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这样话语,可以说是越传越离谱。
从对视频的分析,到新能源车型的缺点,然后最后全部转换为了对华耀汽车的失望。
总的起来就是一句话,华耀汽车很不安全,大家都不要去买。
也正是这些言论,让这件事情不断的发酵。
而这个时候,华耀方面和杨氏集团都没有出面来解释些什么,又给了这些人不少发挥的时间。
现在杨二少已经病危了!
杨家正忙着处理杨二少的后事!
杨家现在很愤怒,等忙完杨二少的后事,一定会对对华耀进行全面打压!
所有的华耀车主,可要好好检查一下自己的车了,说不定下个受害的就是你了!
像这样的言语,不断的在网上传播。
除了那些一直力挺华耀的粉丝们,已经有不少人开始对华耀产生了质疑。
最直观的就是华耀的订单,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
虽然大部分人对这件事还有不少的质疑,但是在这件事没有水落石出之前,他们也暂时打消了购买华耀汽车的计划。
甚至有不少人直接选择了传统车企,在他们看来,还是成立时间长的车企,比较靠谱。
连带着那些国外品牌,都增加了不少销量。
而华耀方面,各大生产基地虽然还在不断的生产,但是不少的员工,也有些人心惶惶。
“你们听说了吗,咱们厂快要破产了!”休息的时候,不少人神神秘秘的说道。
“什么玩意儿,你这都从哪听来的消息,咱们干的好好的,怎么就破产了!”对于这样的言论,接着就有不少人进行了反驳。
而又是些事情听的多了,自己就差不多要信了!
“你没关注网上的事情啊!”
“关注了啊,就是一件平常的交通事故,再说现在也还没出结果啊!”
“这可不是一次简单的事故,你要从这次事故中分析出一些其他的事情,要透过本质看问题!”
“搞得这么啰嗦,有话就直说,有屁就快放!”
“一看你就不关心企业的发展,网上都说了,这次的事故暴露了华耀的很多问题,接下来会有更多的问题爆出,其实这些年华耀的技术并没有现象中的厉害,你看现在一出事情,销量是不是就减少了很多,因为消费者已经认清了华耀这个品牌,咱们也要为自己做好下一步的打算了!”
“你这说的什么乱七八糟的,前言不搭后语,还网上说的,你一个车间的操作工,还懂上技术了,你觉得技术不厉害,你去表现一个啊,公司这么多年都走过来,这个问题肯定会解决的,你要是觉得在这里看不到希望,那就直接去辞职,赶紧找下家才是最正确的!”
“哎,你这人怎么这么说话,真是不识好人心啊,等公司真的倒闭了,你就觉得我说的这些是真理了!不过确实该考虑下一家了,但是行业内比华耀工资高的,实在是太少了,果然华耀是用金钱来腐蚀的我!”
“卧槽,GNmd,别tm影响我干活!要滚赶紧滚!”
对于这样的言论,一些理智的工作人员,都忍不住的发起飙来。
但就是这样的言论,居然还真有人信呢!
各生产基地为什么人心惶惶,可见这些言论的威力有多大。
当然这些受影响的,都是近几年才进入华耀的。
像华耀成立之初就在这的工作人员,对这些个言论,直接嗤之以鼻。
就这么离谱的脏水,居然还真有人信,现在的人真的是听风就是雨啊!
这件事虽然在网上的热度很高,但是对于成立到现在一直在老人来说,直接就被抛之脑后了。
华耀汽车成立到现在,可不是靠忽悠别人,才有了现在的成绩。
那都是实打实的用技术堆叠出来的。
网上那些说华耀技术没那么强的人,是怎么说出口的。
不说别的,就是一个半固态电池,各家车企到现在,都还做到华耀的最开始的续航里程呢,更不用说他们的固态电池了。
即便是目前汽车订单少了一些,但是华耀动力的电池订单,可是一点没少,反而还增加了不少。
这些年来,华耀汽车风头两无。
而华耀动力却是在闷声发大财。
华耀动力主要生产的就是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电机和电控!
电机和电控先不说,因为其他车企都有自家的研发产品。
但是在电池方面,华耀说是第一,其他人只能去争抢第二。
现在各家车企高端车型的电池,可都是来自华耀动力。
就这一句,就显示出了华耀在电池界的地位。
所以在华耀订单受到影响的时候,华耀动力的订单,反而相应的增加了。
所以这一波,怎么搞,最后受益的还是华耀。
当年陈卓决定要做全产业链,现在看来是一个无比英明的决定。
但是现在这些小问题,还是需要他去解决一下。
“这几天网上热度这么高了,看你还不急不躁的,准备什么时候反击啊!”顾思元趁着来和陈卓汇报的时间,直接问起了陈卓。
在视频刚出现在网络上的时候,他们就关注到了。
然后他们根本就没有就在意,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制造的车,很有信心。
这么多年来,没有因为车辆的原因,产生问题,就是他们最大的底气。
但是随着视频的热度越高,和话题风向的转变,他们也看出这件事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想借着这个事件,让华耀的元气,狠狠地消耗一把。
只不过那些个理由,真的是蹩脚啊!
他们看的时候,都表示很无语!
就这样一般人能信!
但结果是,能信!
还真有人信!
果然一些毫无事实根据的理由,说的多了,也慢慢变成真的了。
即便变不成真的,也已经在大众的内心,埋下了怀疑的种子。
这些对于他们来说,就够了!
一旦变的犹豫不决,那对这个品牌的产品,就变得没那么喜欢了。
他们会不自觉带着审视与怀疑的眼光,在去看待这个产品。
在然后他们就可能选择其他品牌的产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