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校来了啊。”
见朱由校迟到,
朱元璋并没有表现出愤怒之色,
毕竟这是为数不多的,入了他法眼的后世子孙皇帝。
朱由校上前,恭敬地行礼,“拜见太祖爷,拜见太宗爷,拜见诸位祖宗,”
“臣孙来迟,还望恕罪。”
朱元璋摆了摆手,关切地说道,“无妨。”
“有急事或者身体不适,可以不用急着赶来见咱。。。”
刚刚因迟到遭到训斥的朱棣,脸上浮现出不满之色,
老爷子偏私都偏到凤阳去了,
朕都来的可比由校早,
却没听到他一句体谅的话。
朱由校这边见完了礼,便站回自己的位置,
朱元璋继续问道,“继续吧,刚才说到??哦,说到新记录了,”
“尔等可有发现?”
朱由校抬眼看向其他祖宗皇帝,
见他们都垂头不语,
便轻咳一声站了出来拱手道,“老祖宗,臣孙这边有发现,”
“厂卫找到了一份兵部的旧档,《大明舆图测绘记·序言》,里面提到了林豪的情况,”
“还请您和诸位祖宗审阅。”
说着,从袖中掏出稿纸,奉了上去。
朱元璋满意地点着头,接过稿纸说道,“甚好!还是由校靠谱。”
“虽迟到,但办正事不糊涂。”
朱棣:......
朕怀疑老爷子叕在点朕。
片刻之后,
朱元璋看完稿纸内容,面色冰冷,随手将之递给了朱棣。
在他看到这份出自官衙的记录,
同时提到了林豪和兵部职方部职能强化时,
就判断了内容的准确性,
毕竟这是他洪武革新的重要一环。
可这上面说征讨东瀛之事搁浅了,
令他无法接受,
这意味着自己获取石见银山的计划失败了,
虽然靠着解海贸易,朝廷的财税已经大增,
但谁怕钱多啊?
就因为征讨帅位的事,产生了内讧,啥都没了。
只听,
“父皇容禀,这份记录内容为真。”朱棣已经看完稿纸内容,面色严肃说道,“征讨东瀛之事,事关大明财赋,您必须得强力支持,”
“除了儿臣兄弟几人,允炆、九江,大部分朝臣们不知道石见银山的事,所以才极力反对,”
“还有就是帅位人选,您得强力协调,安抚好各方。”
在朱棣模糊的新记忆中,
他想过自己在永乐朝筹备征讨东瀛,抢占银山,
但因为永乐朝臣根本不了解东瀛的矿产情况,无人支持他,
加之元人诸部的威胁,日益增强,
他不得不先集中力量平定北境,
以至于永乐朝也无余力去收拾东瀛。
朱高炽也看完了稿纸,跟进表态认同内容的真实性,“皇爷爷,臣孙也觉得这份记录极具参详价值。”
“在臣孙的新记忆中,夫子的内心除了强力劝谏您和收拾东瀛,对其他事其实兴趣都不大,”
“所以才会抢着挂帅征讨,”
“而您担忧他的身体状况和‘碰海就出事’的命运,绝对不会想着让他离开中枢的,”
“所以必须安抚好夫子。”
其他后世皇帝也纷纷附和,“两位老祖宗所言皆有道理,事关大明财赋,必须得强力处置,”
“太祖爷容禀,我大明各朝有各朝的大难题,东瀛之患都排不上号,所以都没把他们当回事,以雷霆之势收拾他们,又嫌浪费力气,所以就一直放着他们。”
“还有就是不了解,若不是来了偏殿,臣孙等都不知道石见银山矿产量那么大,”
“现在是知道了,但臣孙的朝堂实在无法确保征讨成功,毕竟跨海征伐有更多的不确定性,”
“还是得靠洪武朝,靠太祖爷您出手。。。”
他们期待着洪武朝能占据了石见银山,
这样一来,他们后世朝廷的钱袋子就鼓了,
只要钱多了,社稷问题可以少一大半。
朱元璋微微颔首,“尔等的想法,咱能理解。”
“可现在是咱应该如何协调林豪那边?让他不要意气用事?”
“这混球对东瀛的恨意,也不知道哪里来的。。。”
朱由校拱手道,“老祖宗,还是以林豪为主,毕竟他是征讨东瀛战略的主导人,”
“根据这份记录,林豪提请强化舆图测绘,是在洪武二十六年末,也就是老祖宗您所在的这个时候,”
“接着,他隔年便公开提出征讨东瀛,”
“这说明他应该是收集到了什么重大情报,认为时机成熟了才如此行事,”
“您可以趁着有时间,提前布局帮林豪扫清各方阻力。”
“至于林豪‘碰海就出事’的情况,其实归根到底还是他身体虚弱,不适舟车劳顿引起的,”
“眼下已有神药伟力丹,”
“其实大可不必担心这个状况发生。”
“以上是臣孙根据‘去伪存真’思路,分析所得愚见,还请您老人家明鉴。”
话落,
在场所有皇帝,皆是眼眸泛亮,互相对视,点着头,
连朱棣也认为这个朱由校的提议很是可取,
只是他越看朱由校,越来越像自己的好大侄允炆,
在小事情上,总能出奇谋歪计,但为人太过腹黑!
朱元璋眼露赞许之色,“不愧是由校,一下子就提到点子上了,”
“围绕林豪推进征讨东瀛之事,就是对他最大的安抚,也是对朝堂各方最大的协调。”
“咱是因为林豪身体子虚,怕他出事,所以顾虑过多了,”
“现在有了伟力丹,虽然不知道副作用是啥,但至少他身体无忧矣,”
“可以好好重用他了。”
一众皇帝纷纷拱手口称英明,
朱元璋再确认了一下,其他没有带来新的后世记录便站起身,“既然没有其他的新记录,咱就先回去布置了,”
“处理政务的事,按老规矩来,老四你来。。。”
可话没说完,
“吱~”
“哐当~”
偏殿的推关门响起。
一众皇帝循声望向门口处,只见一道身穿明黄龙袍的微弯背影,出现了他们眼前。
这是又来新皇帝了?
那“新来之帝”,一转身抬眼,
就见十三双目光,正齐刷刷地注视着自己,
他顿时惊得一颤,往后退了一步,
旋即用力挤了挤眼睛,
确认了自己没有产生幻觉,
待看清对方十几人皆身穿龙袍,
脸色立时由惊转怒。
“大胆!”
“尔等是哪里来的逆贼?竟敢穿着龙袍?!”
“如此悖逆无状,一定是老二的余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