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韩立和李云龙他们也是忙着。
当初拿下太原城的时候,韩立虽然把小鬼子的武器库给炸了。
但是炸毁之后,又具现了一批武器在其他地方。
之后,韩立带着大老李、王承柱等几个骨干摸进一片荒地,脚下的碎石时不时发出咔嚓声。
几座不起眼的茅草屋孤零零地立在那里,周围杂草丛生。
“就是这儿了。”韩立压低声音说道。
大老李握紧手中的驳壳枪,警惕地打量着四周,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声音:
“韩兄弟,确定这地方有货?咋连个站岗的都没有,别是小鬼子设的圈套?”
韩立没说话,只是加快了脚步,鞋底踩在枯草上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
推开门的瞬间,一股刺鼻的机油味扑面而来。
众人举着油灯,眼前的景象让他们惊呆了。
屋里堆满了崭新的步枪、锃亮的机枪,弹药箱摞得比人还高,在灯光下泛着冷森森的金属光泽。
王承柱激动得直搓手,脸上的高原红愈发明显:
“乖乖,这简直是老天爷赏饭吃!这么多家伙什儿,够咱武装一个团了!”
大老李咽了咽口水,喉咙里发出“咕噜”一声,凑到韩立身边:
“我说韩兄弟,你咋知道这儿有武器?莫不是会掐会算?”
韩立笑而不语,伸手轻抚过枪身,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
而这些武器基本上已经是韩立系统空间中的所有库存了。
所以武器数量非常多。
足够386旅招收新兵所用的。
消息传开后,附近友军都跑来参观。
楚云飞穿着笔挺的军装,带着几个亲信前来,皮鞋踏在泥地上发出“哒哒”声。
一进屋,他的眼睛瞬间瞪得溜圆,金丝眼镜差点滑下来,伸手摸了摸锃亮的机枪,啧啧称叹。
“好家伙,韩老弟,你这是把小鬼子的老巢掏空了吧!”
说实话,见到这些武器,即便是富裕如同楚云飞,都有一些眼红。
不过,他知道,在这场大战中,358团并没有出什么力。
因此也没好意思开口索要武器。
临走时,楚云飞拍着韩立的肩膀,爽朗地大笑:
“韩老弟,以后有好东西可得想着哥哥我啊!咱虽说不是一个娘生的,可都是打鬼子的亲兄弟!”
随着时间的推移,386旅不管是战斗力还是兵力,都有了质的飞跃。
新兵们经过训练,已经能熟练操作武器。
战术演练场上,各个连队配合默契,看得李云龙直点头。
他站在土坡上,叉着腰,嘴里叼着半支自制卷烟,烟灰簌簌往下掉:
“好!好!都有老子当年的风范!下次再碰着小鬼子,就照这么打,保管他们有来无回!”
战士们听了,士气大振,欢呼声在山谷间回荡。
此时如果再面对小鬼子的两个师团,他们能赢得更加容易。
一个小鬼子都逃不脱。
战士们摩拳擦掌,都盼着再打一场漂亮仗。
训练间隙,几个战士凑在一起,讨论着下次战斗该怎么打。
“我觉着咱就埋伏在山谷里,等鬼子一进来,来个瓮中捉鳖!”
“不行,得先端了他们的炮楼,没了重武器,小鬼子就是没牙的老虎!”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眼神里透着迫不及待的兴奋。
如果说以前的386旅是一个超级加强旅。
现在的386旅已经完完全全能堪比一个军了。
旅部会议室里,作战地图上插满了小红旗,形势一片大好。
李云龙翘着二郎腿坐在椅子上,丁伟拿着最新的兵力统计,笑得合不拢嘴:
“老李,咱们新二团现在比有些师都人多枪多了!照这势头下去,用不了多久,咱就能把小鬼子赶出中国!”
李云龙把烟屁股往地上一碾,大手一挥:
“那可不,咱这叫鸟枪换炮!等老子再琢磨出几个新战术,小鬼子见了咱们,就得绕着走!”
