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看到新郎官出来,当即笑着凑过去,注意到他脸色不对,瞬间明白什么情况,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
马上就要成亲了,在这之前,难免会有些状态不对,缓一缓就好了。
.....
另一边,起来的姜翠花看时间差不多,就往儿子、儿媳妇的房间走去。轻轻推了推门,见推不开,姜翠花微微皱眉,对着里面喊道:
“小六!赶紧起来啦,你得去给国文接亲的。”
“赶紧起来,快要到时间了,再不起来,等会人家来找了。”
正抱着丰满娇妻睡觉的陈景,听到母亲的声音后,迷迷糊糊睁开双眼,瞬间想起今天要早起!
小心翼翼看了一下媳妇,掀开自身被子,再帮媳妇盖好被子,朝着门口回应:
“娘,我知道了,这就起来。”
“行,赶紧的。”
听见房间里传来儿子的声音,姜翠花这才放心,轻声回了一句,迈步往厨房走去。
没一会,陈秀珍、陈翠翠、陈梅等人起来,谢来福走去厨房,挑着一对木桶离开,去村里水井打水。
十分钟后,陈景穿着一套黑色中山装从房间里出来,站在门口打量几眼,转身回去推上自行车。
就在要出门的时候,突然一顿,思考片刻,偷摸取出照相机,用系带挂在脖子上。
“娘,我去那边。”
随后,陈景推着自行车来到院子,扭头朝着厨房的方向喊了一句,不等母亲回应,迈步离开院子。
推着自行车往村里走,十分钟不到,就来到陈禄家院子门口。不少人看见他过来,纷纷笑着打招呼,让开一条路。
进入院子,依旧不少人和他打招呼,陈景都笑着点头回应。
“六哥!”陈国文胸口系着一朵大红花,看到陈景来了之后,连忙走上前打招呼。
“不错,挺精神的,自行车给你带来了,啥时候出发?”打量了一眼陈国文后,陈景笑着拍了拍自行车座椅,轻声询问。
真说起来,他还不知道陈国文娶的是哪里姑娘。
“谢谢六哥,差不多了,现在就可以出发。”看到自行车,陈国文由衷地向陈景道谢,环顾一眼周围,缓缓开口。
人都来的差不多,族长也来了,还有自行车,是时候出发。
“出发出发!咱们走!!”旁边的陈禄听到这里,当即高声喊道,招呼众人前去接亲!
院子里拿着锣鼓等工具的男人,连忙起身,跟着众人走出院子。
从院子出来,几人对视一眼,就开始敲锣打鼓!
刚才都商量好了,从村子离开的时候来一次,接亲到新娘村子前来一次,离开的时候来一次,回来的时候来一次。
总体来说,只有到新娘所在村子的时候,和回来的时候,这两次比较重要,吹打的时间也会更长。
陈国文推着自行车走在前面,其他人在后面跟着,敲锣打鼓的人在最后面,一路锣鼓喧天的离开村子。
刚推来的自行车,在最前面两个把手的中间,也被系上一朵大红花,看上去喜庆。
跟在后面的人,还挑着几对箩筐,里面装着彩礼,以及一些走过场的东西。
每一个箩筐上都贴着红纸,只要是带去的东西,都贴着红纸,沾点喜气的同时,也有成亲的样子。
直到离开村子,进入大路,持续了一段时间的敲锣打鼓声才停下。
紧接着,由陈国文带头,众人跟着往新娘所在村子走去。
......
风里早褪尽了最后一丝暖意,只剩股子干爽的凉。
像刚从井里捞上来的棉布,轻轻贴在人脸上、手背上,不冻人,却让路上的人都下意识地把衣领往上提了提,攥着袖口。
天是亮堂堂的阴,没有太阳,铅灰色的云絮铺得平平整整,把光漫成一片柔和的白,照在路边光秃秃的杨树枝上。
枝桠间挂着的残叶早成了焦黄色,风一吹,就打着旋儿落在脚下这条黄土路上。
路是被无数双脚踩实的,土细得发面,走起来不扬尘,只在路边的田埂边积着些,田里头早空了,只剩矮矮的枯黄禾茬,在风里静得像睡着了。
土路中间,一支接亲的队伍正稳稳地往前挪。
最前头是新郎,十八的年纪,身板挺得笔直,穿件洗得发浅的灰色土布褂子,领口袖口都浆洗得板正,没有一丝褶皱。
他胸口别着朵碗口大的红绸花,绸子是新的,艳得晃眼,边角被风撩得微微卷着,衬得他黝黑的脸膛上,那点藏不住的笑意都亮了几分。
他双手扶着一辆二八大杠自行车,车是新的,车架被擦得锃亮,车把正中间、车后座的铁架上,甚至连车辐条的间隙里,都系着同色的红绸花。
风一吹,花穗子轻轻晃,车链偶尔擦着轮盘,发出咔嗒、咔嗒的轻响,在这静悄悄的路上,反倒显得格外清晰。
自行车后跟着一群村民,都是同村的乡亲。
男人们大多穿着和新郎相似的土布褂子,女人们则裹着藏青或蓝色的头巾,手里有的揣着个布包,有的空着手,却都热热闹闹地说着话。
几个年长的老人走在中间,手里拄着拐杖,脚步慢,却笑得满脸皱纹,时不时和身边的人搭句话,说的都是新郎娶媳妇的吉利话。
女人们凑在一起,低声说着新娘子的模样。
语气里满是好奇和欢喜,偶尔有人抬眼往前望,看见新郎的背影,又忍不住笑起来,笑声不大,却像温水似的,把晚秋的凉意都冲散了些。
队伍中间,两个精干的汉子挑着两对竹箩筐,扁担压在肩头,脚步走得稳当。
箩筐是新编的竹篾,细密光滑,没有一点毛刺,每个筐沿上都贴了方方正正的红纸。
纸上没什么花哨的图案,只剪了个大大的囍字,红纸边缘剪得齐整,被风一吹,边角轻轻掀动,露出筐里垫着的粗布。
布是藏蓝色的,铺得平平整整,里面码着几匹花布,是给新娘子做衣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