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府大厅里,周氏耐心的陪着楚王府派来的嬷嬷。
“嬷嬷请见谅,我二儿媳生产并没有请稳婆,暖暖只能守在她身边。”
周氏就不明白了,她明明说的是人话,但是这人为什么听不懂啊?
什么楚王府什么的,她们的命是命,自己儿媳妇的命就不是命了。
秋燕不仅仅是暖暖的二嫂,还是她从小到大的闺中密友。
最最重要的是,她们家真的没有请稳婆,总不能让暖暖抛下秋燕去给那个郡主接生吧。
而且那郡主已经请了京城最好的两个接生嬷嬷,还请了暖暖的弟子钟秀秀了,这已经算是有着很好的保障了。
怎么着?
还非得让暖暖去不可?
当年暖暖不在京城的时候,京城这些贵妇人的孩子都没生下来?
“我家王爷说了,无论如何都得把肖先生请到太师府去,若是郡主有个什么闪失,你我都担当不起。”
“郡主吉人天相,自然不会有什么事儿的。”周氏在心里骂了无数次的娘,真的,她是越来越讨厌京城这些所谓的贵人了。
她们只是投了个好胎,就觉得全世界都要围着她们转,视别人的命如草芥。
蜀中人的性子天生带辣,就不信这个邪。
至于那个嬷嬷说什么后果严重,甚至还威胁赵家只是一个小小的状元郎之类的话,听得火冒三丈。
她在这儿应付嬷嬷,就是不让通知春暖。
暖暖必须给燕儿接生,暖暖必须先保燕儿母子平安。
其他的等来了再说。
周氏护短,别说她不懂什么皇家贵族大于天,她就觉得自己的儿媳妇自己得护着。
连自己的儿媳妇都护不住,还要她这个婆婆干什么?
其他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淹,车到山前必有路,就算撸了赵明朗的官职又如何,大不了回蜀地去种田!
又过了小半个时辰,有婆子来报。
“恭喜老夫人,夫人生了,生了一个哥儿,母子平安。”
“那就好。”
周氏大大的松了一口气:“来人,看赏,每人赏五两银子,听雨轩的赏银十两,大家都好生当差,好生伺候着,我绝不会亏待大家。”
“谢老夫人赏。”
喜欢得要命,恨不能自家夫人年年生个大胖儿子!
赵府下人少,个个当差都很得力,有喜事的时候,主子的赏是真赏啊,能抵两个月的月银。
这会儿赶紧的传令去了,主子有喜,大家伙儿同喜。
“现在总该让肖先生去太师府了吧?”
“我去看看。”
那还得看自家小儿媳妇有没有精气神。
周氏看着春暖正在给秋燕把脉。
“暖暖,燕儿如何?”
“母亲,二嫂还不错,她有些累了让她先睡,睡醒了先喝一碗我给开的汤药,再来吃其他的汤,切记,现在万不可用大补之物。”
“嗯,我知道了。”周氏道:“暖暖,我可能得罪人了……”
当下将楚王府派嬷嬷来请她的事儿说了。
“我寻思着燕儿这里只有你,总不能丢下燕儿不管不顾吧?”
“是,母亲,你说得很对,做得很对。”
春暖倒是一点儿也不害怕楚王会发飙。
当今圣上年轻明是非,再加上有盼盼这个小福星,就算是皇家郡主也不可能无理取闹吧。
“那太师府那边?”
“我去回那嬷嬷。”
让周氏没料到的是:小儿媳比自己还更刚。
“对不住,嬷嬷,我从不出诊给任何人看脉。”
“你胡说,你曾给那些穷人看诊过给穷人接过生,我们都知道的。”
“那是春山女子医学院的现场教学。”春暖道:“当然,如果你家郡主生产也愿意被人围观,被人指指点点,我不介意带上学院的一众女弟子去观摩一下的。”
“大胆,那是皇家的郡主,岂容你这种草民作贱?”
“是啊,皇家的郡主确实不宜围观观摩,那嬷嬷请回吧,我不会去的。”
“你……”嬷嬷怎么也没料到自己来请人等了这么久等来的却是这么一句话,她知道没将春暖请去太师府将会被重罚,甚至打死都有可能,她害怕得要命。
突然嬷嬷“噗通”一声跪了下来,苦苦哀求让春暖走一趟。
“我不能因为你就破了我的原则。”春暖道:“京城大多数人都是非富即贵的,今天王爷明天就可能是左相右相,如此以来,我的生活完全被打乱,没法专心研究和教学。有负太后的重托。”
你抬出皇家又如何,我就只出一个王炸,我只抬出太后,谁还能胜得过她去。
“肖先生,您是知道的,我家王爷他脾气……”
脾气大,再加上楚王妃突然重病,脾气更大得要命。
一想到自己回去可能会被挨打,嬷嬷都不敢回家了。
“嬷嬷,你只管实话实说即可。”
她怕什么呀?
她也是脾气大的主。
当年在蜀地的时候她都没惯着谁,回京了更不会被谁左右。
送走了嬷嬷,周氏也有些担忧。
“暖暖,真的不会有事儿吗?”
那啥,她觉得如果真有事儿的话就冲着自己来好了:“要坐牢要砍头什么的让我去,我就只是护着我的儿媳妇,楚王要怪就怪我好了。”
“母亲,没那么严重。”春暖道:“我回京后一向是这个原则,从不出诊。”
除非是宫中贵人下旨,否则绝不破例。
“听说太师府请了两个嬷嬷,还请了你学院的那个叫钟秀秀的姑娘,暖暖,你看?”
“那完全可以解决问题了。”春暖道:“钟秀秀是一个很聪明的姑娘,又勤奋努力,医术不错。”
如果钟秀秀都解决不了的话,那就说明那个郡主是真正的命该如此了。
“暖暖啊,你这个女子医学院办得好,办得好。”
京城女子生产都不再单纯的相信稳婆了,有了她们的协助,以后女子们生产更安全一些了。
“是的,我还做准备招第二期学员。”春暖道:“只不过京城这些贵女不太行,贫穷人家的姑娘能学得好的也少,真正是好弟子难寻。”
特别是像盼盼那样有天赋的更是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