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位面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眉头拧成个疙瘩,看着天幕里的局势,忍不住啧了啧舌,说道:“杨嗣昌他们这想法倒是机灵,想借探子给北方部落下套,还打算巩固和小部落的关系。但这风险确实不小,一个弄不好就把自己搭进去。”
徐达在一旁点头,一脸严肃:“陛下说得在理。他们能及时察觉北方部落对京城的心思,也算警觉。只是传递假消息这事儿,稍有差池,京城可就危险了。紫荆关那边巩固小部落关系,本来是好事,可北方部落一排查,难度又大了。”
刘伯温手抚长须,微微摇头,神色忧虑:“局势复杂多变呐。杨嗣昌他们这几步棋,走得小心翼翼却又大胆冒险。希望孙传庭在京城能把传递假消息这事办得周全,洪承畴在紫荆关也能稳住小部落,不然京城和紫荆关都得遭殃。”
朱元璋神色凝重,目光冷峻:“就看他们能不能在这危机四伏的局面里,找到出路,保住京城和紫荆关了。”
永乐位面
朱棣站在天幕前,脸色有些凝重,看完后转身对郑和和姚广孝说道:“杨嗣昌和洪承畴这应对策略,有想法但也有风险。想利用探子扰乱北方部落,又要巩固小部落联盟,可北方部落也不是吃素的,加强排查,他们的计划怕是不好实施。”
郑和一脸担忧地回应:“陛下明鉴。杨嗣昌他们为保京城和紫荆关,确实想尽办法。只是传递假消息如同走钢丝,一不小心就会暴露。紫荆关那边,北方部落加强对小部落的控制,洪承畴想要继续争取小部落支持,困难重重。”
姚广孝双手合十,缓缓说道:“陛下,他们的计划若能成功,对局势将大为有利。但如今形势严峻,孙传庭和洪承畴需万分谨慎。希望他们能在北方部落的严防下,巧妙周旋,化解危机。”
朱棣微微皱眉,目光坚定:“密切关注局势发展,看他们如何在这复杂局势中破局,保住大明的疆土。”
宣德位面
朱瞻基站在天幕前,急得直搓手,说道:“哎呀,这可怎么办呀!杨嗣昌他们的主意是好,可风险太大了。北方部落一排查,感觉他们的计划要被打乱了。”
杨士奇赶忙安慰道:“陛下莫急,杨嗣昌和洪承畴都是有谋略的人,想必他们也料到了困难。孙传庭在京城应该能小心行事,把假消息传递好。洪承畴在紫荆关也会努力稳住小部落的。”
于谦神色沉稳,抱拳道:“陛下放心,他们定会全力以赴。只是局势复杂,他们面临的挑战不小。希望他们能随机应变,化解京城和紫荆关的危机。”
朱瞻基眉头紧皱,担忧地说:“希望他们能顺顺利利的,千万别出岔子,京城和紫荆关可不能再出事了。”
嘉靖位面
朱厚熜坐在椅子上,脸色阴沉,看着天幕哼了一声:“杨嗣昌这几人,想法倒是挺多,可这风险也太大了。利用探子传递假消息,要是被识破,就是引火烧身。紫荆关那边巩固小部落关系,北方部落一排查,估计也不好办。”
严嵩赔着笑脸,附和道:“陛下圣明,杨嗣昌他们也是形势所迫,才出此险招。就看孙传庭和洪承畴能不能把事情办好,别把局面弄得更糟。”
戚继光一脸严肃,抱拳道:“陛下,他们的计划虽冒险,但也是无奈之举。如今北方部落加强排查,他们需更加谨慎。孙传庭在京城传递假消息,要做到滴水不漏;洪承畴在紫荆关与小部落周旋,也得小心应对。希望他们能成功化解危机,保京城和紫荆关平安。”
朱厚熜微微皱眉,冷哼一声:“哼,要是他们把事情搞砸了,朕饶不了他们。”
……
洪承畴听闻探子回报,心中暗忖,北方部落加紧排查,怕是会对己方与小部落的合作造成极大阻碍。他立刻告别小部落首领,快马加鞭赶回紫荆关,与杨嗣昌商议对策。
“杨大人,北方部落已察觉到内部异常,对小部落控制加强,这对我们极为不利。若他们查出与我们合作的小部落,不仅合作会破裂,小部落恐遭灭顶之灾,我们的计划也将全盘皆输。”洪承畴满脸忧虑地说道。
杨嗣昌面色凝重,来回踱步思考片刻后说道:“此时绝不能慌乱。我们一方面派人通知与我们合作的小部落,让他们小心行事,尽量隐藏行踪,避免暴露;另一方面,加快争取其他小部落倒向我们的步伐,增加我方筹码。”
洪承畴点头称是:“只是争取其他小部落并非易事,北方部落控制严密,我们派去的人很难顺利接触到他们。”
杨嗣昌思索道:“我们可以改变策略。不再直接派人前往小部落营地,而是在小部落经常出没的交易市集附近,安排一些机灵的人,扮作商人,与小部落的人接触,先建立信任,再透露合作意向。”
洪承畴应道:“此计可行。我这就去挑选合适的人手,尽快展开行动。”
洪承畴刚要转身去安排,杨嗣昌又叫住他:“洪大人,还有一事。如今北方部落可能加快进攻步伐,紫荆关防御务必再加强。我们要多准备些守城器械,尤其是能对付北方部落骑兵的装备。”
