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甲车的机件还微热,我小心把蓝娜娜扶出,白小柔跟着下来。
她看车的表情里有疑惑也有防备。没必要多说,事到如今,这种能力我也说不清道不明。
必须抓住能安顿的几小时。我看了下地图,市区西南角有片标记为地下停车库的废弃地带,那几年城市改造没动过,位置隐蔽,几乎没人管。
我对她们道:“不能待在这,继续走。”
趁夜色,我们绕着废弃厂房拐了七八条小道,最后钻入一处大楼正对的下沉式入口,门柱锈蚀脱落,地面全是灰土。
附近没有脚印,垃圾也是多年前的。地下空间闷凉,回声混沌,左侧墙体还有半掩的备用舱门。
我拉下老旧的拉闸开关,毫无反应,电早断了。
白小柔环视四周,说:“这里倒比地表安全,至少一时没人盯。”
蓝娜娜嗓音沙哑:“地下易守难攻,能撑多久?”
我没解释,只是盘算着时间。这地方很合适,结构稳固、出入口少、方便改造。
我低声唤道:“系统,启动资源构建,建立基础防御设施。”
系统界面立即切进了新的构建页面,反应比之前快出许多。
我没有多想,依照图纸,壁墙迅速增厚,夹层内刷过阵阵机械声。
几秒后,入口左右各自冒出四个自动感应炮塔,样子低矮合金,转动静音。
墙体内部悄然安装了五六处爆炸装置,线路埋在深处,连我都要用系统才查得清。
电磁干扰器藏近顶棚,外面看不出破绽,只要输入设定命令便能一键瘫痪所有电子探测设备。
白小柔扭头看着墙体,声音有点发飘:“这个工艺……算法、结构,速度,全都不对。
你这已经超越实验室几十年的技术储备。”蓝娜娜搬了一把废弃椅子坐下,捂着受伤的腿,却看着构建的过程难以自控地低语:“你用了什么能量转化?
物质随思维成型,这不对头……”
我其实也没底,只能一步步摸索。当下最要紧的是先把安全做出来。
这些防御手段调试不难,系统本身都带有自适应脚本。
我顺手又设定了一道备用出口,藏着紧急炸药和机械梯,每一步都按最坏情况打算。
基地有了雏形。我没有停,直接下达命令:“系统,构建医疗站,包含外伤修复和基础病毒检测。”
不到两分钟,西侧空地升起半封闭式的诊疗舱体。
带集成用的消毒舱、智能诊断屏和两组微型修复臂。
蓝娜娜靠过去,背抵着墙,“我不动,你们忙,我能坚持”。
医疗系统已自动扫描她的上肢与腿部,提示有两处骨裂。
她连呼吸都压着,实际身体几近极限。
跟着,我又建指挥中心。东北角墙面自动整合出六块显示屏,主机晶体泛着蓝光,串接三路通讯装置和数据分析单元,能监听所有能收的信号。
操作台只有我能开,主控权限被系统锁定。生活区则简单粗暴,隔出三间简易舱房,一组水源净化箱和热能炊事灶。
床很硬,但比石头地板总好。我靠着墙清理器械,试着平复呼吸——每一次大型构建后,系统那股类似于“蓄能”的直觉感会有减弱。
现在还能继续,但再一次巨构,怕是要虚掉。
白小柔受不住,开口盯着我:“这种能力,之前你从没给过提示。
要是早点用,你不至于……我们也少吃许多苦。”
她说到一半停住了,我摇头让她安静:“没什么万能的,每做一次这种事,系统本身会消耗大量能量,刚才构建完防御,系统提示我能量储备掉了一大截,需要时间恢复。”
这样一说,蓝娜娜神色有些释然,只是抱着医疗盒睡着了。
我擦去手上的油渍,准备着手构建更高级监控。
“系统,构建全频段信号探测器和五架微型监控无人机。”
几个呼吸间,指挥台中央的空地升出一台信号探测主机,带多个频率天线、微型干扰模块。
外加五个小型无人机,球体外壳,各自带独立动力和自毁装置。
我亲自调试信号频段,无人机出发时发动机只在空中打了个旋,转眼隐入排风管道、废旧立柱和地面缝隙。
探测器屏幕上连续跳出信号曲线。我很快锁定了三种不同频率的窃听与追踪信号。
