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大吴朝堂数年的朱家从江东顶级士族瞬间变成反贼。
而且是人人喊打的那种。
所有人都开始痛打落水狗,既可以向刘谌表忠心,也可以从中给自己的家族攫取利益。
而在孙皓身死,孙酦登基后,吴国水师也事实上被朱家和施家的人所掌控。
同一时间,长江上的陆晏也开始动手,以宴请的名义将江东水师的一众将领请到自己的坐舰上。
席间埋伏刀斧手,摔杯为号后,将其一举擒拿并羁押起来,等待长安的旨意。
做完这些之后,陆晏迅速的接管了江东水师,并严令所有水师士兵不许有任何异动,等待建邺的下一步动作。
同时又让苏珈和周处二人带着战船到达广陵一线,严密的盯防广陵吴军的动作。
广陵守将施绩早在两年前就已经病故,其子替任广陵都督。
虽然不知道建邺发生了什么,但是江面上的异动还是让他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儿。
当即就派人往建邺去打探消息,然而他没等到回信却先一步等到了陆机的兵马。
陆机带着吴王的旨意,在他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就先一步接手了广陵防务。
至此,江东朱氏和施氏的势力被一举扫空,只留存一些翻不起风浪的小角色。
大汉的兵马也成功进入江东并掌控局面。
然而张惇却并不没有就此停步,在平息了朱氏叛乱之后,他立刻以吴王的名义以及吴国国相的名义上书长安。
请刘谌降罪。
张惇可太知道刘谌想要什么了,而他也压根看不上吴国国相这个位置。
如果能借着这个机会把吴国事实上并入大汉疆土,那自己身上的功劳可就大了去了。
再加上已经入宫的侄女,少说也能保张氏三代富贵。
做完这一切之后,张惇没有忘记正事,立刻命人将已经筹集好的粮草从水路运往长安。
另一边,成功摸到上庸城下的王濬脸色却十分的难看。
原本以为朝廷这次声东击西的偷袭能够取得成功。
可是看着严阵以待的蜀军士兵,王濬就知道这次朝廷的如意算盘又要落空了。
他哪里知道,镇守上庸的罗宪在收到杜预的回信之后,第一时间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立刻开始布置防务,原本要返回兴山的那些汉军士兵也被罗宪留下来参与守城。
并派斥候严密的盯防各方动向。
因此在看到王濬出现在城下之后,罗宪并没有丝毫慌张和意外。
不仅没有丝毫慌张,甚至还想到了一个计策。
王濬身为晋国的荆州守将,这个时候出现在这里,岂不是意味着荆州防务空虚。
如果这个时候朝廷派兵袭击荆州,那王濬肯定要回师救援,到时候自己在其身后衔尾追杀,必然能让其损兵折将。
要是运气好一些,说不定还能把对方给留下来,把袭击荆州变成夺取荆州!
想到这里,罗宪的心就怦怦直跳,那可是荆州啊!
