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太后为难的事后,小凡子在门口悄悄露出一个脑袋,显然有事。
“探头探脑的干什么,进来说话。”
太后找到了理由,先转移了话题。
“太后娘娘,都水监送来别院那边的消息,奴婢不敢处置。”
小凡子小步跑进来,把消息放在太后跟前。
山中别院?
是太皇太后的消息么?
不但太后心提了起来,其他大臣的目光,也瞬间盯住了那几张传递消息的字条。
虽然顾道在哪里镇着,暂时应该抗得主,但是有点风吹草动也让他们揪心。
太后打开纸条,第一眼就差点下晕过去。
“太皇……太皇……太后,欲……欲扶棺进京,为太上皇讨回公道……”
随着太后的声音,所有重臣的心猛地提起来,顾云璋更是直接站了起来。
真要是被太皇太后扶棺进京,那可就天崩地裂了,整个大乾朝堂肯定要乱。
“匪首玄老大和禁军都尉,劝说顾公臣服太皇太后,一起扶棺进京,被顾公当场射杀……”
太后念出第二句,刚才惊吓出去的三魂七魄,终于一下子归位了。
顾道射杀了匪首和禁军都尉,显然是拒绝了太皇太后,也意味着他在阻止。
顾云璋也默默坐下。
可‘匪首玄老大’这五个字,引发了所有人注意,怎么太皇太后身边有匪首?
这是从何说起?
太后没跟他们说明,心中无限感慨,这个女婿果然是顶事儿啊。
“顾公命人喊话禁军,说‘乃是婆媳关系不和’禁军不可掺和,已有半数禁军逃回京城。”
太后读完了第三句,又松了一口气。
大致情况清楚了。
太皇太后发现了太上皇的棺椁,想要扶棺入京,不过遇到顾道挡路。
有个叫玄老大的,就想要劝降顾道,不过被顾道当场给打死了。
顾道还劝说禁军跑了一半。
目前来看都是好消息。
“顾道挡住了太皇太后,但是这件事要尽快解决,为了王朝安定,本宫的意思是尽快处置。”
“就对外宣称太上皇久病,因为见到太皇太后太激动,以至于驾崩,尽快葬入皇陵。”
“至于太皇太后,还是去本源寺礼佛。”
太后给出了自己的处理办法。
太上皇驾崩的事情已经不可能捂住了,那就索性直接公布,只不过为了掩盖秘不发丧,改成现在驾崩。
“诸位爱卿,本宫没有私心,这一切都是为了大乾的稳定,诸位以为如何?”
太后说着违心的话,看着诸位大臣的反应。
袁琮第一个摇头。
“太皇太后已经掀开了盖子,太上皇驾崩的时间,根本瞒不住。”
“如此处置,怕是谣言四起,引人猜测。对太后不利,对陛下不利。”
“后患无穷啊!”
顾云璋刚要同意,听到袁琮这样说,又把话收了回去,的确是个问题。
太后的处置方法,只是顾了眼前,给以后留下了隐患,万一有野心家以此为借口鼓动……
再说,要如此处置,就要封口。
那顾家别院光驻扎的禁军就三千人,还有好几百宫女和太监,总不能把这些人全都杀了。
就算不杀,流放到别的地方,那更加引人怀疑,你要是没事儿为什么流放宫女和太监?
“臣也不赞成!”
这时候郑国公开口了。
此时太后惊慌失措,有求于众臣,本来众臣应该闭嘴,全力支持太后。
“一事藏鬼,祸连终身!”
“请太后不要兵行险招,太上皇驾崩之事,还是要实话实说,不要给任何人留口实。”
郑国公说这话,其实是冒了风险的。
太后度过这次难关之后,万一找郭家算后账怎么办?但是为了大乾,他不得不说。
“臣也赞成国公爷的说法,此时把根挖出来,以后免得动荡。”
温尔雅淡淡的说道。
“臣附议,为了大乾,当不留根苗。”高岸的话言简意赅,赞东温尔雅。
工部尚书萧由眼观鼻,在思考太上皇陵寝的事情,无论怎么争吵,人总要埋上。
这陵寝怕是还要他经手。
新任代刑部尚书吴文涛一样一言不发,他资历尚浅,不敢在众臣中卖弄。
至于陆冠,一动不动,秉承不问坚决不说的做派。
“本宫容易么?”
太后拿起绢帕,捂住眼睛,开始哭。
“秘不发丧乃是太上皇的意思,你们以为本宫愿意么,本宫的命好苦啊……”
一开始是假装哭,但是想到太上皇这个没良心的,撒手人寰逍遥去了。
留下这么一个烂摊子,太后真的伤心了。
她这一哭,全场的众臣都无奈了,再说下去,就有点欺负孤儿寡母了。
可太后哭起来没完。
“太上皇服毒自尽之日,元祥也在,你们若是不信可以问他,本宫无愧于心!”
“如果元祥的话不可信,了然大师作为见证也在,大师总应该值得相信吧!”
太后开始摆出证人来,一边说一边继续哭。
“我那没良心的丈夫,就怕日后有人质疑本宫,这才找了了然大师作证啊……”
这话就在暗戳戳地责备众臣了。
袁琮叹了口气,太后是他的学生,可是他从未教过太后撒泼耍赖。
现在也不能端起老师的架子,训斥太后,毕竟她已经是太后了。
他再也没办法了。
“臣怎能不信太后,但既然太后有苦衷,不想说,那臣如何敢逼迫?”
“就如此吧!”
袁琮仅代表个人发言了。
“臣惭愧,请太后乾纲独断!”
郑国公也松口了,但是这话里留着余地,太后你自己决定如此,以后万一有事,我们就不插手了。
“臣惭愧,唯命是从。”温尔雅说道,这话里一样藏着机锋。
“臣惭愧,听凭太后吩咐。”高岸模仿温尔雅,意思一样。
“臣遵旨!”
顾云璋回答得最直接。
剩下几个人,学着顾云璋的话,做出了答复。
吴文涛、萧由、陆端都是新人,可没有胆子跟几位老臣那样暗藏机锋的说话。
太后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件事,终究这样糊弄过去了。
她宁可留下一个尾巴,这样糊弄过去,也绝不能承认,当年太上皇秘不发丧,是为了让李重坐稳皇位。
因为一旦承认这个,那李重的皇位就合法了,她跟小皇帝就成了篡位。
两害相权,取其轻。
“本宫多谢诸位爱卿,还请诸位随本宫前往别院,一起找太皇太后处理此事。”
太后说道。
他想要众臣跟她一起去别院,给太皇太后施压,让她看清楚,没人支持她。
既然已经答应,那就把事情做到底,袁琮和郑国公都点头,其他人自然跟上。
顾家别院门前,太皇太后出现了,不过在她身侧有一个巨大的金丝楠木棺椁。
太皇太后慢走,棺椁被人抬着并行,一步一步地朝着顾道压了过来。
“顾道,你不是敢杀人么!来,有什么兵器都朝着棺椁来……”
“里面躺着你的岳父,你曾经的君王,你敢么,你敢来么?”
太皇太后不顾仪态,拍着金丝楠木的棺椁怒吼着。
不敢,顾道真的不敢。
别说里面躺着太上皇,那是帝王遗体,是自己的岳父,一旦亵渎一点,就会被骂死。
就算是换了普通人,没有杀父之仇,也不至于去劈人家棺材。
太不是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