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宁四年 三月初十
勤政殿,昔日的养心殿,如今是天子日理万机之所。
踏入殿内,满目皆是令人惊叹的奢华景象。
殿顶之上,巨大的金龙盘绕在藻井之中,龙须飞扬,龙目炯炯,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
殿壁上镶嵌着无数的夜明珠和美玉,在烛光的映照下,散发着柔和而璀璨的光芒。
脚下的金砖,每一块都经过精心打磨,光滑如镜,映照着殿内的一切。
整个勤政殿,就像是一座用财富和权力堆砌而成的宫殿,彰显着其主人——当今圣上杨起君临天下、富有四海的独一无二的王者气概。
杨起身着明黄色的龙袍,袍上绣着九条五爪金龙,栩栩如生,仿佛在云雾中翻腾。
他端坐在殿内正中间上首的龙椅上,龙椅由檀香木制成,雕刻着精美的花纹,扶手处镶嵌着宝石。
杨起微微低头,专注地批阅着奏书,时而皱眉,时而点头,手中的朱笔在奏书上留下一道道红色的痕迹。
忽然,殿门被匆匆推开,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快步走进殿内。
他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神色匆匆。来到殿中,躬身抱拳说道:“启禀陛下,今日收到从长安传来的消息,
户部尚书秦大人的公子小秦大人两日前于长安城与长安府守备安荀大人的侄女完婚,婚事极为热闹,场面奢华至极!”
杨起放下手中的朱笔,靠在龙椅上,摆了摆手,语气平和地说道:“无妨,婚姻大事,谁都想办得热闹盛大一些,这也是人之常情。
时间过得真快啊!当年还是一个小孩子的子肃,如今都已经成婚了!”杨起的眼中闪过一丝追忆,仿佛回想起了秦钟小时候的模样。
就在杨起感慨之时,殿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戴权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跪在地上,气喘吁吁地说道:“陛下,不好了!刚刚收到消息,江南地区遭遇了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
杨起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他坐直身子,问道:“详细情况如何?”
戴权战战兢兢地说道:“据报,江南多地近日连降暴雨,江河水位急剧上涨,多处堤坝决口,洪水泛滥成灾。
苏州、杭州、湖州等地受灾最为严重,许多村庄和城镇被洪水淹没,百姓们流离失所,死伤无数。
而且,洪水还冲毁了大量的农田和房屋,粮食作物受损严重,预计今年的收成将会大幅减少。”
杨起皱紧了眉头,心中十分忧虑。
江南地区是朝廷的赋税重地,每年为朝廷提供了大量的粮食和钱财。
如今遭遇如此严重的灾害,不仅会影响百姓的生活,还会对朝廷的财政收入造成巨大的冲击。
他沉思片刻,说道:“传朕旨意,即刻派遣工部练九安、大理寺贾芸、锦衣卫徐涛前往江南,负责组织人力物力抢修堤坝,疏通河道,安置受灾百姓。
同时,户部拨出专款,用于赈济灾民,发放粮食和衣物,任何人敢碰这些款项,定斩不饶!”
纪纲领命道:“陛下放心,臣这就去安排。”说完,他便匆匆退出了殿内。
然而,灾难并没有就此结束。没过几天,又有消息传来,北方的山西地区遭遇了严重的旱灾。由于长时间没有降雨,土地干裂,庄稼颗粒无收。百姓们为了寻找水源,不得不长途跋涉,许多人因为缺水而生病死亡。
杨起得知这个消息后,心情更加沉重。他深知,旱灾和洪涝灾害同时发生,将会给国家和百姓带来巨大的灾难。他立刻召集了朝中的大臣,商议应对之策。
在朝堂上,大臣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大臣建议开仓放粮,赈济灾民;有的大臣建议减免受灾地区的赋税,减轻百姓的负担;还有的大臣建议兴修水利,改善北方的灌溉条件,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旱灾。
杨起认真听取了大臣们的建议,然后说道:“诸位爱卿所言极是。此次天灾,乃是上天对朕的警示。
朕决定,一方面开仓放粮,赈济江南和山西的灾民;另一方面,减免受灾地区的赋税,让百姓们能够休养生息。
同时,工部要尽快制定兴修水利的方案,改善北方的灌溉条件。朕相信,只要我们君臣一心,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够度过这个难关。”
大臣们纷纷跪地,高呼:“陛下圣明!”
………
三月十二
工部从事练九安、大理寺评事贾芸,在锦衣卫千户徐涛带领的一千锦衣卫护卫下,快马加鞭地朝着江南灾区赶去。
练九安骑在马上,一脸的兴奋与急切,时不时地催促着身边的人:“快些,再快些!那些受灾的百姓还等着咱们去救呢!”
