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朝会皇帝下旨整顿武库后,叶明在兵部的日子便明显忙碌起来。他虽仍是侍郎,协理驿传与部分革新事务,但“武库新法”俨然成了他眼下最紧要的差事。
这日午后,他难得有片刻清闲,在自己的值房内泡上一壶清茶,准备梳理一下思路。
值房的布置依旧简朴,除了必要的案牍书架,唯一显眼的便是墙角立着的一个木架,上面摆放着格物院送来的几件模型:一架微缩的“瑾车”,一套标准的齿轮组,还有一个小巧的弩机改进示意模型。
这些物件,无声地宣示着主人与别处官员的不同。
茶水刚沸,门外便传来了轻轻的叩门声。
“叶侍郎可在下官打扰了。”一个温和的声音响起。
叶明抬头,见是兵部车驾清吏司的主事,姓周,一位四十余岁、面容儒雅的中年官员。
这位周主事平日里负责舆图、驿站马匹管理等务,与叶明协管的驿传系统多有交集,为人还算务实。
“周主事请进。”叶明起身相迎,顺手又取过一个茶杯,斟上七分满的茶水,“来得正好,尝尝这新到的雨前。”
周主事连忙拱手谢过,小心地在下首坐了,双手接过茶杯,嗅了嗅茶香,赞道:“叶侍郎好茶。”他抿了一口,似乎有些犹豫,欲言又止。
叶明看在眼里,也不催促,自顾自地品着茶,等着他开口。
沉默了片刻,周主事终于放下茶杯,压低了些声音道:“叶侍郎,下官今日冒昧前来,是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周主事但说无妨,此处只有你我二人。”叶明语气平和。
“是关于……武库新法之事。”周主事斟酌着词句,“侍郎雷厉风行,清点京西武库,制定新规,下官佩服。只是……部里近日,颇有些议论。”
“哦?都议论些什么?”叶明放下茶杯,神色不变。
“有人说,侍郎此法虽好,但过于苛细,各库大使、库吏们骤然适应不及,怨言不少。也有人说……”周主事顿了顿,声音更低了,“说侍郎借着格物院之名,行揽权之实,手伸得太长了。甚至有人私下抱怨,说那些‘格物数字’、新式表格,看得人头昏眼花,远不如旧式账册一目了然。”
叶明静静地听着,脸上看不出喜怒。这些反应,都在他意料之中。变革总会触及既得利益者和习惯旧秩序的人。
“周主事,依你之见,这新法果真如此不堪?比那账实不符、虚报瞒报的旧例还要糟糕?”叶明缓缓问道。
周主事连忙摆手:“下官绝非此意!下官亲眼见过侍郎派人整理出的京西武库清册,条目清晰,数目确凿,远非往日那笔糊涂账可比。只是……”
他叹了口气,“部里积弊已久,盘根错节,骤然变动,难免引得人心惶惶。下官是担心,侍郎初来乍到,根基未稳,若因此得罪了太多人,恐于日后行事不利啊。”
这番话,倒是带了几分真诚的关切。叶明能感觉到,这位周主事并非那些顽固守旧之辈,只是性格谨慎,不愿见他这个“新贵”碰得头破血流。
叶明笑了笑,拿起茶壶为周主事续上水:“多谢周主事提点。叶某行事,但求问心无愧,利于朝廷。这武库管理,关乎将士性命,国家安危,容不得半点含糊。旧法若好,自然沿用;旧法若弊,则必改之。至于那些怨言……”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墙角那架微缩“瑾车”,语气淡然却坚定:“若因惧怕怨言便裹足不前,那格物院至今恐怕还只在纸上谈兵。周主事掌管车驾,当知驿传系统如今效率提升,靠的也是不断剔除弊病,优化流程。武库管理,亦是同理。困难必有,但事在人为。”
周主事看着叶明平静而自信的神情,想起驿传系统近年的变化,以及格物院那些实实在在的成果,心中那点疑虑和担忧,不知不觉消散了大半。
他拱手道:“侍郎高见,是下官迂腐了。日后若有用得着下官之处,但请吩咐。”
送走周主事,叶明重新坐回案前,看着杯中沉浮的茶叶,若有所思。周主事的来访,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兵部内部对新法的复杂态度。
有抵触,有观望,也有像周主事这样虽谨慎却可争取的中间派。
他铺开纸张,开始起草一份给皇帝的奏报,内容是关于在京畿武库推行新法的初步成效与下一步计划。
他决定,不仅要报告京西武库的清点结果,还要附上几张由格物院吏员绘制的、直观展示各类军械堪用率、待修比例的“格物图示”,让皇帝和朝臣们能一目了然地看到问题所在,以及新法带来的清晰变化。
正写着,值房的门又被敲响了。这次来的是他在兵部的一名随从。
“大人,府里送来食盒,说是夫人特意嘱咐的,怕您忙起来忘了时辰。”随从提着一个精致的食盒进来。
叶明这才发觉,窗外日头已然西斜。他打开食盒,里面是几样他喜欢的清淡小菜,还有一盅冒着热气的鸡汤。一股暖意涌上心头,家中妻子的细心关怀,总能洗去他公务的疲惫。
他一边用着简单的晚膳,一边继续思考。推行新法,不能只靠强硬的命令,还需要引导和示范。
或许,可以在兵部内部,先开办一个小范围的“讲习”,由格物院派员,向那些负责具体文书工作的吏员,讲解新式登记法和表格的使用,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甚至,可以挑选几个年轻、接受能力强的吏员,到格物院去观摩学习几日?
这个念头让他精神一振。技术的推广,最终要靠人来执行。改变人的观念和习惯,往往比制造出新技术更为关键。
用完膳,他吹亮油灯,继续在灯下奋笔疾书。窗外,兵部衙门的灯笼次第亮起,映照着这个古老帝国机构寂静的夜晚。
而在叶明的值房内,改革的微澜,正随着笔墨的流淌,悄然扩散。他知道,前路漫长,但每一步踏实的耕耘,都必将为这个帝国,带来一丝新的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