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娥皇,蕊儿。屋里情况如何了?

周娥皇声答道:“夫君回来的正是时候。莹妹妹胎位很正,只是头胎难免辛苦些,稳婆和医官都在里面,说是快了。”

她的声音柔和,有效地安抚了李从嘉紧绷的情绪。

徐蕊儿也补充道:“主上放心,莹姐姐身体底子好,定能平安顺遂。”

正说话间,只听房内传出一声格外嘹亮、中气十足的婴儿啼哭声!

“哇!哇!”

这哭声极具穿透力,瞬间打破了院内的紧张和寂静。

紧接着,房门打开,一位经验老道的稳婆笑容满面地快步走出,对着李从嘉及二位夫人深深一福。

“恭喜殿下!贺喜殿下!夫人妃诞下一位女娃!母女平安!”

“好!好!好!”

李从嘉闻言,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地,连日奔波的疲惫仿佛一扫而空,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灿烂的笑容。

烽火连天的征途之后,新生命的降临,总是象征着希望与延续。

周娥皇和徐蕊儿也相视一笑,真心地为黄莹和孩子感到高兴。

院内等候的众人纷纷上前道贺,一派喜庆气氛。

李从嘉大步走向产房,心中充满了温暖与感慨。

家国天下,征伐大业与人间烟火,在这一刻紧密地交融在一起。

这个在年关风雪中诞生的孩子,似乎也为他心中那份强国安民的蓝图,注入了新的动力。

这一夜,娇妻美妾,沐浴更衣,春宵而眠的悠闲日子。

腊月三十至正月十五,潭州城都沉浸在新春的喜庆与祥和之中。

李从嘉践行了他的承诺,将这半月时光大多留给了家人。

国主府内,暖阁生香,笑语不断。

他与倾国倾城的正妃周娥皇赏雪品茗,琴瑟和鸣;同眉梢带痣、魅惑天成的侧室徐蕊儿围炉夜话,听她讲述民间趣闻。小丫头秋水,亭亭玉立,眼眸流转,也服侍主上。

更常常抱着新生不久、玉雪可爱的小女儿,逗弄着咿呀学语的长子安南。

年夜饭团圆温馨,元宵灯会璀璨绚丽,这段难得的天伦之乐,洗去了他一身征尘,也让他紧绷的心神得到了充分的舒缓。

然而,元宵的花灯甫一落下,潭州城的政治脉搏便骤然加快。

节日的松弛氛围迅速被一种新的忙碌所取代,大批原南唐的文官士子,结束了年节休沐,陆续抵达潭州,前来报到任官。

这些官员,大多是在金陵平定后,经过初步甄别,认可李从嘉的正统地位与能力,愿意为新政权效力的才俊。

他们的到来,极大地缓解了李从嘉集团原本文官储备不足的窘境。

这一日,潭州临时改建的、略显简朴却气象肃穆的宫殿内,迎来了新年后的第一次重要朝会。

殿内济济一堂,服饰略有差异的官员们分立两侧。

一侧是以赵普为首,包括张泌、潘佑、董蒨等早期从龙之臣的潭州旧部,他们神色沉稳,目光中带着创业者的锐气与审视。

另一侧,则是以常梦锡、韩熙载、徐铉、徐锴等人为代表的南唐新附文臣,他们气度雍容,眉宇间虽带着对新环境的审慎,更不乏一展抱负的期待。

李从嘉端坐王位,目光扫过堂下这人才荟萃的景象,心中油然生出一股满足与振奋。

这才是经国济世该有的班底。

“众卿新春安康。”

李从嘉的声音平和而有力,开启了议题。

“佳节已过,万象更新。我大唐新得江南沃土,版籍已达一百零五州。然疆域愈广,则责任愈重。各地民情风俗迥异,治理之法不可一概而论。今日之议,首在‘安民’与‘整合’,众卿可有良策?”