他身着一袭蓝色官服,束着黑色腰带,整个人显得精神抖擞。
他性格活泼开朗,一路上嘴里就没停过,一会儿跟身边的锦衣卫打趣,一会儿又跟贾芸讨论着到了江南之后该如何开展救灾工作。
贾芸则骑着马,静静地跟在队伍中间。他身着素色长袍,面容清瘦,眼神中透着沉稳与内敛。
他很少说话,只是默默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心中思考着此次江南之行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
徐涛骑着一匹高大的黑马,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他身材魁梧,面容冷峻,眼神中透着一股威严。他不时地回头看看队伍,确保每个人都跟得上。
“徐千户,咱们这一路要多久才能到江南啊?”练九安大声问道。
徐涛勒住缰绳,回过头来,说道:“按照咱们现在的速度,快则五日,慢则七日。不过,这一路上可能会遇到各种情况,咱们还是要做好准备。”
练九安拍了拍自己的胸脯,说道:“怕什么!有咱们这么多人,还有一千锦衣卫兄弟,就算遇到什么困难,咱们也能解决。”
贾芸在一旁轻声说道:“九安,咱们还是不要掉以轻心。此次江南受灾严重,情况复杂,咱们到了那里,要先了解清楚灾情,再制定相应的救灾方案。”
练九安笑了笑,说道:“子舒兄说得对。不过,我相信咱们一定能把这次救灾工作做好。”
贾芸字子舒,练九安无字。
队伍继续前进,一路上尘土飞扬。他们经过了一个个村庄和城镇,看到了许多百姓因为受灾而流离失所的惨状。练九安的心情变得更加沉重了,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尽快赶到江南,帮助那些受灾的百姓。
“徐千户,前面好像有一群难民。”一名锦衣卫喊道。
徐涛勒住缰绳,示意队伍停下。他带着几名锦衣卫走上前去,查看情况。只见一群衣衫褴褛的百姓正朝着他们走来,他们的脸上充满了疲惫和绝望。
“你们这是要去哪里啊?”徐涛问道。
一名老者叹了口气,说道:“大人,我们是从江南来的。我们那里遭了洪水,房子都被淹了,粮食也都没了。我们只能出来逃荒,看看能不能找到一口吃的。”
练九安听到这话,心中一阵酸楚。他下马走到老者身边,说道:“老人家,您别担心。我们是朝廷派去江南救灾的官员,我们一定会帮助你们的。”
老者眼中闪过一丝希望,说道:“真的吗?大人,那可太好了。我们这些老百姓就盼着朝廷能派人来救我们呢。”
练九安点了点头,说道:“您放心吧。不过,您能跟我们说说江南现在的具体情况吗?”
老者皱了皱眉头,说道:“大人,江南现在的情况很严重。洪水还没有完全退去,很多地方都还是一片汪洋。而且,很多百姓都生病了,没有药医治。粮食也很短缺,很多人都饿肚子。”
练九安和贾芸听了老者的话,脸色都变得十分凝重。他们意识到,此次江南之行的任务将会非常艰巨。
“徐千户,咱们给这些难民一些粮食和水吧。”练九安说道。
徐涛点了点头,说道:“好。”他立刻安排几名锦衣卫去给难民们分发粮食和水。
难民们接过粮食和水,纷纷跪地谢恩。他们的眼中充满了感激之情。
“各位乡亲们,你们先在这里休息一下。等我们到了江南,一定会想办法救你们的。”练九安说道。
难民们纷纷点头,说道:“谢谢大人,谢谢大人。”
队伍继续前进,练九安的心情变得更加急切了。他知道,江南的百姓们正等着他们去救援,他们必须尽快赶到那里。
“子舒,你说咱们到了江南之后,第一步该怎么做呢?”练九安问道。
贾芸思考了一下,说道:“我觉得咱们应该先去查看一下堤坝的情况,看看哪些地方需要抢修。然后,再组织百姓们排水,恢复农田。同时,还要安排人给生病的百姓治病,发放粮食和衣物。”
练九安点了点头,说道:“你说得很对。不过,我觉得咱们还应该尽快统计一下受灾的人数和损失情况,这样才能更好地制定救灾方案。”
贾芸笑了笑,说道:“九安考虑得很周全。咱们到了江南之后,就按照这个计划来实施吧。”
经过几天的奔波,他们终于来到了江南。江南的景象让他们触目惊心。到处都是一片汪洋,房屋倒塌,树木被连根拔起。百姓们无家可归,只能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避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