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新的妻子……”
但宋思铭的关注重点,明显不同。
宋思铭与陈文新,那可是有着血海深仇,种种迹象表明,父亲宋心怀的死和陈文新脱不开干系。
也正因为如此,宋思铭帮助霍熙然,一步步地拿到了鼎新科技的控制权,将陈文新这个鼎新科技的创始人,踢出了局。
陈文新的财富在短短半年的时间,缩水百分之九十五,宋思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不过,有一点,宋思铭没有想到,那就是陈文新被踢出局后,会彻底躺平,低价甩卖了鼎新科技的股份,便移民国外。
要知道,青山市公安局的专案组,已经透过鼎新科技的前保安部经理,陈文新的堂兄陈文广,拿到了陈文新雇佣杀人的证据。
如果陈文新还在国内的话,完全可以拘捕陈文新。
可是,陈文新却跑到了国外,而且是和我国没有引渡条约的一个国家。
为了保留在国内抓获陈文新的可能,青山市公安局,并没有发布通缉令,目前正在想办法,如何才能把陈文新骗回国。
而向静的突然出现,让宋思铭有了一些想法。
他以前还真不知道陈文新有这么一个当律师的妻子,更不知道这个当律师的妻子,给陈文新戴过绿帽子。
所以,能不能就着向静,做做文章,引陈文新回国?
“宋乡长,你在听吗?”
电话那头的陈思,半天没听到宋思铭的声音,不禁问道。
“在听在听。”
宋思铭赶紧回应,“陈律,你对这位向静律师,了解得多吗?能不能详细地跟我讲一讲?”
“详细讲讲?”
其实,陈思就随口一提向静,却不想,宋思铭对向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既然宋思铭问起来了,说说也无妨。
“向静原来是鼎新科技的法务总监,鼎新科技初期兼并了大量的科技企业,基本上都是向静主持是,直到十五年前,鼎新科技成为国内最大的个人电脑生产商,向静才脱离鼎新科技……”
陈思先讲了讲向静的职业经历。
向静是京城律师协会的副会长,这些经历都是公开的,有时候开会的时候,向静自己也会讲。
因此,陈思了解得比较详细。
“向静和陈文新有孩子吗?”
宋思铭问陈思。
“有,他们有一个女儿,今年好像才十二岁。”
陈思回答道。
“十二岁?”
“这么小?”
宋思铭没有记错的话,陈文新马上就是六十岁了,也就是说这个女儿,是陈文新四十多岁的时候才生的。
“据说是一开始忙事业,没生孩子,后来想生,生不出来了,寻思问药了好久,才有了这个女儿。”
“这个女儿,也是陈文新明面上唯一的孩子。”
陈思又说道。
“明面上唯一的孩子?”
“也就是说,陈文新还有私生子?”
宋思铭怀疑道。
“陈文新不止一个私生子。”
“还专门为这些私生子设置了一个信托资金。”
陈思说道。
设立信托基金,离不开律师,再加上陈文新的妻子,也是有名的律师,这件事在律师圈早就传开了。
“那向静和贺学文是什么时候认识的?”
宋思铭问陈思。
“应该是十三年吧,那时贺学文刚刚毕业两年,跳了两次槽,第三次跳到向静所在的律所,给向静当助理。”
陈思和贺学文合伙做律所,贺学文的经历,他肯定也是非常了解。
对于贺学文起步阶段靠女人,陈思也有耳闻,但是他一直觉得生活和工作是可以区分开的,所以,也就没太在意。
并没有因为这一点,就否定贺学文。
当然,现在回过头再看,生活和工作是分不开的。
一个人生活作风不好,那他的工作作风也强不到哪去。
“十三年前认识贺学文……”
“十二年前生的女儿……”
宋思铭喃喃自语。
“嗯?”
宋思铭这么一说,陈思也是一怔,下意识地说道:“向静女儿的生父,不会是贺学文吧?”
好马不吃回头草,算起来,贺学文和向静,分开已经十来年了,结果,现在贺学文一出事,向静第一时间就冲了上去。
陈思多少有些不理解。
但他们中间,要是还有一个女儿的话,那就好理解了。
事实上,宋思铭算时间,也是想说这件事。
别看陈文新在外边一堆私生子,但是像陈文新这样的人,绝对不会允许,妻子有其他男人,并为其他男人生下孩子。
这无疑是一个可以利用的点。
“向静的女儿在国内吗?”
宋思铭又问陈思。
“应该在国内吧!听说一开始上的是国际学校,后来转到了公办学校。”
陈思记得和朋友还聊过这件事。
他们不理解,好好的国际学校不上,为什么非得转到硬件条件差很多的公办学校。
后来有人说,向静女儿转入的公办学校是道门寺小学,他们马上就理解了。
道门寺小学是标准的“贵族”小学,小学周围都是部委宿舍,就读道门寺小学的学生,有很多是部委干部的孩子。
到这种地方读书,有利于培养人脉关系。
从这一点上,陈文新是把这个女儿,当接班人来培养的。
只可惜,随着鼎新科技的易主,陈文新也没有让女儿接的班了。
“在国内就好。”
此时此刻,宋思铭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计划。
向静的女儿,是不是陈文新的亲生女儿并不重要,只要让陈文新产生怀疑,就足够了。
陈文新一怀疑,说不定就得回国验证。
而一回国,就可以趁机控制住陈文新。
但陈思理解不了,“在国内就好”这句话是什么含义,他打电话,和宋思铭聊的是贺学文,结果跑偏到向静。
关键,宋思铭还对向静的家庭情况,这么感兴趣。
“陈律,贺学文的事就这样吧,公安机关有自己的判断标准,我们也左右不了什么。”
宋思铭也意识到跑题了,随即拉回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