新任部侍郎的韩熙载风度翩翩,率先出列奏对。

“国主明鉴。江淮文教繁盛,荆楚民风彪悍,岭南习俗迥异。臣以为,当效仿古之智者,‘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

“中央政令当把握大纲,统一法度赋役,至于具体施政,则应允地方官因地制宜,徐徐图之,切忌急功近利,强求一律。可派遣德才兼备之重臣为观风使,巡阅各州,察吏治,观民情,定其施政缓急。”

清正刚直的常梦锡立即附议:“韩侍郎所言,乃老成谋国之见。当下首要之务,在于‘安’字。新附之地,百姓最惧苛政盘剥。”

“请国主明诏天下,重申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之国策。对旧朝之苛捐杂税,着令户部详加核查,一概蠲免!如此,则民心可安,归附可固。”

李从嘉深以为然,对赵普道:“赵相,此事由你牵头,会同户部、吏部,即刻拟定详细章程,颁行各州。观风使之选,亦需尽快议定。”

“臣遵旨。”

赵普躬身领命,眼中闪烁着高效执行的光芒。

话题随即转入李从嘉深思已久的“富国强兵之实学”。

博闻强识的徐铉出列道:“国主日前所提推广棉植、兴办工巧院等事,臣深以为然。然农事关乎天时地利,棉花种植尤需选种、择地、摸索农时。”

“臣举荐熟知农事之官员,先行于官田试种,成功之后再向民间推广,则事半功倍。工巧院之设,非仅招募匠人,更应系统整理散佚之工艺典籍,如《考工记》、乃至前朝《水部式》等,方能承前启后。”

“徐卿所言甚善!”

李从嘉赞赏道。

“便依此议。工部即日遴选精通农事之官,划拨官田,专司棉植试种。另,设立‘典籍整理司’,归属工巧院,专事搜集、勘校、刊印各类工艺农政典籍。”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更为锐利、

“此外,军中火药,其威可破坚,其声可夺魄。然此物听说才有些眉目。”

“着令工巧院下设‘格物院’,专司研究火药提纯、稳定配方及民用之法。一应钱粮用度,优先拨付!此事,由潘佑督办。”

“格物院”与“火药使用”的提出,让殿中部分保守臣子微微愕然,但见李从嘉态度坚决,且意在民生,无人公开反对。

一股重视实学、探索匠技的新风气,开始在这新生的政权中枢悄然萌发。

关于科举改革,殿内议论稍显活跃。

不少来自南唐、以诗赋经义晋身的官员面露迟疑。而潘佑、张泌等少壮派则力主变通。

最终,李从嘉定下调子。

“取士之道,德行为本,经义为基,此乃国之柱石,不可动摇。然,治国需才,非止于诗文。今岁秋闱,于进士科之外。”

“另设‘明算’、‘明法’两科!”

“试其专才,中者依才授官。各州官学及潭州学堂,当增设算学、律学等实用科目,以备遴选。此事,由韩熙载、徐铉负责筹划。”

此策虽为渐进,却无疑为科举取士打开了一扇通向实务的新窗口。

李从嘉不能立即与千年来的儒学文化对立,和天下士子直接站在对立面,要潜移默化的影响众人心里。

朝会接连持续数日,李从嘉与群臣就各项新政细则进行了深入探讨。

殿外阳光正好,映照着潭州城忙碌的街市。

李从嘉知道,元宵的欢庆已然落幕,一个充满挑战与希望的新年治理篇章,正随着这批南唐才俊的加入,正式拉开了帷幕。

整合百州,开创一番新气象,他麾下这支日益壮大的文臣队伍,正摩拳擦掌,准备大展身手。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穿越大唐我家财万贯才不要当赘婿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迷川志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三国:最强谋士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前方高能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寒门小娇妻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秦昊全集小说阅读免费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唐小相公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铁十字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超神大军阀超级修真弃少大人,得加钱家乡纪事之我所知道的铁道游击队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三国之我是皇太子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战皇林天龙抗战:黄埔签到百天统领北洋军阀大唐小兕子:小囊君,我又给你带好东西啦精兵强将系统,百万虎贲镇大宋国破山河在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皇帝假死?不管了,我直接登基!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我执天下超次元战争游戏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庆熙风云录枭风寒门枭士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带着漫威回北宋历史中的酒馆大宋伏魔司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真理铁拳岂独无故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大周第一婿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冰临谷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大唐躺平王三藏还俗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楚武信君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道藏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