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点三十分,广城省府大楼准点亮灯。李一凡把昨夜返程带回的《国常会纪要》压在白板角,笔走得很快,六个字先落在最上方——县域产改联动。
三条粗线把广城、湾南、岭北三座城市串起来,下面各自挂着两个县名和一行红色时间条:当日见效、当周固化、当季转化。节拍定在制度上,开会仍按省直机关作息走,九点整准时启动。
九点整,全省视频联席会接通,三市主官与六个试点县的会场同屏出现。李一凡把日程掰开:上午只做一件事,把并联审批从纸上拉到窗口,给每个县拎出一个可见闭环,下午各自落下一家“链条锚点”企业。
屏幕右侧的“透明窗”新开子栏目,群众代表签名页预留在底部,试点县当天必须亮出一张绿单。节奏一敲,三地同时报“到”。
十点出头,车队进了广城河西老工业区。厂门的指示牌还是十年前的款式,门岗玻璃后贴着旧横幅,空壳签约留下的褪色印记在太阳下发白。
政务服务中心临时搭起并联台,八个章按“能并、必并、可并”三列摆开。住建、消防、市场三家先把重复审查划掉,保留对安全与资质最硬的卡口,流程从八步压到三步,墙上的计时器从四十五分钟开始走表,屏幕下方同时弹出群众见证二维码。
窗口背后堆着过期表格,李一凡把一叠“空签约存根”交给纪检联络台,写上四个字——从严倒查。
透明窗的广城分屏开始跳绿,第一张绿单到手的是一家压缩机厂的技改许可,企业代表在签名页留下一行字,愿以产线换减税、以扩能换用地。
并联台旁边立起一块“后评估”板,写明三个月回头看,签下的人和章都要对表。十一点五十五分,广城试点闭环亮灯,绿单上墙。
十二点,省府食堂的简餐端上来,李一凡坐在靠窗的位置,翻看广城上传的流程压缩对比表。午休只留四十分钟,下午一点整他从省政府停车场出发,十三点三十分抵达湾南临港县。
港机在天际线起伏,冷链车从码头出港,盐味的海风把会议室里新刷的油漆味吹淡了一些。湾南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把海工配套和冷链装备打通,先从土地附条件转让试起。
上会的是一家冷链核心部件企业。县里端出合同文本,土地储备中心却端着“先缴后审”的旧规矩。
李一凡把笔帘一拉,落下一行“承诺+后评估”的处理意向,风险承诺清晰写入合同,财税与应急监管同签一页,超标即追责,达标即兑现。
湾南的并联台随即启动,海关、港口、市场监管三方当场把通关与准入的时序捋直,码头信息系统开放接口给企业研发团队测试,设备进场时间在白板上被改成小时。
企业财务负责人递来一份应收款清单,里面夹着几家恒系关联公司拖欠的货款。李一凡拨通金融专班的热线,让省里“风险对冲”工具接入这家企业的账上,先用保函置换,再用“订单质押”打通信用。
屏幕下角立刻出现“已接入”的绿色标识,湾南临港的第二张绿单顺着网络爬上省级透明窗,群众代表在码头边的临时桌前按下手印,连风都停了一秒。
十五点三十分,车队穿过岭北山区的雾,进了课岗县新材料园。山风把太阳扯成细细的光,园区却还是一副老样子,地方主官只谈地块、只谈容积率,研发平台、检测中心一个字不提。
李一凡把“创新不是造房”的条目贴上白板,要求把高校联合实验室、公共检测平台、技工培训中心三件事先落地,再谈土地分割。
新材料企业的负责人把样品摊在桌上,锂盐在灯下发出淡光,他提出以成果转化评税、以研发强度换专项资金的办法,园区一时间沉默。
李一凡看向财金联席台,确定试点可以叠加“创新券”。省级科创基金在线上送来一个选项框,凡星投资的战略新材料子基金同步点亮跟投意向。
一亿元的第一期额度对接在“课岗锂材—二期扩线”条目上,条件写得很直白:研发人员必须占比三成以上,新增固定资产里研发设备占比不低于两成,季度披露研发强度。
县里当场把一间闲置仓库让渡为样机试验场,窗口外面响起一阵掌声,来得有点突兀,却把气氛推上去。
日头往山背后沉,县政务大厅开始人声鼎沸。群众代表被邀请进来,坐在一张长桌的另一端,面前摆着“企业打分”的小牌。谁跑得快、谁卡得慢,分数写在牌子上,连同那名窗口人员的编号一起投到透明窗。
一个年纪不大的女孩举着手机拍下白板,她来自本地职校,晚上要把这段短视频发给同学——她说以后想在公共检测平台上班,眼睛里有光。
十七点二十分,三市六县的最新进展在省府八楼汇总。广城压缩机技改许可通过、湾南冷链部件项目拿地落袋、岭北锂材扩线的研发场地挂牌,三张绿单在电子墙上并排,红色条块还剩七条,全部标注具体卡点、具体姓名。
李一凡提笔写下四条“县域产改联动机制”的要点:并联审批进窗口、产业地图进县城、后评估进合同、透明评分进考核。机制把人、事、账一口气串起来,连夜下发到各试点县。
晚上,新闻客户端推送了下午三点的央视“微纪录”,节目剪进了他在国新报告厅的片段,弹幕刷得很快。
也有老对手的影子在网上晃动,陈绍东旧部匿名发出一条模棱两可的评论,手法还是那套。
宣传口和网信口并不跟它纠缠,只把三张绿单的细节做成图解,把并联台的计时器截图放大,评论区很快被居民的留言顶上去:见得着、摸得着,比口水管用。
二十一点,省府走廊只剩保洁车的轮声。李一凡回到办公室,把白天收回的三份合同再次翻一遍,重点在“承诺+后评估”。
他给住建口写了条短批,要求明天会同财金专班把“后评估条款模板”整理上网,给所有县一个标尺。
另一份短批发给改革办,让透明窗新增“群众代表回拨页”,用电话追踪三十日兑现情况,把签名和时间戳并排展示。
窗外的天色被城市的灯一点点剥开,八楼的电子墙还亮着。三座城市连成的一条线像一把弯刀,第一天的刻痕落在广城、湾南、岭北各自的节点上。
秘书把次日行程放在案头:上午九点住建部视频调度会,讨论在保障性租赁房建设里采纳岭州经验;十一点三十分与国资平台会商县域工业母基金;下午一点在广城湾南之间选择一个县做“群众代表回拨”的首场直播。节奏没有一处是空拍,第二天的火已经在纸上燃起来。
他收起笔,最后看了一眼那六个字。县域产改联动,是三步棋的第一步。接下来要做的,是让制度自己长出牙齿,让绿单在每个县城的公告栏里比横幅更亮。夜风掠过窗缝,桌上的纸角轻轻一动,像在应一声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