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瞳在大唐的第一夜,是在梨园附近一间临时拨给她的小值房里度过的。床榻很软,熏香很雅致,但她做了个光怪陆离的梦。梦里,汉武帝刘彻抱着个青铜鼎追着她喊“甲方爸爸的需求还没完”,而唐玄宗李隆基则拿着一堆鬼画符般的“五线谱”让她翻译成甲骨文。
她是被窗外清脆的鸟鸣和宦官恭敬的敲门声唤醒的。
“清瞳使者,陛下有请,兴庆宫沉香亭见。”
兴庆宫?沉香亭?清瞳一个激灵坐起来,这不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主场吗?终于要见到传说中的四大美人之一了!她赶紧爬起来,手忙脚乱地套上宫里准备的女子常服(谢天谢地,不是汉代曲裾了),对着铜镜照了照——嗯,勉强像个大唐仕女,就是头发梳得有点歪。
【汉朝】刘彻:(冷哼)见异思迁!才一日便忘了旧主!
【秦朝】嬴政:此女仪容不整,若在秦宫,当罚徭役三月。
【清朝】乾隆:兴庆宫?比朕的圆明园如何?
跟着引路的小宦官穿过层层宫阙,清瞳再次被大唐宫廷的恢弘与奢华震撼。比起未央宫的庄重古朴,这里的建筑更加飞扬灵动,色彩绚丽,处处透着一股盛世独有的自信与奔放。
刚到沉香亭外,便听见一阵银铃般的娇笑声,如同玉珠落盘,清脆悦耳。亭子临水而建,四周轻纱曼舞,亭中坐着两人。一位自然是昨日见过的李隆基,他今日穿着一身月白色的常服,更显潇洒。而依偎在他身旁的那位女子……
清瞳呼吸一滞。
那女子身着石榴红裙,肩搭浅金帔帛,云鬓花颜,肤若凝脂,一双美眸流转间仿佛盛着整个春天的湖水。她并未佩戴过多首饰,只在发间斜插一支步摇,随着她的轻笑微微颤动,流光溢彩。她的美,是一种丰腴秾丽、鲜活生动的美,像一朵正值盛放、雍容华贵的牡丹。
这就是杨玉环!活的杨贵妃!
【三国】吕布:若貂蝉有此风华,布愿再叛一次董卓!
【汉朝】刘彻:(沉默片刻)……确实……比阿娇娇艳些。
【唐朝】李世民:(扶额)雉奴啊!美色误国!前隋之鉴犹在!
【明朝】朱棣:朕的徐皇后端庄贤淑,亦是绝色。
“清瞳爱卿来了?” 李隆基笑着招手,“快来见过贵妃娘娘。”
清瞳赶紧上前,按着刚学的礼仪行礼:“臣清瞳,参见陛下,参见贵妃娘娘。”
杨玉环好奇地打量着清瞳,眼中毫无贵妃的架子,反而充满了天真烂漫的好奇:“你就是陛下昨日说的,那位从天……从蓬莱来的音乐留学生?果然生得与我们有些不同呢。” 她的声音又软又糯,听得人骨头都酥了半边。
清瞳干笑:“娘娘过奖,臣只是海外野人,不懂规矩。”
“诶,莫要拘礼。” 杨玉环摆摆手,凑近了些,压低声音,像个分享秘密的小女孩,“陛下说,你昨日哼的曲子极好,比李龟年谱的新曲还妙!你快与我说说,你们蓬莱,都有些什么好玩的物事?好吃的点心?”
李隆基在一旁宠溺地看着贵妃,对清瞳道:“贵妃最是喜好奇珍异食,你若有新奇玩意,不妨拿出来瞧瞧。”
【宋朝】赵佶:论美食,我大宋才是巅峰!朕创制的菜式数不胜数!
【元朝】忽必烈:牛羊肉才是美味,这些甜腻之物,有何好吃?
压力给到了清瞳这边。新奇玩意?她浑身上下除了那枚开元通宝,就只剩下一脑子不靠谱的现代知识了。看着杨贵妃那充满期待的眼神,她灵光一闪——没有哪个女孩子能拒绝奶茶和甜品的诱惑吧?古今同理!