东面区块是军用安全频段,数字编号、通讯内容极短,手法专业得不像民用组织,只能是政府那帮人。
北侧信号跳频,隐蔽中带有一组特殊加密头标,是“新世界”惯用的通讯协议;第三股最烦人,西南偏角,信号再弱也被检出,监控手段更精致,换设备的推断是姜美人的团队。
我凑近屏幕,把分析结果讲给白小柔和刚刚苏醒的蓝娜娜:“被三拨盯着,不过他们还没查出我们具体藏身点。”
蓝娜娜揉揉眼,“这三路人马各有套路,互相斗法还不小心打在一起。”
白小柔直白点评:“政府人手多,‘新世界’装备花巧,姜美人那拨专会偷袭,想靠硬碰不现实。”
我应一声:“我们时间有限,只能以观制动。”
输出指令,“系统,部署信号干扰网络,屏蔽本地主要特征并适当伪造假信号,同时增派三架遥控无人机形成矩阵。”
几分钟内,周围频谱出现波动,无人机就像蚂蚁分在建筑洞缝、顶梁隔板里,把远近动静和可疑电子信号都拍了下来。
指挥中心屏幕逐步分出三块画面,分别观察三路对方的部署。
画面上,政府派了至少两组特勤,用重型装备靠近老城区外围;“新世界”人数不多但分组灵活,始终随时机调换阵地;西南那边,姜美人的人直接用超远距无线探针阴在楼顶天花和管道里。
我掰指头计算了下流程,还得布置诱饵。我再次下单,“系统,构建三组主动噪声发生器和两组假信号发射器。”
很快,存放区多出几只巴掌大小的黑盒子,我机器地将其摆在不同出口和通道附近。
只要一旦被追踪锁定,任何一组都能引爆局部声响和伪造信号波,拖住敌人更多时间。
各个措施部署到位之后,我终于坐进主控台,把所有监控画面调成一屏分割。
外部各方势力彼此试探、偶尔交错、暂未爆发正面冲突。
我看着这些数据和影像,突然想到,如果说以前我们只能被动被追,现在手里已能掌控主动权。
白小柔靠着主控台,低低说了句:“三方都以为自己是猎人,其实就是你这只老狐狸窝里转。”
我不吭声,手指轻点触控面板,看无人机实时回传,把各路人马的动作都收进视野里。
我想了想,资源构建能力如此强大,的确扭转了棋局。
系统这时弹出说明页面,我耐着性子浏览起来。
资料非常详细,我略总结下:“资源构建不同于资源整合,是从基本粒子直接生成新物质。
缺点是复杂物消耗极大,制造越精密越大越复杂的东西,能量掉得更快。
特殊的生命体、能源晶体等特殊材料,要用模板,只有扫描过才能生成。
像刚才造的装甲车、医疗舱,能跟着想法直接落成,是因为模板能适配基础模型。”
我没再补充太多,毕竟这种秘密,没必要全盘托出。
白小柔捏着下巴,“所以说,只要你有充足的能量,就能随意造任何你想要的装备?”
我只是淡淡地说:“目前能量有限,用多了就得等恢复,而且构建级别可升级,现在是初级阶段,等以后经验多了,也许能构建活体、能量载体和空间装置,现在还不行。
对外,我只说这套系统是一次偶然机会得的,真正机理说出来她们也理解不了。”
蓝娜娜听得入神,她问:“可会不会有副作用?
比如突然崩溃或者大规模故障?”我想了想,只说:“系统没给警告,只要别连续大规模建造,还能撑。”
关键的秘密,谁都不能全说出去。每说一句都要斟酌。
我把这一切措施又巡查一遍,无人机数据不断流进屏幕。
兰娜娜呼吸平稳些,白小柔又坐了下来,看着显屏上各方势力的分布点,默默点头。
“你现在不但能保命,还能监控、操控和耍花招。”
她目光很实在,“卫新,这场游戏的主控权已经不在别人手里了,你得想清楚下一步怎么玩。”
我眯起眼,调整着各类监控镜头的角度,把诱饵信号佯装部署在三角地段,所有行动都安排得紧凑合理。
资源构建的能力是根本,接下来的棋局,已经由我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