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林兰华他们也不像现代那样,需要朝九晚五的上班,种地还算是自由,地里的活计可以拖延个一日两日,
再不济还可以请人帮忙,或者下地的时候,可以带上孩子一块,就是小孩子都闹腾,估计在地里一日下来,就是个泥猴子了,还得时常看着他,免得他自己跑摔了。
低头看看此刻还白白嫩嫩,只有脸颊红彤彤的小沐景,她都能想象儿子以后晒黑了,玩得一身泥巴的灰扑扑样子,
“珍惜你现在的样子吧!以后别给老娘皮,”
会走会跑之后,估摸也是人厌狗弃,真的且行且珍惜现在这可爱样子,嘴里还只有一颗小糯米牙。
可惜这时候不能拍照或者录像,不然留下他现在的样子,还有以后一生的生长轨迹留下来,也值得怀念和铭记。
“记录不了,娘就多看看你,”
林兰华自己也没有什么绘画上的天赋,不然还能画上存在空间里,也能保存很多年。
“或者要是县里有厉害的画师,叫人家帮忙画一画,”
想了想又摇摇头,林兰华去书铺打听到绘画的事儿,也看过不少画像,都不太拟真,林兰华也瞧不大上,遂一直未能给小家伙留下画像。
随缘吧,要是真的遇上好的画师,就画上一幅,家里的人可以都来一幅全家福,也是美事一桩。
想得美,吃得也美,腊八粥的味道真不错,
不过吃了一日的腊八粥,也算是吃够了,林兰华他们这段时间的日常,就是晒晒太阳,烤烤火,偶尔去村子里和周大娘他们聊聊天,
做做针线活,捡一捡粮食里的沙石,倒是难得清闲。
日子就这么慢悠悠过去了,迎来了小年,
家里开始大扫除,里里外外都被打扫整理出来,墙角新长出来的一点儿嫩牙,都被小石头给拔了,
用长长的竹竿,顶着一个小扫把,将屋檐牛棚上挂起的蜘蛛网,也全都打了下来,
杂物间的一侧整整齐齐的堆放着劈好的柴火,,另一边放着的大木缸、麻布口袋、绳索、锄头、砍刀...也都被简单的清扫过,
各个屋子的窗户都重新用窗户纸糊了一遍,全家就赵沐景一个人最悠闲,
还怕他吸到灰沉,就把他放在小车里,小车推到院中,搭盖着一个透气的小帷帐,在太阳底下舒舒服服的晒着,睡得呼呼香,
根本不知道爹娘奶奶哥哥,走进走出,前院后院,来来回回的转了多少遍。
林兰华还发现了一个空间的妙用,就是收拾家务,十分的方便,
她擦洗柜子的时候,直接将放在衣柜里装样的衣服被子,全都放进空间,擦洗干净过后,在放出来,也省得手忙脚乱,还麻烦,
其他的一些杂乱的小东西,也又能放的地方。
家里完全焕然一新,连烧水的水壶上的黑灰,都被赵大娘搓下去一层,实在是新得不能再新了。
天气一连几日都晴朗,家里人轮换着拿被子出来晒晒,夜里盖着也更加舒服。
“驾~!”
赵大成驾着骡车,轻轻甩动缰绳,骡子就哒哒往前走了,
车上坐着林长君林大嫂和林长胜,小石头和林兰华也在上头,
赵大娘在院门口看着人走远,叹口气,回身看着林二嫂笑呵呵的抱着小沐景亲香,没眼看了,
心中还疑惑这小子这时候倒是不认人了,
林二嫂笑呵呵道:
“好歹我也喂过他不少时候,还不是当得上他半个娘,小家伙当然认我了,”
小沐景哪里听得懂啊,手里拿着风车,玩得不亦乐乎,根本都还不知道娘抛下自己,赶集买东西去了。
等到他玩得差不多了,肚子饿了,啊啊叫人的时候,左不见娘的身影,右不见娘来,啊啊叫唤,
连二舅娘送到嘴边的口粮都不吃,扯着嗓子嚎,希望把娘嚎来,
“这会儿上哪儿给你找娘去啊?快吃,吃了就睡了,睡醒娘就回来喽?”
林二嫂抱着小娃娃哄,这是得亏林安文还没有彻底断奶,否则哪里能放林兰华出去,
边哭小家伙还知道用眼睛看着门外,往常他一哭,娘可就来了,今儿却怎么都不见影子,
小家伙这下是真的伤心了,赵桃桃都嚎过来了,
抱着他也哄了哄,还是不行,
哭了好一会儿,彻底没了希望,小家伙不甘不愿的吃了二舅娘的奶,眼角挂着泪就睡过去了,
赵大娘看得叹息不已:
“哎呦,兰华这性子,还像是没出嫁的姑娘家一样,爱玩,要什么东西,叫大成买就成了,她倒好,舍下孩子,自己去了,”
实在是孩子哭得可怜,赵大娘就随口抱怨起来,
林二嫂看着睡着的小家伙,低声道:
“兰华自从怀孕,一直到现在,都没去过县城,这几日县里正热闹,她想去也实属正常,”
总不可能因为孩子,就真的哪里都不去了,
反正自个儿也得空,帮着带一日也好,就是小家伙不领情啊!
县城里,再过几日就是年节了,家家户户都要置办年货,一年劳碌到尾,新年新气象,新年新希望,
北边的流民叛军也平定了,地界更加的太平,百姓们也高兴,
街道上人来人往,个个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林兰华背着背篓来的,还想着大卖特卖,偷偷放进空间里呢,结果就被林大嫂生生拉住,一块儿在集市上逛,
林兰华:“......”
计划还没有开始,就流产了,
获得了赵大成一个暗中的笑,
只得和林大嫂一块儿在集市上逛起来,就是买些过年吃用的花生瓜子、糖果糕点,
尤其家里孩子多,家里日子也过得去,就给孩子们多买些零嘴,逗他们开心。
“买糖葫芦,上回大成买回家,味道不错,”
林兰华看着买糖葫芦的老头,扛着草把走在前面,拉着大嫂快走两步,穿过人群,
追了上去,
“给我们来二十串,”
话音一落,周围听到此言的三个人都转过头来,看向了两人,衣饰普通,其中一个还饱经风霜,却一下子买二十串糖葫芦,真是怪哉,家里真有怎么许多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