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还没等雷洪汕报出价格,本地官员便打断了两人的谈话。
虽说亿幸壹号已经带了两次黄金从这里入关,但一次入关小三吨黄金,这一次入关的量比之前两次总和还要多一吨好不!
小三吨黄金下来,那可是价值三十亿!而且是一次性入关的!
这么大笔金额,换哪个领导都得重视一下!当然,四大超一线和下面一线城市不算!
对于这种事情雷洪汕实在没太多想法,好在肥仔和李总他们经常和这些官员打交道,一阵官面上的话术交流后,随着最后一块黄金装车完毕,李总和雷洪汕他们登上各自的车辆驶向市内某家银行。
在这家银行的会客室里,几位矿老板们耐着性子走完黄金的称重,验纯,入库等一系列流程,行长也是既兴奋又紧张,兴奋是这么多煤老板矿老板亲临自己这个分行,而且又带了这么多黄金过来,这简直就是送上门的业绩啊!
至于紧张……废话,万一不小心把这些矿老板惹的不高兴,带着黄金走了,你特么赔啊!
这个流程走的有点久,毕竟这么多黄金需要不少时间,但好在现场几位矿老板情绪都很不错,行长特别注意到,他们对其中一位有些黝黑的年轻人特别亲近,再看看已经打过几次交道的肥仔铭和那个年轻人的关系,行长用脚指头都能猜到,这个皮肤黝黑的年轻人就是自己一直听说,但一直没机会见到亿幸海洋矿业最大的老板。
只可惜这位雷老板一直被李总他们拉着说话,行长愣是没好插嘴进去。
几位矿老板能挤时间在这耐心等待除了是给雷洪汕面子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次属于他们合资的公司第一次靠岸上金,要过来认个门,今后公司的船再靠港上金那就肯定是他们公司的管理人员过来对接业务了。
好不容易等交接核算结束,行长这边赶紧组了个饭局,宴请一众大客户, 好不容易吃完这餐商务晚宴后这二场老李他们实在不能等了,抓着雷洪汕就在商务KtV里就谈起了今天没谈完的事。
“老弟,那大船什么价?”
“价还没出呢,但……这个数。”
雷洪汕比划出几根指头,这可不是百万也不是千万,而是亿为单位,毕竟船的个头都那么大了,里面装的爬虫都多不少,造价成本肯定要往上飚;而且在商言商,这装备不仅造船厂要挣钱,雷洪汕也要在里面赚一笔,毕竟专利就在他的手里,别的人想造也得找他来买。
而且还别嫌贵,某种程度上,他就是要用这个价钱来抬高进入这行的门槛,要不然搞得和陆地淘金一样,三五个人拎着十字镐铲子淘金盘就能凑一个小队满世界都是淘金客抢饭碗,那还玩个屁啊。
不过他也不怕把李总他们给吓跑,今天拉回来的这一船黄金就已经证明了海底的黄金真不少,而且因为处于原始处女地状态,开采难度低成本低,含金量又高,这简直就是到海底去捡黄金。
当然,前提就是你要有这个本事下到这么深的海底去捡!
看到这个数旁边的蒋总直接开口:
“阿汕,钱不是问题,关键是什么时候能交付使用,还有这么多海底矿吗?等这一片海域的黄金捞完,我们可不像你那样还有一个海底井矿在开发!”
雷洪汕在南海开发海底井矿的事知道的人很少,但瞒不住内行人,更何况这些人和雷洪汕的私交也不错,多少也收到些消息和风声。
“当然有!”
雷洪汕推开吧台上的酒瓶杯子,直接用酒水和水果画出两个地方的简易海图出来。
“南太平洋那片地方的海底黄金除了表层矿之外地下还有浅层金矿,不过这个采集时间就很久了,十来来米的深度就凭我们几条船的爬虫一点点啃还是太慢了,要想加快速度只能使用大型的海底翻泥机。”
“等那边的黄金开采完,这个地方也有不少海底黄金,就看各位有没有兴趣一起过去闯一闯。”
众人看到这个地方顿时愣住,因为这个地方很有意思,正好卡在东边的岛和小日子冲岛这边,雷洪汕第一次和罗谢尔驾驶雪绒花号过去时感知到的第一个大矿就在那里。
“阿汕,在这挖黄金……没事吧?”
