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到了早晨七点。
战争爆发的消息如同野火般瞬间燃遍了全球每一个角落。
所有新闻频道都中断了正常节目,插播着紧急新闻,标题无不耸人听闻:“世界大战爆发?”“联军对华夏宣战!”“蓝星陷入战火!”
在m国,总统府新闻发言人以一贯的、充满自信的姿态站在了全球媒体的聚光灯下。他表情严肃,语气慷慨激昂:
“女士们,先生们!今天凌晨,为了扞卫自由、民主的价值观,以及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我国与盟友的联合部队,对试图挑战这一秩序、进行军事扩张的华夏国,采取了必要的、克制的军事行动!”他挥舞着手臂,试图营造出一种正义之师的气势。
“我们的行动是精准的,目标是合法的军事设施。我们拥有无可置疑的力量和坚定的决心!胜利必将属于我们,属于自由世界!我们呼吁华夏当局认清形势,停止抵抗,回到谈判桌前来……”
然而,与m国本土媒体营造出的紧张、必胜氛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身处华夏各大城市的外国记者们,发回的现场报道却充满了困惑与不解。
镜头里,华夏的都市在晨曦中苏醒,街道上车流如织,行人步履匆匆,早点摊冒着热气,公园里依旧有老人打着太极。
除了街头巡逻的警察和武警似乎比平日更多、神情更肃穆之外,丝毫感受不到任何战争带来的紧张、恐慌,甚至是氛围。没有防空警报,没有避难的人群,没有建筑受损,生活一切如常。
“如各位所见,”一位在京城进行直播的外媒记者对着镜头,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我这里一切平静得……令人不安。根据我们目前观察到的情况,可以基本确信,联军的打击并未落到华夏本土之上。战斗,很可能发生在遥远的公海,或者边境之外的空中。”
这种诡异的平静与m国官方宣称的“激烈战事”形成了巨大的、令人费解的反差。
全球的目光和疑问,此刻都聚焦到了华夏政府身上。所有媒体都在焦急地等待着,等待着华夏的官方回应,等待着这个东方大国,将如何定义这场已然爆发,却又似乎并未波及自身的“战争”。
…
七点二十分。
华夏官方终于举行了战争爆发后的第一次新闻发布会。
会场内座无虚席,全球媒体的镜头聚焦在发言席上。
发言人神色沉稳,目光锐利,开门见山:
“各位记者朋友,今日凌晨,以m国为首的多国联军,无视国际法和基本道义准则,悍然对我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大规模的军事袭击。这是一场赤裸裸的侵略行为,是对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严重挑衅,也是对世界和平稳定的极端破坏。对此,我代表华夏政府表示最强烈的谴责和最严正的抗议!”
他的声音清晰而有力,回荡在会场。
“我们注意到,m国总统府发言人之前发表了完全违背事实的讲话,试图将其侵略行径美化成为‘扞卫自由的必要行动’。这完全是谎言和欺骗!”发言人语气加重,“事实上,是联军首先发动了进攻,而我国,始终是被迫进行自卫还击的受害方。”
紧接着,发布会现场的大屏幕亮起。
“下面,我们将向全世界展示一些事实。”
屏幕上开始播放经过处理的战场视频和三维模拟动画:
画面一:无数代表联军导弹的光点,在逼近华夏海岸线时,被层层升腾的拦截火力(以无害化的白色闪光表示)精准击中,化作漫天“烟花”,无一漏网。
画面二:高空侦察画面显示,联军庞大的航母编队发射的舰载机群,在远离华夏的空域便纷纷从雷达上消失(信号消失的特效)。
画面三(打了厚码):联军陆路装甲部队在边境线附近,被遮天蔽日的无人机群包围、切割、摧毁的混乱场景(隐去了血腥细节,但能清晰看到装备的损失)。
画面四:一张简洁的统计图表列出——联军第一波攻击,发射各型导弹 余枚,出动各型战机 1,200余架,突防成功率:0%。联军初步损失:战机 398余架,装甲车辆损失1400余辆,人员伤亡……(此处略去具体数字,但暗示巨大)。
这些直观的画面和数据,如同无声的重磅炸弹,在会场和所有观看直播的观众心中掀起惊涛骇浪。与m国之前“精准打击”、“顺利推进”的宣传形成了残酷而讽刺的对比。
“事实胜于雄辩。”发言人环视全场,语气转为严肃的警告,“联军的进攻已被我英勇的人民军队彻底粉碎。我们拥有扞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坚定意志、充分信心和足够能力。任何侵犯华夏的企图都注定失败,任何侵略者都将付出沉重代价!”
他最后郑重宣告:
“我们奉劝联军方面,立即停止一切军事冒险行动,迷途知返,回到通过对话和政治解决争端的正确轨道上来。否则,一切严重后果,将由肇事者承担!”
“华夏,不可战胜!”
……
有记者提问:“这张图上仅仅标明联军的损失,却没有标明华夏军队的损失。我是不是可以认为,华夏军的损失也非常巨大?”
新闻发言人露出高深莫测的微笑:“至于我军的损失,除开用于拦载的导弹,自杀式无人机和能量武器消耗的能源这些损失之外,人员损失请参考一年前我们与巴特国战争的数据!”
此言一出,现场一片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