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扶苏仍然陷入魔怔的时候,秦太宗扶苏跟始皇帝嬴政打了个招呼,将还待在咸阳收拾行李准备去沛县上任的淳于越给传召过来。
淳于越在收到宫内宦官传达的旨意时心中一喜,陛下这是改变心意,留他在咸阳了?
沛县那个鸟不拉屎的地儿哪有咸阳好。
他身为长公子扶苏的儒学老师,地位超然。
在咸阳,日子过得不知道有多滋润。
谁愿意去沛县做县令啊,若非始皇陛下下令,淳于越是决计不会过去的。
如今出发在即,陛下召见。
想必是始皇陛下知道他的重要性,舍不得放他去沛县了。
淳于越原本还有些烦闷的心情,在接到始皇帝嬴政的旨意后一扫而空。
他跟着传旨的宦官一路来到了章台殿外。
“淳于博士,奴婢进去禀报陛下,您在此稍候片刻。”
“嗯。”
宦官在通知了淳于越一声后,恭敬的走进了章台殿。
而淳于越在这个时候则是仔细整理了一番衣袍。
很快,宦官从殿内走出。
“淳于博士,陛下宣您入殿觐见。”
淳于越听到宦官的话后,头也不回的踏进了章台殿。
丝毫没注意到身后宦官那怜悯的眼神。
章台殿内,气氛十分安静。
始皇帝嬴政于主位上正襟危坐,下方两侧,秦太宗扶苏与本时空扶苏相对而立。
秦太宗扶苏的脸上带着些许笑意,而本时空的扶苏脸上神情不断变幻,似乎被什么事情困扰了心神。
淳于越进来后,目不斜视,缓缓走到台阶下,恭敬的冲上首行礼道。
“臣,淳于越拜见陛下,陛下万年。”
“免礼。”
“平身。”
“谢陛下。”
淳于越慢慢的站直身体,当他看清上方的情景后,整个人都有些呆愣住了。
“长…长公子!!!”
“两个长公子!!!”
“淳于博士,久违了。”
秦太宗扶苏笑着跟下方的淳于越打了个招呼,另一边的本时空的扶苏仍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没有被外界干扰。
“长公子,你…你怎可身披龙袍???”
淳于越刚想说些什么,却看到了秦太宗扶苏身上那跟始皇帝嬴政如出一辙的龙袍,整个人冷汗都下来了。
陛下不会觉得是老夫拾掇长公子这样干的吧。
看着下方额头不断冒汗的淳于越,始皇帝嬴政也没有逗弄他的意思,淡淡开口说道。
“这是另一方时空的扶苏,也是我大秦二世皇帝,见他如见朕。”
“淳于越拜见陛下。”
淳于越听到始皇帝嬴政的话后心中大喜,自己一手调教出来的学生真的登上了皇位,那他心心念念的分封…
淳于越丝毫没有注意到,曾经的始皇帝嬴政说的是未来时空中,扶苏被矫诏赐死,胡亥继位。
此时的淳于越心中已经被自己学生登临帝位的惊喜冲昏了头脑。
“淳于博士,朕知道一直以来你都推崇分封制,希望大秦能够效仿前周分封宗室。”
秦太宗扶苏开口道出了淳于越的想法。
“陛下明鉴。”
淳于越听到秦太宗扶苏的话后眼睛一亮,莫非,自己的这位弟子在另一方时空施行了分封不成?
想到这里,淳于越看着台阶上的那道挺拔的身影,恭敬问道。
“老臣敢问陛下,陛下登基后,可曾施行分封?”
淳于越满脸激动的看向台阶上面的秦太宗扶苏。
而后者听到淳于越的话后,先是一阵沉默,最后还是开口回答了淳于越的问题。
“淳于博士,朕不否认分封制的好处,毕竟在大秦以前,无论是商还是周,施行的都是分封制。”
“若是分封制不好的话,商朝与周朝又何必施行分封呢。”
淳于越越听越兴奋。
有戏。
难不成自己在另一方时空成为帝师了?
果然,长公子与始皇陛下还是不同的。
而主位上,始皇帝嬴政目光有些深邃,对于另一个时空的好大儿夸赞分封制不置可否,他知道,事情不会这么简单。
果然,就在淳于越心中暗自高兴的时候,秦太宗扶苏再次开口了。
“那么博士,若是分封制真的有这么好的话,为何商朝会被分封西歧的西伯侯姬昌带兵推翻?”
“而周朝又为何会被我大秦取代?”
淳于越的笑容直接僵在了脸上。
“”
大秦一统天下,郡县制才是最适合大秦的制度。
“分封?”
“若真的行那分封一事,届时诸侯坐大,岂不是又会出现春秋战国之乱?”
“到那时,天下纷争不休,百姓流离失所的罪责,淳于博士你担得起么?”
秦太宗扶苏的话语如同一盆冷水,冲着淳于越当头浇下。
“陛下,如今我大秦一统天下,唯有分封宗室功臣,让他们坐镇地方拱卫咸阳,方是正道。”
“想那大周,得享八百年国祚,靠的正是分封制啊!!!”
淳于越焦急之下,将心中的话语再次说出。
“八百年国祚?”