看到这地方,连胆子最大的李总都有些担心。
“当然没事!别看这地方敏感,但是这里距离咱们自家没多远,不管是航妈还是自家舰队在这里环岛航行都成常态了,自家的地盘上怕什么!这里的黄金几乎都是表层金,密度大且含量高,我的想法就是大家多凑点船,而且尽量是大船,直接上去捞一波,有人帮咱撑腰怕什么!”
雷洪汕说起这话时底气十足,因为他想起自己航行到那边后不久,次日清早便看到自家的那支航妈舰队。
不过那地方确实有些敏感,所以雷洪汕上次也向许院长那边试探性的询问了下上面的意见,而许院给出的答复也很简单:
“想干就干!”
雷洪汕立刻就明白上面的意思了,现在环岛航行已经常态化了,既然已经常态化那就要趁热打铁把事情做实了;如果有人想来搞事情……正愁没借口派军舰在那边长期溜达呢!
看到众人还有些犹豫,雷洪汕继续给几个老板掏出下一个定心丸。
“各位老哥,世界上资源就那么多,你不去抢这一口难道要别人赏赐给咱们吗?我们这一次三条船半年一口气就弄回来小三吨的黄金,下一次呢?下一次我们不仅船更多,而且船也更大,一条大船带来的可是翻几倍的采集效率!”
雷洪汕说的翻几倍不是吹牛也不是说谎,在很早前雷洪汕就注意到,一艘船再大,受脐带线路的间距影响,它同时释放下去的爬虫是有上限的,哪怕是新型的大船,四条脐带线已经接近它的物理距离极限,那么有没有可能再继续增加作业量呢?
答案是可以的!
那就是增加爬虫的尺寸和采集功率,这就像小型挖掘机和大型挖掘机,单位数量不变但变功率和体积效率。
可爬虫不是普通设备,要增大其体积势必就要把上面的几乎所有结构全部重新设计,零部件重新进行采购,这可没有现成的货架产品可供选择,很多零件都需要重新进行研究。
那不能单纯的增加爬虫的个头,赵工和雷洪汕自然就改变思路,一条两平方电线负荷功率四千瓦会烧线,增加到四平方线路就能负荷到五千瓦一点问题都没有。
能源供应没问题,接下来就是如何并联爬虫的技术问题。
在船上还好,两台爬虫可以人工手动并联在一起,但考虑到释放和回收中的同步与碰撞问题,就必须要硬连接,也就是需要它们之间用梆硬的金属连接在一起,要不下水后两边就要经常碰撞打架。
而硬连接方便了释放与回收,但又会带来另外一个问题,即便是在平原地带的海底,它们都会因为不平整的地面导致两台设备产生跷跷板一样的翘曲作用;也就是一边压下去,另外一边就要被翘起来导致采集头离开地面吃不到矿料。
不过这个问题也很快被解决,因为爬虫有一个自动机械锁扣装置,是用来和螺壳体相互对接固定使用的,在船上人工扣死这个设备就行,到水下后解脱分离自行作业,需要回收时两台设备靠近后和幼儿园小朋友一样排排坐,从船上释放一个专用的并联螺壳同时锁上就行。
解决了并联海底回收问题,理论上,只要脐带里电缆的负荷量足够,它能无限增多,和排队吃草的羊群一样横着推过去;不过脐带的粗细和自重是有最佳比例的,而且线路在水下分支也是有距离限制,经过多次计算和测试后,最终一条脐带最多只能够同时分控三只爬虫在15米内工作,再多脐带太粗挤释放和收纳需要增加更多的设备功率,也更占存放空间。
最后就是解决收放中上下船的问题,同时下水的并联爬虫需要更宽的滑道,老式线缆船只有船艉一个滑道,受它尺寸的限制想扩容都做不到,而且要破坏船艉的钢骨结构才行。
但新型的大船船体更大,而且设计之初就考虑到这方面的结构设计,不会产生破坏结构削减船体强度的影响,同时它不仅具有船艉两个专用的滑道,两侧多出来的两条桁架在设计之初也考虑到具有滑道的作用保证爬虫的起降。
如此一来,一艘新型淘金船不仅具有同时释放回收管理四条滑道爬虫的能力,如果使用并联状态,一艘船能同时下水控制十二只爬虫在海底四个位置同时作业。
这也就是为何新款淘金船要造那么大的一个原因,船要够大才能有足够的物理尺寸来设计安置那么多滑道,同时大船也才能有足够多的空间携带安置那么多条爬虫和螺壳;而且大船才能提供更充足的动力和电力,来维持整艘船的运行和下方这么多只爬虫同时工作。
说回这里,雷洪汕敢有这样的底气跑那个敏感的地方挖黄金,一个是背后有人撑腰,帮国家去公海上抢资源怕毛线,就是要干架,也是055大驱在前面做带刀侍卫,咱们这种淘金船连跟着当补给船的资格都没有,能做好的事情就是以最快速度把下面的资源刨上来带回国,给这头恐怖的工业克苏鲁注入更多的工业动力就是王道。
“不是我激各位老哥们,各位老哥哪个不是杀伐果断起家的,这个世界资源都是要靠抢的,现在有人在后面撑腰,难道各位老哥们上了年纪反而畏手畏脚了?”
