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银行行长刘风绷着脸,后背挺得笔直,他那双习惯于居高临下审视别人的眼睛,此刻正死死盯着神色平静的白潇。
虽然刘风表面上也没表现出什么,但是他的内心已经在咆哮了:“岂有此理,简直是无法无天!”
他直到现在,还有一种强烈的不真实感。
他,c银行的行长,手握重权,平日里多少企业老板、地方官员见了他都要客气三分,如今竟然真的被一个臭律师告上了刑事法庭,像个犯人一样站在这里!
回想起自己发布的那则公告,把白潇定性为“法律界黑社会”,刘风心里没有半分后悔。
他只是觉得白潇不知天高地厚,居然反过来把自己告了!
这种超出刘风预料的反击力度,让他感到的不是害怕,而是一种被严重冒犯、被拉低到与他眼中“贱民”同一层次的极致羞辱。
事实上,刘风的身边环绕的那些下属、顾问,早就被他驯化成了只会点头称是的应声虫。
没人敢在他暴怒时提醒他“行长,我们有些流程确实有瑕疵”,更没人敢在他决定发公关声明硬刚白潇的时候进行劝说。
那些有不同意见的人,早就被他用各种手段排挤走了。
所以,此刻的刘风,依然沉浸在自己构建的绝对正确和实力碾压的幻象里。
更多的是附和他,说白潇没什么了不起的……
而刘风信了。
所以,当主审法官示意白潇开始提问时,刘风深吸一口气,下巴微微抬起,眼神中充满了不屑和挑衅。
他准备好了,准备好用他惯有的强硬和诡辩,在法庭上好好教训一下这个不知死活的年轻律师。
更何况他还有一个律师团,而且为首出庭为他辩护的律师也是华国叫得上号的刑辩大鳄。
殊不知,他的律师也不敢跟他说真话啊。
白潇问:“被告人刘风,你们c银行一笔正常的、以房产为抵押的个人贷款,从申请、审批、评估到最终放款,通常需要多长时间?”
刘风下巴微抬,带着习惯性傲慢回: “这要看具体情况,通常流程下来,一般情况需要15到30个工作日,我们c银行注重效率,但也绝不会牺牲风控。”
白潇接着问:“那么在本案中的代持人从提交申请到c银行放款,总计仅用了7天,对于这个事实你是否有异议?”
这个是改不了板上钉钉的事实,所以刘风并没有打算否认。
刘风直接狡辩: “时间嘛大概是这个数。”
“但这正说明了我们银行的高效,我们为优质客户开辟了绿色通道,这有什么问题?”
刘风直接把异常包装成了优点。
白潇直接指出: “也就是说,c银行完成这笔贷款的速度,是正常流程的三到四倍。”
“这种神速是你们c银行针对优质客户的标准,还是仅针对本案,或者说,为这一批共99套房产特设的?”
白潇着重强调了特设二字。
没有等刘风回答,白潇接着问:“在这短短的7天里,c银行是否对借款人,也就是本案中的代持人的收入证明和银行流水进行了独立的、穿透式的核实?”
这时刘风有些不耐烦了: “当然审查了,我们看了他提交的材料!”
这是刘风刻意混淆“查看”和“核实”的概念。
白潇并没有就这样让刘风得过且过,继续问: “具体是如何核实的?是仅仅查看了他提供的纸质文件,还是致电其工作单位进行背景调查?或者通过金融信息系统核验其流水的真实性?是否有核实记录或工作底稿等证据予以证明?”
刘风脸色开始难看,强词夺理: “我们、我们基于对客户提供材料的信任!”
“至于具体核实方式,这是银行内部流程,没必要事无巨细向你汇报,一个收入证明,难道还要我们派私家侦探去查吗?”
明显,刘风这里开始用反问来掩饰心虚,并试图将问题引向无理取闹。
白潇不理会他的情绪,抛出致命矛盾: “其中,借款人何平声称的职业是公司高管,月入5万。”
“但他的年龄不到三十,工作年限与这份高收入是否匹配?”
“一个拥有如此稳定高收入的人,为什么他个人征信记录却显示其过往没有任何大宗贷款记录,甚至信用卡额度都极低?”
“c银行对这显而易见的矛盾之处,是否产生过哪怕一分钟的合理怀疑?”
刘风被戳到痛处,音量一下子就拔高了: “征信系统有延迟的可能,他个人选择不贷款也很正常,你不能用这些细枝末节来质疑我们的专业判断!”
这时,刘风已经无法就事论事,妄想用专业的大帽子来压白潇。
白潇不以为然,直接切入到最致命环节: “在办理抵押登记前,c银行是否查询了该案涉房产的情况?”
刘风回: “当然查了,这是规定动作。”
白潇说: “很好!那么登记簿上明确记载,案涉是在抵押申请的仅仅两三天前,才从原业主名下转移至现在的借款人也就是代持人的名下,这个信息,c银行看到了吗?”
刘风硬着头皮回: “看到了,但这说明不了什么,产权清晰就行!”
白潇突然面向审判席说: “审判长,审判员,一个刚过户两三天的房产,就立刻被拿来申请抵押贷款,这在整个房地产和金融领域都是人尽皆知的红旗警示!”
“这背后极可能隐藏着骗贷等重大风险!”
紧接着白潇转向刘风说 :“面对如此明显的危险信号,一个审慎的银行应当立即暂停交易,深入调查,并必须向原业主核实交易背景!”
“被告人刘风,你们银行这么做了吗?如果做了,请出示与原业主的联系记录。”“如果没做,请你向法庭解释,为什么对如此巨大的风险视而不见?!”
刘风彻底被逼到墙角,面色涨红,几乎是在咆哮,就跟在办公室开会淫威差不多:“我们放款看的是抵押物,是那个干干净净的房产证!”
“原业主交易完成就跟银行没关系了,我们凭什么去调查?哪有这个义务?!”
“你这是在用事后诸葛亮的眼光,苛求我们前台的业务操作!”
其实,刘风他这样说,恰恰说明他们面对放贷业务,无视风险、唯抵押物论的真实想法,而这恰恰坐实了他们的重大过失!
他请来的刑辩大鳄都忍不住扶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