罗宪立刻再派人往建邺去信,把自己的想法告知杜预。
与此同时,城下的王濬也开始对上庸发动攻势。
虽然这次有很大的概率没法拿下上庸,但要是就这么退走的话,陛下那边实在是有点没法交代。
上庸的战事打响的同时,姜维和霍弋也顺利的撞上了羊祜。
只是双方的兵力差距着实是有点大。
姜维和霍弋此次共计带兵四万,而羊祜所率兵力起码是二人的两倍还有余。
然而在面临如此大的兵力差距的时候,无论是姜维 还是霍弋。
都没有想到要撤退。
一方面是想称量一下这个羊祜到底有几斤几两。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此时退走,必然会被羊祜衔尾追杀。
一个不小心就会从撤退变成溃败,而且因为会被追杀的缘故,现在退走也根本没法回城。
既然撞上了,那就碰一碰,看看两国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羊祜在得知对面的人居然是姜维之后,心中也立刻变得警惕起来。
从大魏还在的时候,姜维这个名字便被洛阳朝堂诸公所闻。
就连远在泰山的自己也不例外。
所有人都知道此人乃是诸葛亮之徒,在诸葛亮死后独自支撑蜀汉北伐。
后来更是在剑阁击退钟会,并成功回到成都围杀邓艾。
导致伐蜀功亏一篑。
虽然官面上的消息都在说是那位蜀汉皇帝刘谌的功劳。
但没有人会真的相信这些功劳全都是刘谌的,更多的是觉得蜀汉需要给皇帝的身上加光环,以此来提高国家的凝聚力。
这和大晋立国之时,各地纷纷献祥瑞的道理是一样的,是一种政治手段。
之前虽说在冯翊也和姜维交过手,但那更多的是一种试探。
彼时的蜀汉尚未在长安完全站稳脚跟,而大晋也因为种种原因无法把所有力量都集中在冯翊。
因此两人之前并不算真正的交手过。
现在终于在这里撞上,羊祜自然也不想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
和姜维的动作不同,这一次羊祜是抱着要进攻冯翊的想法来的。
因此自然就比姜维多了几分谨慎。
“文通,你领两万人马,从侧翼绕过去。”
杨济闻言,立刻领命而去。
“扶风王,你领一万人马,随时策应杨济。”
司马骏也点头领命而去。
做完这些之后,羊祜便下令扎住阵脚,准备看看姜维接下来的动作。
姜维通过斥候知道对面羊祜的举动之后。
立刻就明白对方的意思。
“霍将军,你自领兵马在正面看住敌人。”
“我去看看侧翼的情况。”
说罢姜维便分兵一万脱阵而去。
没过多长时间,姜维便和杨济撞上,双方立刻展开战斗。
杨济的兵力虽然是姜维的两倍,而且也算得上一时名将。
但是在经验老辣和武艺超人的姜维面前显然还是不够看。
被姜维带着兵马冲了几阵之后,便有点支撑不住。
阵型也有点摇摇欲坠的意思。
幸亏司马骏来的及时,帮助杨济稳住阵脚。
要不然再有两个回合就得被姜维给冲散。
击退姜维之后,杨济的脸上也露出些许劫后余生的庆幸。
战场上输赢本是兵家常事,但能被打的几乎无还手之力的情况,还真是少见。
而正面战场上,羊祜也和霍弋战在一起。
双方并没有一上来就开始拼命,而是互相进行试探。
想要看看对方的真实水平究竟如何。
但是两人都是越试探越心惊,没想到敌方主将都不是易与之辈。
不过想想也很正常,能做到一军主将的人,哪里是那么简单的。
一番试探之后,羊祜觉得自己已经试出了对方的深浅,立刻下令大军进攻。
数万大军齐齐催动,朝着汉军的军阵就冲了过去。
而姜维也在处理完侧翼的敌人之后,重新返回军阵。
看着对面正在冲过来的晋军,姜维并没有选择和对方硬碰硬,主动开始带着大军往侧翼迂回。
这种战术对于汉军来说并不陌生,在缺乏骑兵的那个年代,汉军就是靠着这样的战法一点点的磨掉对方的优势战斗力。
在朝廷占据陇西和凉州并获得骑兵之后,姜维也没有抛弃这种战术。
而是借用骑兵的机动性,把这种战法的优点无限扩大。
这种闲庭信步般的拉扯,让敌人始终处在一个马上要追上但却始终无法追到的距离。
一开始羊祜还没发现问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这边的军阵开始变得有些散乱之后。
羊祜立刻就意识到了问题所在,自己正在被敌人牵着鼻子走。
发现这一点之后,羊祜立刻下令停止追击。