洪承畴领命而去,迅速挑选了一批精明能干的士兵,乔装成商人,前往小部落常去的市集。同时,安排士兵们赶制守城器械,如拒马桩、铁蒺藜等,加强对骑兵的防御。
在京城,孙传庭这边也在紧张地执行杨嗣昌的计划。负责跟踪探子的将领回来汇报:“大人,已摸清其中一股探子的联络据点,他们每隔三日会在城西的一家酒馆秘密接头。”
孙传庭沉思片刻:“很好,下次接头时,我们派人扮作酒保,在酒里下药,迷倒他们,再设法传递假消息。不过,行动要小心,不能露出破绽。”
将领面露难色:“大人,酒馆人多眼杂,下药传递消息恐生变故。”
孙传庭皱眉思索:“你说得有道理。这样,等他们接头时,我们悄悄包围酒馆,将他们一网打尽。然后挑选一人,威逼利诱,让他按照我们的意思给北方部落传递假消息。”
将领领命而去,开始筹备抓捕行动。孙传庭则继续关注京城防御,他亲自到城墙上检查防御工事,鼓励士兵:“弟兄们,北方部落随时可能来袭,我们要坚守京城,让他们有来无回!”
士兵们齐声高呼:“坚守京城!”
几日后,负责跟踪探子的将领传来消息:“大人,已成功抓获那股探子,其中一人愿意配合我们传递假消息。”
孙传庭立刻来到关押探子的地方,看着那名探子说道:“你若按我们说的做,传递假消息给北方部落,事后我饶你性命,还可给你一笔钱财。若敢耍花样,你知道后果。”
探子颤抖着说道:“大人放心,小的一定照办。”
孙传庭将早已准备好的假消息交给他:“你就说京城近日因疫病横行,兵力分散去救灾,防御空虚。记住,一定要让北方部落相信。”
探子点头,带着假消息匆匆离去。孙传庭心中默默祈祷,希望此计能奏效,扰乱北方部落的进攻计划。
而在紫荆关,洪承畴派去市集的人传来消息,已有小部落的人对合作表现出兴趣。洪承畴立刻赶到市集附近的秘密据点,亲自与小部落代表见面。
“这位兄弟,我们与北方部落作战,旨在保境安民,不想百姓生灵涂炭。贵部落若与我们合作,日后北方部落平定,大家都能过上安稳日子,且朝廷必有重赏。”洪承畴诚恳地说道。
小部落代表犹豫道:“洪大人,我们也想过安稳日子,可北方部落势力强大,若被他们知晓我们与明军合作,恐遭报复。”
洪承畴说道:“这点你放心,我们会安排专人与贵部落联络,确保行动隐秘。而且,随着越来越多小部落与我们合作,北方部落想报复也得掂量掂量。”
小部落代表思索良久,终是说道:“好,洪大人,我回去与首领商议,尽快给您答复。”
洪承畴点头:“好,此事紧迫,还望贵部落尽快决断。”
送走小部落代表后,洪承畴回到紫荆关,将情况告知杨嗣昌。杨嗣昌说道:“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都要争取。若能说服更多小部落,北方部落便不足为惧。”
然而,此时又有新的变故。一名探子神色慌张地来报:“杨大人,洪大人,据可靠消息,北方部落不知从何处得到一批精良火器,威力巨大,他们似乎打算用这批火器攻打紫荆关或京城。”
杨嗣昌和洪承畴心中大惊,火器威力非凡,若被北方部落用于攻城,后果不堪设想。
“杨大人,这可如何是好?我们必须尽快想出应对之策。”洪承畴焦急地说道。
杨嗣昌眉头紧皱,思索片刻后说道:“我们一方面加快与小部落的合作进程,争取更多助力;另一方面,加强京城和紫荆关的防御工事,尤其是要针对火器的攻击做出改进。通知工匠们,在城墙上修筑更多的掩体,准备好灭火和防护的材料。”
洪承畴立刻去安排,杨嗣昌则陷入沉思,他深知,北方部落得到火器,局势已变得更加严峻,必须尽快想出万全之策,否则京城和紫荆关都将面临巨大危机。
在京城,孙传庭也收到了北方部落获得火器的消息。他立刻召集将领商议:“北方部落有了火器,我们的防御难度大增。大家有什么想法,都说说。”
一名将领说道:“大人,我们可在城墙上多设置一些了望哨,一旦发现敌军使用火器,立刻发出警报,让士兵和百姓提前躲避。”
另一名将领则道:“大人,还可准备一些遮挡之物,如厚木板、湿棉被等,减轻火器爆炸的冲击力。”
孙传庭点头:“这些方法都可行。另外,我们要加强对城门的防御,火器对城门威胁极大,一旦城门被炸开,敌军便可长驱直入。安排重兵把守城门,准备好巨石、木桩等,一旦城门受损,立刻封堵。”
将领们纷纷领命,各自去安排防御事宜。孙传庭看着忙碌的士兵们,心中暗暗担忧,不知这些防御措施能否抵挡住北方部落的火器攻击。
而此时,派去传递假消息的探子已经与北方部落取得联系。北方部落首领看着探子带来的消息,半信半疑:“京城疫病横行,防御空虚?这消息可靠吗?”
