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姑射山刚褪去雪色,山桃花就漫山遍野地开了。小零站在新建的育苗大棚前,看着大弟蹲在苗床旁小心翼翼地调试温控仪,眼眶忽然有些发热——两年前大弟拿着农大录取通知书的模样还在眼前,如今他已经能独当一面,带着合作社尝试培育本地特色花种了。
“姐,你看这株‘姑射粉’,花瓣的粉色比上次更均匀了。”大弟捧着一盆刚冒花苞的蔷薇,眼里满是兴奋。这是他们姐弟俩和农科院合作培育的新品种,以姑射山的山桃花为母本,嫁接了耐寒的蔷薇,花瓣带着淡淡的粉晕,还能在山区的低温里绽放,要是能成功量产,就能填补北方早春鲜切花的空白。
小零刚要开口,口袋里的手机就响了,是县文旅局的李科长:“小零,我们计划下个月启动‘姑射山赏花季’活动,想把你们合作社的大棚作为核心景点,再配套搞个鲜花市集,你觉得怎么样?”
鲜花市集?小零心里一动。之前总有人来大棚参观,问能不能直接买花,要是能借着赏花季的机会,把“看花、买花、体验种花”结合起来,不仅能多一条销路,还能让更多人知道姑射山的鲜花。她立刻答应:“李科长,我们全力配合!”
挂了电话,小零把消息告诉了合作社的农户,大家都炸开了锅。张婶搓着手笑:“那我得把家里的手工花束包装得再好看点,说不定能卖个好价钱!”李叔也说:“我可以在大棚里搭个小展台,教游客编花环,让他们体验体验种花的乐趣。”
接下来的一个月,合作社里忙得热火朝天。小富帮着规划路线,把十个大棚按花种分区:玫瑰棚、百合棚、新品种培育棚,还在棚间的小道上摆上了农户们手工做的花架;大弟则负责准备科普展板,上面详细介绍每种花的种植过程,还特意标注了“可触摸体验区”,让游客能近距离感受花瓣的质感;小零则带着妇女们做鲜花周边——玫瑰酱、干花书签、花香皂,每样都做得精致可爱。
赏花季开幕那天,天刚亮,就有游客陆续赶来。小零穿着自己设计的碎花围裙,站在入口处给游客递宣传册,看见有小朋友好奇地盯着大棚,就笑着递上一朵小雏菊:“要不要跟阿姨去看看花是怎么种出来的呀?”
最热闹的要数鲜花市集。张婶的手工花束前围满了人,她一边打包一边介绍:“这是咱们自己种的玫瑰,早上刚摘的,能放半个月呢!”李叔的花环制作台也排起了队,他耐心地教游客用满天星和小菊编花环,还不忘说:“编好了别弄丢,这可是姑射山的春天味道!”
中午的时候,县电视台的记者也来了,对着小零的鲜花周边展台拍个不停:“这些都是你们自己做的吗?太有特色了!”小零拿起一块花香皂,笑着说:“这是用咱们大棚里的玫瑰精油做的,纯天然,洗完手还留香味。以后我们还想开发更多产品,让大家把姑射山的花香带回家。”
采访刚结束,大弟就跑了过来,手里拿着一张订单:“姐!省城的‘花漾生活’连锁超市,想跟咱们长期合作,每周要两百份鲜花周边!”小零接过订单,看着上面的数字,心里满是惊喜——这意味着他们的鲜花周边,不仅能在赏花季卖,还能走进更多人的日常生活。
赏花季结束后,合作社算了算收入,比平时多了三成,还多了五个长期合作的客户。小富拿着账本,笑着说:“咱们的‘鲜花+文旅’路子走对了,以后每年都能搞一次赏花季,再把周边产品做得更丰富,肯定能越来越好。”
这天晚上,小零一家和合作社的核心农户聚在院子里吃饭。母亲端上刚炖好的鸡汤,看着满院子的笑脸,感慨道:“以前总担心小零一个人撑不住,现在好了,有小富帮忙,有大弟回来,还有这么多乡亲一起干,我这心里踏实多了。”
小零举起杯子,看着身边的小富,看着满眼期待的大弟,看着笑容满面的乡亲们,眼眶有些湿润:“谢谢大家一直跟着我干,以后咱们不仅要种好花,还要把姑射山的鲜花做成品牌,让更多人知道咱们平安村,知道咱们合作社!”
大家一起举杯,碰杯声在院子里回荡,伴着姑射山的晚风,满是幸福的味道。小零知道,这只是开始——培育成功的“姑射粉”即将量产,和超市的周边合作也即将启动,明年的赏花季还能再升级。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只要他们一家人在一起,和乡亲们一起,就没有什么困难能阻挡他们。
月光洒在院子里,照亮了满院的鲜花,也照亮了他们充满希望的未来。姑射山下的风,带着花香,吹向远方,仿佛在告诉所有人:这里的花正开得旺,这里的人正过得红火,这里的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