看到雷洪汕有这么充足的信心,李总瞄了一眼蒋总,只见蒋总咧咧嘴:
“阿汕说的没错,以前咱们跟自己人打架抢矿源,现在到老了,反而不敢和外面的王八蛋抢资源,我怕死后会被人在坟前骂我们没有脊梁骨,干了,我们定两艘,大的!”
酒杯碰撞的声音在包间里响起,又是一笔生意谈下,两艘淘金船的利润虽然不是很多,但足矣让亿幸的资金链更加充盈,至少亿幸自家订购的新船可以说都不用自己出钱了。
除了两艘大船,李总和雷洪汕倒是又追加了一条船的合作订单,这船倒不是什么难度很高的大船,船只就两个标准,船速快,航程远。
它的作用其实很简单,就是给船队运送补给的后勤船。
这次三条淘金船到南太平洋那边去采金,四周最近的岛屿和机场都有七百多公里,而且岛屿太小没有什么农业产品,根本没法供应几百人的蔬菜。
三条船的船员们在海上漂了这么久嘴都淡出个鸟来了,特别是新鲜的蔬菜瓜果,在船上都成稀缺品,要不是李总的豪华游艇屈尊临时充当菜贩子送了两船新鲜果蔬过去,三条船上的人恨不得把窗台船舷都摆满瓶瓶罐罐用来种小葱这种东西当蔬菜吃!
所以李总的意思是专门配一艘排水量不算大,但航速快的冷鲜船专门给今后的船队到附近的大港采购果蔬物资,毕竟淘金船一开工就基本上不会挪窝了。
而且配上这种船还有个好处,就是像这次一样,可以把采集到的黄金分批运送回来,毕竟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三条船上小三吨的黄金足矣让很多人眼红。
这一点雷洪汕还真没注意到,主要是前两年的试航和采金过程时间都比较短,三四个月就收工了,而且都是在国内沿海以及南海一带,补给起来比较方便,甚至提前给相熟的渔民说一声,人家出海时就帮着带过来了。
但现在三条船都在远洋补给困难,一出海就要到过年才能回来,还真需要这么一艘专门的船跟着打辅助,总不可能今后一直让李总的游艇当菜贩子吧。
说干就干,次日李总他们离开后,雷洪汕就找到了一家船厂;千来吨的排水量真不算大,配上大发动机加航速,船舱里安装冷冻柜和专门存放瓜果的舱室,虽说速度上比不过游艇,但这运载量可比游艇大了N倍。
船厂正好有空船坞,船又不算大,发动机,冷冻机、冷冻柜又是在市面上能找到现场的货架产品,以船厂的速度这船也就个把月就能造好下水,这速度,总算不用让李总的游艇当第三次菜贩子了。
送走李总他们,雷洪汕又扑到海底井矿的工作中去,前期的工作实在太多太琐碎,毕竟是一件从未干过的事情,即便是大家已经考虑了很多,但依旧很多问题是工作推进到一定过程后才出现的,所有人只能如同打地鼠一样,冒出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
当然这也是好事,任何第一个吃螃蟹的先驱者都会遇到这样的事,而解决这些问题的经验,也会是亿幸今后制霸海洋矿业的关键所在;后发的公司既要面对亿幸的技术专利壁垒,还要重头一点点的学习和解决这些困难。
龙夏国某高校,这所高校在国内名气不算太大,但在水下工程行业领域内,它是龙夏国的翘楚,特别是水下航行器和水声研究领域……别说在全国,在全世界都能属于顶尖一类,之所以没啥名气,只是因为它属于国防类高校,很多研究内容属于高度保密,能展现出来给外界知道的……
都是过于落后可以展示的那种!
