳:
一是初贬郴州:靖康元年(1126年)三月,宋钦宗以“结怨辽金,创开边隙”为由,将童贯从广阳郡王贬为昭化军节度副使,安置于湖南郴州。
此时童贯已失去军权,但仍保有一定政治影响力。
第二是再贬吉阳军:同年七月,金军南下加剧,宋钦宗追加贬谪,将其发配至吉阳军(今海南三亚),这是北宋最南端的流放地。
此时童贯已沦为“戴罪之身”,但仍未脱离权力网络。
第三是南雄杀戮:史书记载童贯在贬谪途中被监察御史张澄追上杀死。
南雄位于岭南交通要道,既是童贯逃亡路线的咽喉,也是朝廷彰显权威的象征节点。
宋钦宗诛杀童贯从政治清算到精密布局体现了自己的良苦用心,要让童贯作背锅侠承担几项罪责。
第一兵败金兵。童贯主导的联金灭辽政策导致宋金关系破裂,燕京空城事件暴露宋军腐败(以百万贯赎回空城,却谎报大捷)。
第二临阵脱逃:宣和七年(1125年)金军南下时,童贯放弃太原防线,随宋徽宗南逃,并在途中射杀百余随从以加快逃亡速度。
第三宦官干政:童贯以太监身份封王(广阳郡王),打破“宦官不得典军”的祖制,引发士大夫阶层强烈不满。
童贯一旦做了背锅侠,宋钦宗便没有任何失策错误。
于是派监察御史张澄伪装成传旨官员,谎称朝廷欲重新启用童贯为河北宣抚使;待其放松警惕后宣读死刑诏书将童贯斩杀,首级被装入木匣后由快马押送回京,悬挂于汴京城头示众,以平民愤
童贯不是孬种,他早就看穿宋钦宗的险恶用心;也就以假对假弄巧成真地蒙骗了张澄,张澄诛杀的是假童贯,砍下的首级自然不是童贯首级。
宋钦宗诛杀童贯是与太上皇宋徽宗权力斗争的体现,童贯作为徽宗心腹,其死亡标志着钦宗彻底掌控朝政。
宋钦宗在诛杀童贯的诏书中列举了他的十大罪状,堪称北宋末年政治腐败的全景图:
一是童贯首荐朱勔起花石:推动“花石纲”搜刮民脂,导致方腊起义。
二是童贯引赵良嗣灭契丹:联金灭辽政策失误,为靖康之变埋下伏笔。
三是童贯修延福宫:主持皇家园林修建,耗费巨资。
四是童贯试图动摇东宫太子(赵恒),干预太子废立,威胁皇权继承。
五是童贯在太子册立时有异语:散布不利于钦宗的言论,动摇其合法性。
六是童贯不俟敕命,擅去东南:未经许可随徽宗南逃,破坏朝廷秩序。
七是童贯差留守不受命:拒绝担任东京留守,临阵脱逃。
八是童贯在东京被围时闻之而去:金军围城时童贯弃城逃跑,置百姓于不顾。
九是童贯家中有非法之物:贪污腐败,私藏违禁物品。
十是童贯私养死士:组建私人武装,威胁皇权安全。
十大罪名既包含具体罪行,也涉及权力斗争,成为宋钦宗巩固统治的政治工具。
宋钦宗在罗列了童贯的十大罪行后开始政治清洗,童贯家族 23人被流放至岭南,其党羽如蔡京、蔡攸、朱勔等相继被处决,“六贼”集团彻底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