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她不想留一道疤,更不要说这时候的剖腹产还是竖着切了,而且技术也就这么成熟,后遗症太多了。
但顺产的话她又害怕侧切和撕裂以及难产。
到时候要是难产的话,顺转剖就更加危险。
姜琦非常犹豫,一时有些拿不定主意,想要魏薇给她提点意见。
“薇薇,你说我顺产怎么样?”
对于这个魏薇有些疑惑,“你不是说要剖腹产的吗?怎么又想顺产了?”
之前姜琦可是坚定要剖腹产的,就怕顺产出现什么危险。
而且知道她要顺产得时候还给她做过思想工作,说还是剖腹产要保险一些。
姜琦叹了一口气,“我不想留一道疤,而且剖腹产还是有很多弊端的,现在技术也不是那么成熟。”
对于这个魏薇也不好说什么,“无论是顺产还是剖腹产都有弊端的,也不好说哪个好,哪个不好,都不好。
还有一个问题你得考虑,顺产要想顺利,不是孩子不大就可以的,最重要的是孩子的头围。
我敢顺产,那是因为我和萧学沐的头围都不算大,当时肚子也不大,体重增的也不算多,所以才敢赌一把的。”
其实是因为检查了,检查出孩子的头围不大,她的骨盆条件可以,孩子胎位也正,她才顺产的。
“而且还有胎位问题,顺产也是要看条件的,你对比考虑一下。
不过有一点我得给你提个醒,现在没有无痛,我开十指可以说是非常快了,即使是这样,我都不敢再来一次了,那种痛,我无法形容。”
说完魏薇就打了一个寒碜,那种痛入骨髓的痛,她是真的不想再体验了。
听到这话,姜琦直接放弃了,“算了,还是剖腹产吧,李志斌的头围太大了,我的头围也不算小。
而且医生说我的胎位也不是特别正,到时候要是顺的话还得正胎位,那个太痛苦了,不犹豫了,就剖。”
听到这话魏薇不做评价,因为无论选哪个对母体的伤害都非常大,想要对母体没有伤害,只有不生一个选择。
而且无论选哪个都要遭罪,只不过是先遭罪和后遭罪的区别罢了。
沐青和程颜并不知道魏薇吃了药,还以为魏薇是没有奶,怎么补都没有奶非常无奈。
看看萧学沐和魏薇能够弄到足够多的奶粉也稍微松了一口气。
但萧家人也没有光看着,都尽力发挥自己的人脉,多弄点奶粉和营养品,就怕孩子的奶不够。
萧学沐就一个月的假期,这一个月萧学沐还干了一件大事,那就是跑去结扎了,他说什么都不愿意再生了。
对此沐青和萧柏也没有说什么,一个是他们觉得有一个孩子就行了,因为谁也不能保证他们两个生下来的孩子是乖孩子。
再者就是现在实行计划生育了,即使再要也不能要了。
而魏薇看萧学沐这猴急的样子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她这个生和遭罪的人都还没有说什么,萧学沐这个不生的怕成了这样,一点都不符合他的人设。
沐青和萧柏也不能时时刻刻都守在这边,都得回实验室。
因此等满月之后重活就准备搬回学校旁边的院子。
不过在回去之前还得去一趟老宅,给孩子办满月酒,这个萧爱国和程颜老早就在准备了。
回去的时候魏薇又被包成了粽子,然后被塞进了吉普车的后座。
在这个方面萧学沐可谓是严防死守,不让魏薇沾一点点风。
当初魏薇和萧学沐的婚礼并没有大办,因为那个时候风声才刚好一点,他们不敢太过于出头了。
但现在不一样了,家里好久都没有热闹过了,上次热闹还是四年前萧学沐和魏薇结婚。
所以这次满月宴萧家人放肆办了起来,那天来的人特别多。
看着人来人往的人群,魏薇想了到网上那些段子,怕出现什么意外,连忙叮嘱萧学沐。
“等一下必须让孩子一直待在你的视线范围之内,少让别人抱,这细菌太多了。
而且如果不是绝对信得过的人,千万不要让他抱孩子,知道吗?”