上次雷洪汕和肥仔铭去现场领那份水下模型流体实验和抗爆实验,就是和这所高校有着密切联系的特殊研究所。
不过今天雷洪汕过去不是看水下爆炸,而是要去海边,这里正准备进行一场特殊的测试。
这片海域属于龙夏国的内海,南边尽头就是上次亿幸壹号第一次淘金测试的矿场;而这边因为远离黄河入海口的缘故,平均水深要比那边深一些,水文情况也更稳定,再加上附近还有国内着名的某达利安船厂,这次的海试便安排在了这里。
既然说是海试,那肯定是要拉到海里,当雷洪汕来到这里时,工人们已经将测试品在海上拼接完毕,说是测试品,其实就是海上漂着的一个角钢与铁板焊接形成的大圆圈;
一开始是一块一块的拼凑在一起,然后用吊车吊装到一起拼凑成一个角,最后再用大号的吊车吊到海面上用气筏浮在海面上做最后的拼接,当整个圆圈体完成时,它的直径达到了惊人的上百米。
最后一步虽说在波浪起伏的海面上有点难度,但这是试验品不用考虑拼装的精度,也不用考虑防腐防锈,甚至都不会考虑复用,连接部位都是连到哪算哪,焊接的也很粗糙,但绝对足够结实牢固,要不然实验中断开那就没有实验效果了。
“雷老板!”
“孙经理!”
雷洪汕一到现场,立刻有人迎接他这位甲方金主,这个实验项目别看是那个研究所的研究内容,但实际应用却是孙经理他们这家施工单位,鲁工因为还在海上专心打桩,这边只能孙经理过来现场。
孙经理已经在岸边安排了快艇等候,雷洪汕这位正主一到快艇便带着两人直奔海试区域,这里除了两艘海上吊船外,还有几艘用于拖曳钢架以及观测的技术船只围在旁边记录整个过程,潜水员也开始下水准备进行正式的实验。
来到技术观测船上,借着孙经理的介绍,雷洪汕认识了这个实验项目的研发负责人周主任,三人寒暄一阵后海上那边便传来一切准备就绪的信息。
“所有部门,所有船只所有人员注意,海试开始!”
随着周主任的指令声,拖船和钢架的连接松开,现在整个钢架就完全依靠若干个气筏和四周多个可控水舱控制。
“浮筏脱离!”
作为主支撑的浮力筏一个个放气后脱离,整个圆形金属架开始随着浮力筏的消失而失去浮力开始没入海水中,受力不均匀让整个钢架发出渗人的金属扭曲声。
但就在作为几根主受力结构的钢体屈服弯折前,海水产生的浮力正好削弱了整个结构产生的对抗力矩,最终钢架顺利的全部没入海水中。
而当钢架全部没入水中10米时,在它们上方安置固定的束缚包启动器感应到海水的压力变化直接启动,内置的压缩空气包瞬间释放,一个个如同气球一样的浮力筏像绑在整个钢架上方的氢气球一样把整个钢架悬挂吊起。
整个悬挂气筏是经过一定计算,按照它们产生的浮力大小均匀的安装在钢架的四周和各结构梁体上,但是计算的再准确也会有误差,更何况这个钢架制作和焊接的时候并没有那么的精确,整个钢架的重量分布不均匀自然导致重心偏移,再加上浮力筏产生的浮力差,自然在水中逐渐的开始倾斜,而这一幕很自然的被水下摄像机给准确的拍摄到。
“哦豁,开始歪了!”
雷洪汕的脑袋随着钢架的歪斜而歪向一边,而周主任看他这样子又气又好笑。
“故意的,歪了才好,不歪还真不好测试最大的极限!”
周主任手指轻敲,将几个画面放大到主屏上,这几个主屏上显示的是钢架外圈和内圈一共十六个自动控制的平衡水箱,它们正在和整个钢架中心的中枢控制器迅速进行无数的数据交换,并不断的根据它们自身内部的平衡仪产生的倾斜角度,给不同的水箱注水和放水。
没错,自动控制!
这些水箱的作用其实就是和潜水艇的水舱一样,在给整个钢架提供一定浮力的同时还能调整各水舱的注水量来做到整个钢架的平衡。
但和潜艇大多采用人工控制保证可靠性不同,这里使用的是全自动化控制,它的目的,就是为了不久之后,给海底井矿主钢体结构从海面上沉下去的过程中,做到自动精准控制平衡,并辅助水下推进装置将庞大的整个钢体结构准确的从海面上沉降到基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