“回陛下,娘娘,” 清瞳清了清嗓子,开始“忽悠”,“臣的家乡,有一种风靡……呃,深受贵族女子喜爱的饮品,名曰‘珍珠奶茶’,还有一种消暑圣品‘水果刨冰’,不知娘娘可有兴趣尝上一尝?”
“珍珠?奶茶?刨冰?” 杨玉环的眼睛瞬间亮了,拉着李隆基的袖子摇晃,“三郎,妾身想尝尝!”
李隆基也被勾起了兴趣:“珍珠入茶?倒是闻所未闻。清瞳爱卿,所需何物,尽管道来,朕让尚食局准备。”
清瞳心里也没底,只能凭着记忆和想象报材料:“回陛下,需要……上好的茶叶,研磨成粉;新鲜的牛……哦不,羊奶或者酥酪;蜂蜜或者饴糖;还有木薯粉……这个可能没有,那就用糯米粉试试?做成小圆子冒充‘珍珠’;再来些时令水果,越新鲜越好;最后……需要冰。”
“冰?” 高力士不知何时又幽灵般出现了,闻言皱眉,“清瞳使者,如今虽是初夏,但宫中冰窖藏冰珍贵,乃为消暑及祭祀备用,岂能用于制作饮馔?” 他看清瞳的眼神,分明写着“妖妃惑主,佞臣献媚”。
【清朝】慈禧:冰块有何稀奇?哀家的冰碗用冰如山!小气!
【秦朝】嬴政:冰?朕的骊山陵亦有冰井,以备身后之用。
李隆基却摆了摆手:“无妨,取一些来。朕与贵妃,今日便要尝尝这蓬莱仙饮仙食。”
皇帝发话,效率极高。很快,尚食局的庖厨们便在沉香亭外支起了小灶,各种材料一应俱全。清瞳挽起袖子,开始了她在大唐的第一次“厨艺秀”。
过程……堪称灾难现场。
首先是“珍珠”(糯米小圆子)。清瞳信心满满地指挥庖厨和面,结果水加多了,变成一锅糊糊,好不容易重新调整,搓出来的小圆子大的大,小的小,还有的直接粘在了一起,变成了一坨“糯米疙瘩”。
【唐朝】尚食局女官:(内心崩溃)此等手艺,怎堪入贵人之口?
然后是“奶茶”。清瞳记得奶茶要茶和奶混合,但她忘了比例,也不知道唐朝的茶汤和现代的茶粉根本不是一回事。她让人煮了浓茶汤,又倒入羊奶,结果羊奶的膻味和茶的苦涩味混合,产生了一种极其诡异的气味。她赶紧加蜂蜜,一不小心手抖,又甜得发齁。
“这……这便是奶茶?” 杨玉环看着那碗颜色浑浊、气味可疑的液体,以及里面沉浮不定的、奇形怪状的“珍珠”,脸上的期待变成了犹豫。
李隆基也皱起了眉头:“爱卿,此物……当真能饮?”
清瞳额头冒汗:“可能……可能臣家乡的做法与大唐水土略有不服,待臣调整一下……”
最成功的大概是“水果刨冰”了。庖厨抬来一小块冒着寒气的冰块,用特制的工具刨出细细的冰屑,铺在玉碗里,再浇上捣碎的水果泥(清瞳选了樱桃和荔枝)。看起来倒是像模像样,晶莹剔透,点缀着嫣红果肉,十分诱人。
【宋朝】赵构:若是配上朕爱的冰酪,方是绝品。
【元朝】马可·波罗:此物与我意大利的雪芭颇有相似之处!
杨玉环到底是吃货本色,抵挡不住刨冰的颜值诱惑,拿起小银勺,小心翼翼地尝了一口。
瞬间,她的眼睛弯成了月牙:“嗯!好吃!冰凉沁甜,果香浓郁!三郎,你快尝尝!”