“呵。”
“淳于博士怎么不说,这八百年里,除了最初的几十年,剩余的数百年内,中原各分封国争战不休,足足打了七百多年。”
秦太宗扶苏冷笑道。
“陛下…”
“好了。”
淳于越还想再说些什么,却被秦太宗扶苏不耐的打断。
他这次召淳于越过来可不是听他逼逼叨叨的。
“朕这次召淳于博士过来,是有一些问题想要听听博士的意见。”
淳于越听到秦太宗扶苏如此说道,只得将心中话语暂时按捺下去。
“请陛下出题。”
“淳于博士,朕近日回想经典,对于孔圣的这句话,想听听博士的见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请博士赐教。”
“此句出于《论语:学而》,意思是君子如果不稳重,就不会有威严。”
淳于越乃当世大儒,对这一句儒家经典的句子解读起来,根本没有难度。
可是下一刻,秦太宗扶苏的话让淳于越差点拔掉了自己的胡子。
“朕这里倒是有不一样的看法,博士权且听上一听。”
“君子打人,一定要下重手,不然就树立不了威信。”
淳于越听到秦太宗扶苏的解读后,表情先是一怔,随后脸色变得涨红,胡须都因为过于愤怒而气的开始颤抖。
“你…你…你怎可胡乱解读孔圣言论!!!”
“博士此言何解?”
秦太宗扶苏有些无辜的摊开了双手。
“陛下,圣人言语可是经过历代大儒呕心沥血整理出来,陛下怎可曲解圣人语句?”
淳于越看着秦太宗扶苏的样子怒极反笑道。
“博士,当世流传出来的《论语》,真的是圣人本意么?”
“自然。”
“有何证明?”
“当然是…嗯?”
淳于越被秦太宗扶苏的这句话给难倒了。
《论语》只是孔圣的弟子根据孔圣平时的言论整理归纳出来,过去了这么多年,谁敢说那些解读就是圣人本意,只不过多数人都比较认可如今的解读罢了。
“既然圣人言论是后人解读出来的,那么谁又敢说朕的解读是错的?”
“陛下,当今世上,关于《论语》的解读是由诸多大儒共同注解,绝不可能是这般意思。”
“那朕这里还有几句,博士帮忙斧正一二。”
说罢,秦太宗扶苏不等淳于越拒绝,直接说出了后面的几句。
“子曰:既来之,则安之又作何解?”
“既然来到了这里,那么就安葬在这里吧。”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把三个人打一顿,必定有一个拜我为师。”
淳于越听完秦太宗扶苏的几句解读后,气的浑身哆嗦,手指颤抖个不停。
而旁边的扶苏不知何时醒转过来,脸上早已目瞪口呆。
而主位上,始皇帝嬴政的眼神却越来越亮,另一个时空的好大儿独特的解读,真的很对他的胃口。
“荒谬。”
“简直荒谬。”
“有辱斯文!!!”
“罢了,既然博士不愿听朕的解读,那么,最后一句便由博士来为朕解读。”
淳于越好不容易才平复了愤怒的心情,见此不得不接住秦太宗扶苏的话题。
“请陛下赐教。”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此句何解?”
秦太宗扶苏抛出了自己的杀手锏。
淳于越本来开口欲答,可是想起秦太宗扶苏的怪异解读犹豫了片刻。
他在脑海中过了一遍这句话,发现并没有什么问题后,才缓缓开口说道。
“这句话出自《论语:泰伯篇》。”
“意思是,对于百姓,可以让他们按照我们指引的道路去走,不可以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这句话经过了三百多年,无数位大儒的注解,淳于越十分自信,自己刚刚的解读,旁人绝对挑不出任何毛病。
他自信,这位来自未来的弟子,绝对讲不出新的花样。
可是让淳于越没想到的是,秦太宗扶苏挑的毛病不在他的解读,而在句子本身。
“博士解读的意思,朕还是认可的。”
秦太宗扶苏先是夸了淳于越一句,随后再次抛出几个句子。
“不过,朕在重新阅读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时,发现这句话还有其他的理解。”
淳于越有些发懵,什么其他理解?
他怎么不知道?
若是真的有其他的理解,这三百年来为何没有其他大儒提出呢?
“些许心得,请博士品鉴。”
说罢,秦太宗扶苏往前踏出一步,口中吟诵道。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话锋一转,秦太宗扶苏诵读的语气为之一变,一个全新的句子从口中吐出。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又是一步踏出,秦太宗扶苏再次诵读出了不一样的句子。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最后一步,秦太宗扶苏此时已经走到了淳于越身前,将最后一句念了出来。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轰隆”
淳于越在听完秦太宗扶苏抛出的这几个句子后,只觉得自己似乎是被雷霆劈中了一般,就这么呆愣当场。
秦太宗扶苏抛出的问题一个比一个重磅,淳于越老头已经听的满头大汗,嘴唇都有些泛白。
而一旁的扶苏也陷入了头脑风暴中。
两人可谓是饱读诗书之人,却从未想过这句话竟然还有这么多种断句。
明明只是简单的一句话,却因为读句的停顿,语气问题,而让一句话分成了多重含义。
而刚刚秦太宗扶苏读出来的这些断句,似乎都能单独成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