丁伟万万没想到,新二团这才成立多久的时间,就有了如今的规模。
放在以前,丁伟就算是做梦也不敢这么想。
然而,在韩立的帮助下,真的实现了。
这让丁伟感觉整个人飘忽忽的。
想不飘也不行啊,新二团可以说从抗战以来,发展最快的一个团。
可以载入史册了。
丁伟没事就爱去训练场溜达,背着手,看着生龙活虎的战士们,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见到训练出色的新兵,他就忍不住上前拍拍肩膀:
“好小子,好好练!将来都是打鬼子的英雄!”
当386旅飞速发展的时候,大前方指挥部内,气氛却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副总指挥坐在椅子前,眉头紧锁,像拧成了一个疙瘩。
墙上的作战地图上,红蓝箭头犬牙交错,形势复杂严峻。
下首的位置坐着刘师长以及其他高层指战人员,会议室里静得能听见钢笔在纸上划过的声音。
“牢总,386旅这段时间发展迅速。”
刘师长打破沉默,声音有些发紧,“战斗力可以说是我们全军第一。”
他顿了顿,看了眼地图上386旅的位置,继续说道:
“他们休息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不知道接下来给他们安排什么样的作战任务?”
由于386旅成功拿下太原,获得了抗战史上史无前例的成绩。
因此也被小鬼子密切关注。
可以说386旅的动作,牵一发而动全身。
因此,虽然他身为386旅的直属领导,但是也不敢胡乱指挥了。
生怕一个命令错误,便葬送了这一支抗日奇兵。
刘师长盯着地图,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心里直打鼓。
副总指挥又何尝不担心。
手里的铅笔在地图上敲了敲,在华北地区的标记上来回移动,陷入沉思。
而且一旦调动386旅,所爆发的战斗规模远不是之前能够比拟的。
因此,副总指挥更要慎重。
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众人都屏气凝神,等着副总指挥开口。
“牢总,李云龙和韩立都是万中无一的将才。”
一名师长打破沉默,语气坚定,“尤其是韩立,仿佛天克小鬼子一样。几次战斗下来,总能想出奇招。”
他看了看众人,继续说道:
“不如问一问接下来他们有何打算?毕竟这两人都在战场前方,对于形势的认知比我们更细微。”
“牢总,我赞同他的提议。”
刘师长沉思了一下后说道,“李云龙和韩立都是有想法、有战术的好同志。这几次战斗也从来没有让我们失望。
所以我认为应该给他们足够的自主权。这样,才能把他们的优势更好的发挥出来。”
话音落下,众多师长纷纷附和道。
会议室里议论声此起彼伏,气氛终于有了些许松动。
“立即联系386旅!”
副总指挥终于下定决心,挥了挥手。
通讯员立刻跑去接通电话,线路接通的滴滴声在寂静的会议室里格外清晰。
此时会议室内的李云龙等人得知副总指挥来电后,他的脸上露出一丝疑惑。
副总指挥刚表扬了他们不久,怎么这么快又打电话来了?
他挠了挠头,帽子都差点被扯下来,嘟囔着:
“莫不是又有啥硬骨头要咱啃?”
怀揣着疑惑的心情,李云龙接过话筒,大声的喊道:
“牢总,我是李云龙!”
声音中气十足,完全没有一个副旅长见到领导时诚惶诚恐的样子。
诸位师长听到李云龙的话后,嘴角忍不住勾勒出一丝笑容。
这小子,还是这么虎。
“李云龙,你们386旅将太原给拿下来了,干得十分漂亮!”
副总指挥再次表扬道,语气里带着欣慰。
“全靠牢总的英明带领。”
李云龙下意识的回答。这段时间被表扬的次数多了,这句话已经快成为李云龙下意识的反应了。
听着和上次一模一样的话术,副总指挥有些无语,轻轻摇了摇头。
而李云龙的心中则是出现一丝尴尬,耳朵根子微微发红,赶紧清了清嗓子。
不过,尴尬只持续了一瞬间,便消失不见了。
“牢总,不知这次打电话有什么指示?”