探子连忙说道:“大帅,千真万确。小的亲眼所见,京城内人心惶惶,士兵们都忙着救灾,防御松懈。”
北方部落首领沉思良久,他一方面对这消息有所怀疑,另一方面又觉得这是个进攻京城的好机会。若消息属实,攻下京城,便可掌控大明局势。
“你先下去,本帅考虑考虑。”北方部落首领说道。
探子退下后,北方部落首领召集众将商议:“你们觉得这消息可信吗?若京城真的防御空虚,我们便可一举攻下。但若是陷阱……”
一名将领说道:“大帅,不妨先派一小股部队前去试探。若消息属实,大军随后跟进;若有埋伏,损失也不大。”
北方部落首领点头:“此计可行。来人,派两千骑兵,明日一早出发,前往京城试探。记住,一旦发现异常,立刻撤回。”
就在北方部落谋划着试探京城防御时,洪承畴这边又传来消息,之前接触的小部落经过商议,决定与明军合作。杨嗣昌得知后,心中稍安,但他知道,局势依旧严峻,北方部落的火器威胁和即将到来的进攻,都如悬在头顶的利剑。
杨嗣昌立刻修书给洪承畴:“洪大人,即刻与新合作的小部落商议合作细节,让他们在北方部落内部制造混乱,干扰其进攻计划。同时,继续加强紫荆关防御,密切关注北方部落动向,尤其是火器的部署情况。”
洪承畴收到信件后,立刻前往小部落营地。小部落首领见到洪承畴,说道:“洪大人,我们部落决定与明军合作,不知具体该如何行动?”
洪承畴说道:“首领,北方部落近日得到一批火器,打算攻打京城或紫荆关。贵部落可派人在北方部落内部散布谣言,说这批火器威力虽大,但容易走火,使用起来危险重重,扰乱他们军心。另外,想办法破坏他们的火器运输和储存。”
小部落首领点头:“好,洪大人放心,我们这就安排人手去办。”
洪承畴又与小部落首领商讨了一些合作细节,确保行动隐秘且有效。然而,就在洪承畴返回紫荆关途中,探子来报:“洪大人,北方部落派了两千骑兵,朝着京城方向去了,似乎是去试探京城防御。”
洪承畴心中一紧,立刻快马加鞭赶回紫荆关,将这一消息告知杨嗣昌。杨嗣昌听闻后,说道:“看来北方部落对孙大人传递的假消息有所怀疑,派骑兵试探。希望孙大人那边早有准备,别让北方部落看出破绽。”
此时,在京城,孙传庭也收到了北方部落派骑兵前来试探的消息。他立刻召集将领,神色严肃地说道:“北方部落骑兵前来试探,我们务必小心应对,绝不能让他们看出破绽。传我命令,所有士兵保持警惕,装作一副因疫病而慌乱的样子。城门守卫要故意松懈,但又不能太过刻意,引他们入城。等他们进城后,立刻关闭城门,来个瓮中捉鳖。”
将领们领命而去,各自准备。孙传庭亲自到城门口查看布置,他看着士兵们佯装慌乱的样子,心中默默祈祷计划能够成功。
不多时,北方部落的两千骑兵来到京城下。他们远远看着城墙上士兵们一副慌乱的模样,城门守卫也稀稀拉拉,心中不免有些相信探子传来的消息。
“大帅,看来京城真如探子所说,防御空虚。”一名将领对带队的首领说道。
首领犹豫了一下:“先别大意,派人去城门打探一下。”
几名骑兵小心翼翼地靠近城门,城门守卫佯装惊慌失措,没有阻拦。骑兵们顺利进入城门,四处查看后,回去报告:“大帅,城内确实混乱,似乎疫病严重,我们可以放心进城。”
首领一挥手:“全军进城!”
两千骑兵缓缓进入京城,就在他们全部进城后,孙传庭大喊一声:“关门!”
城门轰然关闭,北方部落骑兵顿时陷入包围。“不好,中计了!”首领大喊。
“杀!”明军从四面八方杀出,与北方部落骑兵展开激烈拼杀。北方部落骑兵虽勇猛,但陷入重围,渐渐抵挡不住。
“大帅,怎么办?我们被包围了!”一名将领焦急地问道。
首领咬咬牙:“冲出去!”
北方部落骑兵拼死突围,但明军防守严密,一时间难以脱身。
然而,就在战斗激烈进行时,一名士兵神色慌张地跑来向孙传庭汇报:“大人,不好了,城外来了大批北方部落援军,看样子是发现我们的计划,前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