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并非所有人皆赞同发兵。
王景略断然摇头:“耶律乌、奇珠既有诚意,愿和我大秦互市,睦邻友好,怎能刀兵相向?”
“传扬开来,谁还敢投靠大秦?”
高楷颔首:“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勿要拒人于千里之外。”
“传旨,让段治玄全权处置此事。”
“契丹、奚族百姓,若愿来我大秦经商、定居,也可酌情放行。”
这时候,辽东是名副其实的苦寒之地,开发不足,惟有这些胡族居住。
高万岁倏然拱手:“陛下,既然互市,还请段节帅向两族多买些骏马来。”
“可!”马是战略物资,多多益善,高楷自无不应。
数日后,旨意传到幽州,段治玄凛然遵从,下令开放集市,供大秦商贾百姓与两族交易。
耶律乌、奇珠大喜过望,听闻大秦想要骏马,连忙把族中名马双手奉上。
甚至,见东突厥与高句丽咄咄逼人,两人动了内附大秦之心。
想来,成为高楷臣子,始罗可汗与高建文必不敢随意侵犯,毕竟,打狗也得看主人。
……
大秦西北,吐谷浑、伏俟城。
慕容承泰既羡且赞:“秦国拿下江南西道,坐拥两都十三道,声势越发强盛,如日中天。”
区区两月,伪梁马希震便兵败身死,着实叫人唏嘘。
司马德堪笑道:“对我吐谷浑来说,却是一件幸事。”
从前,西突厥可汗阿史那贺,一直对吐谷浑虎视眈眈,恨不得立即发兵攻灭。
然而,自从慕容承泰与秦国交好,尊奉高楷为帝,阿史那贺投鼠忌器,再不敢兴风作浪。
吐谷浑之危,迎刃而解。
恒通道人感慨不已,遥想当年,秦帝高楷只不过一介刺史,且内忧外患,随时有灭亡之兆。
然而,谁能料到,竟是他这个边陲之地、寒门出身之人,横扫群雄,开创大秦基业。
昔日,薛矩、李昼、张雍、郭雄、董澄、刘竞成等一众枭雄,皆飞灰烟灭。
须知,高楷并无天命,气运更是衰微,却倚仗用兵之能,屡战屡胜,接连覆灭强敌,打下这偌大疆土。
甚至,南北两大潜龙,都在他麾下效力,再无一飞冲天之日。
让人不得不感叹,天意难测!
司马德堪倏然说起一事:“那汉王刘昇,秘密遣使来我伏俟城,想要约为盟友,共同对抗秦国。”
“荒谬!”慕容承泰冷笑一声,“我吐谷浑与秦国交好还来不及,怎会听他胡说,与秦国对抗?”
恒通道人拧眉:“这汉王刘昇,竟是个口蜜腹剑之辈。”
据他所知,刘昇曾向秦帝俯首称臣,岁岁上贡,以换取两国太平。
没想到,竟居心叵测,暗地里联络他们,意欲对秦国不利。
司马德堪叹道:“此人野心勃勃,必不甘心屈居于人下。”
“向秦国称臣纳贡,只是权宜之计罢了。”
慕容承泰讽刺道:“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他这汉国,纵然坐拥六十个州,又怎是秦国对手?”
“还有那吴国袁文焕,继位以来,把祖宗基业丢了大半,只剩区区一道。”
“秦军一旦发动,两人皆化为齑粉!”
“大王所言极是!”恒通道人深以为然,“他想以卵击石,我们可不给他陪葬。”
慕容承泰颔首:“把汉国使者驱逐出境,不许他们踏入伏俟城半步。”
“是!”
此事议定,司马德堪面露忧色:“大王,探马回禀,阿史那贺召集大军,准备攻取龟兹、于阗、疏勒、焉耆这四国。”
慕容承泰吃了一惊:“他竟不怕秦国?”
丝绸之路向来受到秦国重视,甚至,不禁商贾,任由胡人往来陇右、河西,去长安、洛阳,乃至扬州经商。
吐谷浑也因此受益,国中良马、盐、铠甲销往长安,获利颇丰。
恒通道人蹙眉:“始罗可汗攻打室韦、靺鞨,缴获牛羊骏马、奴隶无数,阿史那贺想必眼红。”
得益于丝绸之路兴旺,这四个小国也赚得盆满钵满,富得流油。
这么大一块肥肉近在眼前,谁能不动心?
慕容承泰可不愿西突厥坐大,忙道:“派人去长安,告知秦帝。”
吐谷浑不是西突厥对手,但秦国必能抗衡。阿史那贺固然善战,也比不上高楷。
“遵令!”司马德堪连忙应下,忽又建言,“康县君正要率领商队去长安,不如让使者和她同行,彼此有个照应。”
恒通道人心领神会,这位康县君有秦帝所赠通关文牒,不知省却多少盘查,甚至,连关税都有减免。
不光西域胡商,连他们吐谷浑商人,也不无羡慕。
慕容承泰自无不可,忽又想起吐蕃兴盛,赞普一直对吐谷浑虎视眈眈,不由喟然长叹。
吐谷浑腹背受敌,只能牢牢抱住秦国这条大腿。所幸,秦帝威名远播,暂时相安无事。
他看向窗外,不禁叹息:“多事之秋!”
……
重阳节过后,天气初肃。
杭州,临安宫。
钱惟治上禀一事,惹得群臣面色复杂。
伪汉王刘昇,竟然攻取交州都督府,得十五州。
如此一来,整个汉国坐拥六十个州,疆土广阔,竟一举超越吴国。
昔日臣子,竟凌驾于旧主之上,让人情何以堪?
若非秦国这个庞然大物盯着,吴、汉二国早就开战了。
让人惊讶的是,听闻这等噩耗,袁文焕只是略微点头,说一声知道了,就把这事揭过去,仿佛哀莫大于心死。
不光如此,他更语出惊人,打算再次舍身出家,为民祈福。
殿中一片哗然,距离上一次闹剧,才不过两个月,陛下竟又想折腾。
庾行简按捺不住:“陛下三思!”
“吴国社稷已然安稳,何必重蹈覆辙?”
时移世易,吴国今非昔比,早已沦落为天下最弱,纵然文武百官、国中百姓经得起折腾,国库也消受不起。
袁文焕摇头:“朕一片爱民之心,惟有佛寺才能寄托。”
“若能保万民安康,朕何惜此身?”
一番话,说得斩钉截铁,不容人反驳。
陆归蒙委婉道:“陛下爱民如子,臣等钦佩之至!”
“然而,国不可一日无君,不如从宗室中选一人,代替陛下舍身,两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