不让抱是不可能的,毕竟今天来的人都非富即贵,大部分都是身居高位中的人,不好得罪。
但是也不能谁都来抱一下孩子,谁知道这些人藏有什么样的心思,魏薇可不敢低估人的恶性。
“还有,那些喜欢喂孩子吃东西的,特别是酒的,千万不能让他们喂孩子。
吃饭的时候一定要把孩子抱回来,给他们看一圈就行了。
给人抱完之后,你偷偷摸摸孩子,要观察裹被里面有没有包什么东西。”
看着魏薇焦急的样子,萧学沐认真的记住了。
他知道魏薇不是那种无的放矢的人,她这么说肯定是她在后世见到过的,才会这么警惕。
而且他也是相信人性本恶的,因此萧学沐认真的记住了。
萧学沐在抱着孩子出去看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的,无论谁来抱孩子,他都死死的盯着那人,就怕人家孩子抢走了。
谁声音大一点,他立马就将孩子抱走了,就怕将孩子吓到。
看到萧学沐这小心翼翼的、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的样子,被众人狠狠的嘲笑了一番。
都说结婚生子后就会变得成熟稳重了,现在看来确实是这样。
萧学沐这么皮实、那么混的人当爹后都老实了下来。
对于被误会,萧学沐并没有说什么,对于外人的看法,他一向不在乎。
对于给大院其他的年轻人就引来了一大波催婚,特别是那种小霸王和那种叛逆的人被催的最惨,萧学沐也管。
看到萧学沐这个最叛逆、最混的人结婚生子后变化都这么大,他们觉得结婚生子还是非常有效的。
自己管不住了,就想想让他们结婚生个孩子,试试看能不能变好。
对于这一切,魏薇和萧学沐都不知道,在办完满月酒后两人就带着孩子回了学校旁边的院子。
虽然萧学沐在照顾魏薇这件事上非常妥贴和靠谱,但对于两个新手爸妈单独照顾孩子,萧家人还是非常担忧的。
而且虽然魏薇还有一个月的假期,但一个月后也得上班。
一个上班,一个上学,他们就更加不放心了,所以给他们介绍了两个带孩子比较得手的阿姨过去照顾他们两人的生活。
对于萧家人这个好意,魏薇和萧学沐都没有拒绝。
反正他们自己也是要找人的,在找有经验的老手这方面,他们肯定是比不过程颜他们的。
其实萧家人的担忧完全是多余的,魏薇和萧学沐两个新手爸妈上手得非常快。
夫妻俩加一个孩子加两个阿姨的日子过得潇洒极了。
魏薇还有一个月的假期,魏薇现在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逗小团子。
小团子的的小名是魏薇取的,至于大名,叫萧巍,是萧学沐取的。
其实为小团子取名字家里还发生了好几次大战。
萧爱国萧老爷子取了一个,叫萧景,萧柏也当仁不让,想争取孩子的取名权,叫萧珩。
然而萧学沐在萧爱国和萧柏还在争的时候,直接已经给孩子将户口给上好了,叫萧巍。
对此萧学沐又换来了一顿鸡毛掸子,但萧学沐对这件事是没有一丝商量的余地,直接先斩后奏。
在他眼里,那是他和魏薇的孩子,自然是他们想取什么名字就取什么名字。
他原本是想让魏薇取的,但魏薇觉得她无法承担这种重任。
因为无论取得好或者不好,她都感觉孩子以后会吐槽,还不如承担起小名的任务,大名就交给萧学沐。
萧家人看到萧学沐给孩子取的名字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这人脑子里除了他媳妇怕是没有其他东西了。
因为萧学沐的先斩后奏,孩子的名字就这么定下了,萧家人打了一顿后也没有说什么了。
只有魏薇偶尔吐槽,魏薇觉得萧学沐以后肯定会被小团子吐槽死,天知道巍字对于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会是怎样的噩梦。