李云龙好奇的问道,伸手抓了抓后脑勺。
“李云龙,收复太原已经过了一段时间了,接下来,你们有什么计划么?”
副总指挥开口问道,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李云龙听到副总指挥的话后,直接愣住了。
这段时间,他沉浸在收复太原城以及386旅不断壮大的喜悦中无法自拔。
暂时忘记思考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因此被副总指挥突然一问,愣住了。
他张了张嘴,却没说出话来,额头上冒出一层细汗。
不过,大老李的反应速度何其快,他确实没想,但是他有韩立啊!
“牢总,这段时间我们也正在研究下一步进攻的方向。”
李云龙直接把皮球踢给了韩立,脸上挤出一丝笑容,
“不如让韩团长为您详细解释一下。”
他完全不担心后者说不上来,毕竟后者的作战天赋有目共睹,还冲韩立挤了挤眼睛。
“好!”
副总指挥点了点头。他丝毫没有觉得一个团长,向他汇报战术有什么不可。
李云龙将话筒递给韩立,与此同时,还不断对韩立挤眉弄眼,那模样,活像个顽皮的孩子。
韩立摇了摇头,无奈地笑了笑,接过电话。
“韩团长,你对于接下来386旅的行动有什么计划么?准备一鼓作气拿下华北,还是有其他的想法?”
副总指挥直接开口问道,语气里带着期待。
“牢总,虽然我们将太原收复了,并且消灭了华北战区来支援的两个师团。”
韩立沉稳的声音从话筒里传来,不紧不慢,
“但是他们的实力仍然不可小觑。尤其是华北那边还有很多坦克。
而那边地势相对坦阔,小鬼子的坦克能在这里发挥出百分百的战斗力。
因此我认为此时攻打华北,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韩立这番话并未经过太多的思考,显然早就想好了要攻打哪里。
电话那头,副总指挥听到韩立这番话后,忍不住连番点头表示赞同。
这段时间他也在思考,接下来八路军的进攻方向是什么。
但是身为前线总指挥,每一个决定都需要深思熟虑后的。
皱巴巴的图纸上,红蓝标记犬牙交错,宛如两军对峙的缩影,每一个标记都代表着一场激烈的战斗。
铅笔反复描摹的线条深浅不一,深的地方铅芯几乎要将纸张戳破,浅的地方则若隐若现,是他这些日子以来无数次推演留下的痕迹。
身为总指挥,每一个决定都如同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这也是为什么,他特意将众多身经百战的师长和参谋们召集在一起。
司令部内,众人围坐成一圈,激烈的争论声此起彼伏。
“不行,这条路线日军火力太猛!”
“可是从这里迂回,物资补给根本跟不上!”
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地图被反复传阅,边角都卷了起来,作战方案被不断提出又推翻,揉成团的草稿纸扔得满地都是,有的还被踩上了脏兮兮的脚印。
然而,几天过去,讨论却陷入了僵局,如同陷入泥潭的战马,越是挣扎,越是深陷其中难以脱身。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焦虑和疲惫,眉头紧锁,眼睛里布满血丝。
“此时攻打华北的话,确实不太合时宜。”
副总指挥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像是被砂纸打磨过一般,带着连日思索的疲惫。
他的食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华北区域,那里密密麻麻标注着日军的主要防线,宛如一张阴森的巨网,让人不寒而栗。
“基于此,你有什么其他的想法么?”
他抬起头,进行询问,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就像在黑暗中寻找火种的人。
在他心中,韩立总能在关键时刻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是队伍里不可多得的智多星。
“牢总,此时虽然不是攻打华北最佳时机。”
“我们不如先收复华中,相对容易一些。”
“华中地区日军守备相对薄弱,且物资丰富,我们不仅能补充自身,还能不断壮大。”
“再收复华南和华东。到那时,咱们完全兵强马壮,再来对付华北和东北,彻底把小鬼子干掉或者赶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