姜维在看到晋军停止追击之后,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你停下来了,可就该换成我追你了。
姜维当即下令,调转身形攻杀晋军。
看到汉军的动向之后,羊祜立刻命令弓兵和弩手上前。
不计代价的用远程火力压制住汉军的进攻。
给阵型已经有些散乱的晋军一点重整队形的时间。
省得被对方突入阵中,造成更大的损失甚至是溃败。
羊祜的做法奏效了,面对铺天盖地的箭雨。
姜维也没有选择硬冲,省得给汉军士兵带来更大的损失、
晋军也因此赢得了喘息之机。
双方的阵型再次拉开。
这一次试探之后,姜维和羊祜都变得异常谨慎。
谁都知道一旦再次开战,很有可能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在双方拉开阵型之后,姜维立刻派人回去搬兵。
自己手里这点兵力,真要是对面舍命拼杀的话,自己未必能够占据上风。
对面的羊祜很明显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在阵型整备完毕之后,便立刻开始下令再次进攻。
姜维依然选择边退边打的战法,但羊祜也不会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
当即就下令让杨济带着骑兵咬上去。
这导致双方始终没有拉开太大的距离。
既然这个战法不能奏效,姜维便果断放弃。
开始采用迂回切割的战法,这是关彝从塞外带回来的战法。
但其实早在武帝时期,就被冠军侯霍去病拿来对付过匈奴。
只可惜直到关彝从塞外回来,带回来大量的精锐骑兵,汉军才再次有机会拿出这套战法来用。
在姜维的指挥下,汉军士兵将身后的这些晋军士兵一点点的切割吃掉。
逐渐的削减对方的兵力。
然而在姜维关注不到的地方,一个巨大的包围圈正一点点的在将其围困起来。
羊祜的目标是吃掉姜维这支兵马,那支追着姜维咬的骑兵就是羊祜派出去的诱饵。
他要用这些士兵的性命拖住姜维的脚步,只要自己这个口袋布好,就算姜维有通天之能也休想逃出去。
不过很快,姜维就发现了不对劲儿的地方,这种不对劲儿来自一个顶级武将的直觉。
因为从始至终,战场上的形势都没有完全脱离姜维的掌控,但姜维就是觉得有不对劲儿的地方。
很快,姜维就知道这股不对劲儿来自哪里了。
这个羊祜似乎太不把士兵的性命当回事了。
虽说为将者有爱兵如子,用兵如泥的说法。
可事实上没有几个人会真的拿士兵的性命不当回事,这样的人也注定很难成为名将。
所以当姜维看到身后的追兵正在一点点的减少,却没有看到任何敌人的增援以及让他们撤退的迹象后。
姜维就意识到自己可能要落入羊祜的圈套了。
自己的兵力本来就不如对方,真要是被围起来的话,就算是能顺利突出去也必然会付出极大的代价。
姜维开始放弃之前的战法,准备先跳出即将到来的包围圈,然后再伺机而动。
但是姜维还是低估了羊祜的动作。
在姜维意识到自己快要陷入敌人的包围之后。
羊祜已经把包围圈布置的差不多了,开始对姜维进行围杀。
只要杀了姜维,那蜀军就会陷入到群龙无首的地步。
等到再灭了这支蜀军,那夺取冯翊进而进攻长安的可能性就会大上很多!
看着已经陷入到自己包围圈中的姜维,羊祜的嘴角终于挂起一丝笑容。
姜维,汝命休矣!
在意识到自己已经落入敌人的包围圈中之后。
姜维也不见丝毫慌张,这种场面对于姜维来说实在是算不得什么。
没有这点本事,他如何带领弱于敌人的兵力进行那么多次的北伐。
姜维当即下令调转马头,直冲敌人中军。
他要凭借汉军的机动性,进攻敌人的中军,只要敌人中军顶不住自己的进攻。
就必然会召回兵力回援,到时候主动权就会重新回到自己的手上。
随着姜维的一声令下,所有的汉军士兵开始朝羊祜的中军大帐杀去。
看到这一幕的羊祜同样不见慌张,下令两翼兵马朝自己的方向靠拢。
他要硬顶住姜维的这次冲杀,只要前军能顶住这波冲杀,姜维便再无还手之力!
双方人马越来越近,如同两道滔天巨浪向着对方席卷而来。
“轰!”
伴随着第一排的双方士兵撞在一起,两道巨浪轰然破碎。
也意味着决定双方生死的一战已经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