魏薇碰了碰小团子粉嫩的脸颊,小家伙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不哭不闹,只是好奇地看着周围。
带孩子几乎不需要魏薇插手,家里请了位经验丰富的阿姨张姨,负责洗衣做饭,王姨负责带孩子。
夜里起来冲奶粉、换尿布的事大部分都是萧学沐在做,魏薇只有在萧学沐有事回不了家的时候才带带。
但是只有好带的时候她才会带,要是不好带的话就直接交给王姨。
就在魏薇准备回学校上班了,姜琦也准备剖了。
因为是剖腹产,可以自己选,时间的话要稍微好一些,就没有像魏薇那么急急忙慌。
姜琦在看到孩子的时候非常庆幸,庆幸自己是剖的,因为孩子比魏薇的孩子要重多了,六斤六两的男孩,头围还比较大。
这要是顺产那还不得遭罪遭死,看到孩子这样,姜琦一瞬间就不惋惜肚子上的伤疤了。
而魏薇也是非常庆幸,自己和萧学沐的头都算小的了,不然她也得挨那一刀。
魏薇看了一下姜琦的刀口,真的非常大。
看到魏薇这样,姜琦的脸色虽然苍白,但语气却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
“幸好挨了一刀,不然我不知道该痛成怎么样,而且也还好,反正我也不打算喂母乳。”
知道魏薇没有母乳喂养,小团子依旧十分健康活泼,姜琦也不打算母乳喂养了。
要知道喂母乳可不是个什么轻松的活。
魏薇理解地点点头,她自己选择奶粉喂养,更多是出于萧学沐的支持和个人选择的便利。
而姜琦,则混合了身体创伤和心理因素。
“大傻个和你婆婆他们……没意见吧?”魏薇轻声问道。
要是姜琦选择不母乳喂养的话是瞒不住的,因为姜琦不像她,主要是萧学沐在贴身照顾,萧学沐又帮她瞒着。
姜琦可是她妈妈在照顾月子,要是一点奶都没有的话,姜琦的妈妈是不相信的,毕竟营养也好,条件也好,是不可能没有奶的。
姜琦翻了一个白眼,“他没问题,都是我做主,遵循我的一切决定,我婆婆也没事,因为小团子不也大部分都是喝牛奶吗,照样非常健康,所以她也没有说什么。
你不知道,最反对的竟然是我妈,天天在我耳边说。
当然主要也是外面那些人经常在她耳边说三道四的,再加上有些老旧思想……”
李志斌和萧学沐能够帮忙弄到奶粉,吴丽春和李敬的人脉也多,也能弄到,所以对于姜琦不喂母乳,李家人都是没有意见的,只要能弄到奶粉,孩子有吃的就行。
但是外面的流言蜚语可不少,对于姜琦的这个决定更是不理解。
姜琦还没有出月子,外面就说了起来,慢慢的,那些邻居、甚至一些不那么亲近的亲戚,都明里暗里地上门表达着“关心”。
“哎呀,不喂母乳孩子可不亲你啊!”
“奶粉哪有母乳有营养?为了孩子,当妈的受点累算什么?”
“剖腹产又不是什么大手术,恢复起来快得很,别太娇惯了……”
这可把姜琦气坏了,吴丽春直接就拿着扫把将人赶了出去。
吴丽春和宁兰珍在大院那边和各方邻居、亲戚斗智斗勇,魏薇也回到了学校。
系里的老教授看见她,推推眼镜,笑着颔首。
“魏老师回来了!!好,好,家里都安顿好了?”
语气里是长辈对晚辈的关切,并无半分对她因生育暂离的轻视。
魏薇笑了笑,“安顿好了,找了个亲戚帮忙带带小孩。”
这个亲戚是什么意思,大家都知道,虽然现在对于这些不管了,但是大家都还是习惯用那几年的习惯。
找阿姨也好,雇什么人都是说亲戚帮忙,都是私底下给钱。
萧学沐和魏薇两人白天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晚上遇到了就一起回家,逗逗小团子。
自从有了孩子之后,萧学沐也没有之前那么拼了,每天都尽量挤时间回来一趟。
也没有掺和那么多实验了,只跟着萧柏和李时愿做,因此事情也少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