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太白金星提着的黄风鼠,李海益凑过去研究了一下。
发现,和自己用十二元辰召唤术招来的黄风鼠,确实有点不一样。
其中的差别,差在灵性上。
这黄风河内的黄风鼠,确实有些邪异。
“我早年曾经与这黄风的主人,进行过一场厮杀,他伤,我死,入了轮回转世。若不是天帝度我,我怕是早沉沦红尘了。但即便如此,也让我数个无量量劫修为不得寸进。”
说到此处,太白金星心有余悸。
显然,这黄风鼠,与西游路上的黄风鼠,确实不是一个级别的。
“天市帝君,大圣,你二人都修大觉之道,倒是可以去风中,熬炼熬炼,我就不敢再去了!”
被太白金星这么一说,李海益和孙悟空都来了兴致。
李海益遁入风中,一个盘旋,至人无己,身入黄风。
动念间,就入了黄风岭。
忽然,眼前一花,好似回到了刚刚穿越到西游世界的时候。
呱呱坠地,小康之家。
靠着八卦避祸趋福,一步步成为了富甲一方的大户公子。
后来,李海益听闻仙家妙事,发现这个世界,可能是西游世界,这才走上了求道之路。
靠着八卦吉凶预测,一路寻仙问神,却一无所得。
最终,还是在流沙河前,发现了真临死后的传承,这才得了仙缘。
入了方寸山,改命换运,成为了李海益。
其后,有了菩提祖师护持,才得以一路顺遂,步步有的放矢,最终成天市帝君业位,坐看无量量劫生灭,成准圣执棋人。
身入黄风,已然万全的四本心,被黄风吹的动摇。
李海益稳不住本心,阻道八心,跳了出来。
躁动不安,愤懑不平......
八心阻道,非是外敌,乃是内祸。
李海益一身的神通,帮不上半点忙。
即便是修的清心诀,定光心灯,也照不破此风。
被阻道八心裹挟的李海益,黄风岭上空盘旋不止。
远处,太白金星立定身形,看着李海益所在的方向,低声道:
“天市帝君,希望,你能如大天尊所言,破得此风,立志成真!否则,怕是少不了蹉跎几百个无量量劫了!”
三界运转,有三个人的意见,十分关键。
玉皇大天尊,太上老君,以及,如来佛祖!
这三位,正是如今地仙界西游局面的开拓者。
每一个在西游之中出现的人,都与这三位,或多或少有关。
就算背后是其他仙神,最终,也要落在这三位身上。
这一次,李海益用八卦神光镜捕捉大世界,邀请了太白金星。
因果线顺着太白金星,就牵涉到了玉皇大天尊。
玉皇大天尊自己尚未动念,八卦神光镜,就定了妖魔大世界为捕捉对象。
其中,玉皇大天尊没少施气力。
结果证明,李海益到底也没能摆脱的了玉皇大天尊安排,最终入了这真妖界。
太白金星,没有真身进入过这妖魔大世界。
但是,却和很多妖魔大世界内的人,都有联系。
这份联系,不是来自别处,正是因为,这些,其实太白金星,都去招安过。
只可惜,成者寥寥。
其中有少数,后来被道佛两家收服了。
大多数,则是还在妖魔大世界之内逍遥。
燥心如火,不安不定。
此心助力黄风,让李海益无法定住身形,冒动冒形。
忿心如土,内藏阴幽。
此心助力黄风,让李海益心生暗怒,不甘不平。
忽心如木,外显轻慢。
此心助力黄风,让李海益忽视戒惧,自陷绝境。
妒心如刺,如鲠在喉。
此心助力黄风,让李海益颠倒因果,眼红心弊。
贪心如索,自弃正法。
此心助力黄风,让李海益沉沦世欲,难自得脱。
吝心如毒,惜财如命。
此心助力黄风,让李海益自甘堕落,日久心疲。
八心阻道,乱志夺本。
本心不稳,乱象频出。
李海益身在黄风之中,浮浮沉沉,难得解脱。
忽然,心光之内,水火得三昧,稳住了李海益的本心。
金木土分阴阳,定住了李海益的心念之海。
八心驯化,恶念得脱。
四大本心,重新稳如磐石。
原本空空荡荡的心念之海,忽然有了起伏。
远处,出现了一道光。
“去吧,去吧,去完成至高至大的觉醒,明悟本真的智慧!找回真正的自己!”
一道箴言,出现在李海益的心头。
四大本心,忽然好像有了目标一样,开始发挥作用。
李海益心生欢喜,这是,寻到了彼岸!
大觉之道,寻道彼岸,只是第一步。
随后的立志,才是关键。
但是,李海益目前,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志。
佛讲普度众生,李海益不无此志。
众生归众生,他归他。
李海益的分别心很强,根本做不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他从修行的第一日起,就是在为自己修行,而不是为众生修行。
但,这并不意味着李海益就无法证大觉。
因为,大觉之道,不分善恶,不辩公私。
李海益虽为自己修行,但也可达则兼济天下。
如来为普度众生修行,但也能先度自己成道。
关键,还看此心是否能持。
李海益返照本心,分为四相。
初心为根须,信心为枝干,恒心为叶脉,戒心为皮膜。
一颗菩提树,于心念之海中,慢慢出现,又慢慢化作舟船,渡李海益向光而行。。
无数念头涌动,水涨船高,李海益发觉,自己的心力,越发玄妙。
神通威力,不断提升。
天罡三十六般变化,越发随心所欲。
北冥游云,也渐入佳境。
似乎,再没有什么,能挡得住自己的意志。
无所不能的感觉,涌上心头。
同时,一股空虚感,也涌上心头。
李海益知道,无所不能也好,空虚也罢,都是实力提升的幻象。
佛陀菩萨神通固然广大,但依旧有难为之事。
觉心之道虽然虚幻,但也有灵性根基。
这心念之海中的一个个念头,就是大觉之道的柴薪、积流。
来日能否点燃大觉之火,汇聚如海智慧,就得看自己准备得充不充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