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慧明的质问,裴煜一脸的镇定,丝毫不乱。
一开始,他确实是非常气愤。
不为别的,就是因为慧明此举,打乱了他的计划。
本来,他打算把做法事这一环节取消的。
谁家婚礼上,会请一帮和尚来念经?
但礼部尚书坚持,这个环节必须保留。
裴煜念在他也不容易,整个大典,已经被自己改的乱七八糟。
就不忍心再逼他,勉强同意了。
就想着,也用不了多长时间。
就当是事婚礼中,活跃气氛的才艺表演,小节目。
哪知道,慧明这老秃驴,不仅在他精心策划的婚礼上念往生咒。
还没事找事儿,提起了景元帝的死因。
耽误了他上台宣誓,使婚礼流程中断。
所以当即就要发作,想让人直接将慧明和那些南山寺的僧人抓起来。
但是被七七阻止后,他倒是不着急了。
首先是慧明在宁王的引导下,已经成功地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这个时候,他要是直接抓人。
那就显得欲盖弥彰,会落人口实。
其次,景元帝又不是他害死的,他怕什么?
他可不在乎什么皇家名声,反倒是一心想要将景元帝父子三人的所作所为,昭告天下。
因为他认为,没有什么好隐瞒的。
都是些禽兽不如的人,留什么面子?
但是太后坚持,他才没有那么做。
现在慧明以此为由生事,而且,明显的指认自己是凶手。
他虽然不知道目的是什么,但是却想着。
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将所有的事情,全都公布出来。
所以,听了慧明的话,他的表情淡定,甚至嘴角露出一丝揶揄的笑容。
“下毒弑君,自然是没有资格继位。
慧明,有话直说,不必拐弯抹角!
更不用浪费时间,处心积虑的给朕下套。
还有两位王兄,不要在演戏了,你们不适合。
演技太拙劣了,让人看着难受,一看你们就是一伙儿的。
说吧,这么大费周章的,目的是什么?”
裴煜高声说道,看着慧明,还有宁王和信王三人。
语气中满是嘲讽,一脸的不屑。
“陛下误会了,本王只是想要弄清皇兄的死因。
更不想陛下被诬陷,留下污名!”
宁王一脸惶恐,为自己辩解。
信王却是装都不装了,对着裴煜,一双牛眼,瞪得像铜铃。
“别说那些没用的,一定是你为了皇位,毒杀了皇兄。
然后隐瞒了消息,对外宣布皇兄是急病猝死。
老九,你自小就心狠手来,又擅于心机。
但是,你可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不错,我们今天是在演戏。
就是为了在百官面前,揭穿你的真面目。
既然你看出来了,那就没必要再遮遮掩掩。
慧明方丈,上证据吧!
相信大家看过之后,心中自然会有决断。
这个人,有没有资格成为大楚的皇帝!”
信王指着裴煜嚣张的大叫,一副你今天完了的姿态。
慧明听后,配合地挥了一下手中的九环禅杖。
就见几个小沙弥,抬着一口棺材,从太庙的门口走进来。
百官见此,张口结舌。
心里想着,难道那棺材里面,是景元帝的尸体?
慧明他怎么敢?竟然做出挖坟掘墓的事情。
要知道,那是大楚的皇帝。
按照律法,是要杀头,株连九族的。
这是大部分人的想法,还有一部份人想的是。
看来,慧明刚才所言,一定是真的,先帝一定是被裴煜毒杀。
所以慧明,还有宁王和信王,才会如此的有底气。
敢冒大不敬的风险,将尸体挖出来,运来这里。
要是一会儿开棺,先帝真的是被毒死的。
那裴煜今天,不仅不能登基。
恐怕,性命也难保!
而那知道真相的十几个官员,心中更是担心。
因为他们笃定,景元帝的尸体,是中毒的状态。
如果开馆,那裴煜可就说不清了。
毕竟,裴元瑾等人都已经死了。
就算他们说出真相,别人也不会信。
只会认为,他们与裴煜同流合污,帮着辩解,让死人背锅。
裴煜看着那副棺材,却是嘴角微扬。
心里想着,裴铄啊裴铄。
你活着的时候,恶事做尽,死了也不得安息!
本来想着人死债消,把你埋了,也算入土为安。
却没有想到,又被人挖了出来。
其他的,他倒是一点也不担心。
就算裴元瑾等人没有留下口供就死了,但是,他还有龙五的口供。
景元帝生前所犯的罪行,全都证据确凿,不容抵赖。
就算下毒的事情解释不清,但是他能够证明景元帝该死。
就算大家认定自己下毒,也奈何不了他。
大不了,这个皇帝不做了,他又不稀罕!
所以,他冷眼看着慧明指挥那几个小沙弥,将棺材竖在地上,打开了棺材盖。
“大家看看,我们有没有说谎?
陛下究竟,是不是中毒身亡?
为了皇位,弑兄篡位,天理不容,这样的人,岂能...”
这个时候,宁王也不装了。
他顿足捶胸,一脸悲愤地大叫。
目的就是要煽动百官,反对裴煜。
只是,话说到了一半,戛然而止。
一张脸,也僵住了。
因为,棺材里景元帝的尸体,一点中毒的迹象都看不出来。
根本就没有中毒身亡该有的皮肤青紫,七窍流血的症状。
而且因为死去多日,尸体发涨,倒显得栩栩如生。
百官见此,当即对着慧明三人,投以怀疑的目光。
“不可能?怎么会这样?
应该是死去多日,毒素已经浸入尸身之内!
待本王试给你们看,皇兄他一定是被毒杀的!”
信王先是看了一眼慧明,见对方也是一脸茫然。
又见百官那怀疑的目光,当即就急了。
抬手就拔下了自己发冠上的银簪,走到了景元帝的尸身前,猛地刺下。
而且,为了保险。
他刺得很深,还在尸身各处,接连刺了十几下。
随着银簪落下拔出,尸臭味飘散开来。
百官立即捂住了口鼻,纷纷后退。
但是目光一直没有离开信王手中的银簪,就是想要知道,颜色有没有变化。
但是,等了有一会儿。
那银簪还是光亮如初,根本就没有变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