李隆基见贵妃喜欢,也尝了一口,点头赞许:“果然别致,消暑佳品。”
清瞳刚松了口气,却见高力士秉持着“试毒”的职责,也舀了一勺刨冰放入口中。下一秒,他的脸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皱成了一团,捂住腮帮子,发出了痛苦的吸气声:“嘶——冰……冰着牙了!”
原来高力士年纪不小,牙齿有些敏感,被这突如其来的冰凉一激,顿时酸爽无比。他眼泪汪汪地看着李隆基,表情委屈又滑稽。
【汉朝】刘彻:哈哈哈哈!高力士这老奴,也有今日!
【明朝】朱翊钧:朕的张大伴若是如此,定要心疼。
【现代】牙科医生:这是典型的牙本质过敏,建议使用抗敏感牙膏。
李隆基和杨玉环见状,先是一愣,随即忍不住大笑起来。杨玉环笑得花枝乱颤,差点打翻面前的玉碗。清瞳也想笑,但又不敢,只能拼命憋着,肩膀一耸一耸的。
经过一番手忙脚乱的调整(主要是给奶茶降甜度,以及把“珍珠”煮得勉强能嚼动),最终的“大唐特供版”奶茶和刨冰总算摆上了桌。
杨玉环对刨冰爱不释手,但对奶茶依旧持保留态度。她端起盛奶茶的白玉酒杯(她坚持认为此等“玉液”必须用最精美的酒器),蹙着秀眉,小口啜饮了一下。
“味道……有些奇特。”她评价道,然后又喝了一口,“细细品来,倒也顺滑,只是这‘珍珠’……”她嚼着那q弹(其实有点硬)的糯米圆子,表情微妙,“颇费些牙口。”
李隆基倒是接受了奶茶,认为其“别有一番风味”,但同样对“珍珠”的存在表示不解:“爱卿,为何非要在茶饮中加入此等难以咀嚼之物?”
清瞳:“……” 陛下,娘娘,那是灵魂!是精髓啊!(虽然搞砸了)
【现代】奶茶爱好者:没有灵魂珍珠的奶茶是没有生命的!瞳姐加油!
【清朝】溥仪:朕在宫里时,怎无人给朕做这些?
美食(?)环节暂告段落,李隆基又想起了正事:“爱卿昨日那‘五线谱’,高深莫测,不知今日可否再为贵妃演示一番?”
清瞳头皮一麻,又来?
她只好再次拿出纸笔,开始她的“鬼画符”教学。杨玉环也好奇地凑过来看,看到那歪歪扭扭的线和蝌蚪,掩口轻笑:“这画的是什么?蝌蚪找阿娘吗?”
清瞳:“……娘娘,这是音符。”
为了更直观,清瞳干脆放弃了纸笔,开始用身体语言。她站起来,一边哼着《霓裳羽衣曲》的片段,一边尝试跳几个简单的、带有现代“卡点”意味的舞蹈动作,想给贵妃一些编舞灵感。
“娘娘您看,这里旋律转折,可以配合一个旋转,然后定格……这里节奏加快,可以加上一些轻快的踏步……”
杨玉环看着清瞳那略显笨拙、但节奏感很强的动作,眼中闪过一丝惊艳。她本就是舞蹈大家,立刻领悟到了其中关窍。只见她盈盈起身,水袖轻挥,随着清瞳哼唱的旋律,翩然起舞。
她没有完全模仿清瞳的动作,而是将其消化吸收,融入了自己柔美飘逸的舞姿中。一个简单的旋转,由她做来,便如弱柳扶风,翩若惊鸿;一个节奏停顿,她的眼神流转,顾盼生辉。她仿佛天生就是为舞蹈而生的,每一个动作都恰到好处,充满了韵律感和表现力。
清瞳看呆了,也哼跑调了。
李隆基更是看得如痴如醉,击节赞叹:“妙!太妙了!清瞳爱卿这节奏提示,与玉环的舞姿相得益彰!这《霓裳羽衣曲》,合该如此演绎!”
【唐朝】公孙大娘:若论剑器舞,妾身尚可一战!
【汉朝】赵飞燕:哼!若本宫在场,一曲掌上舞,方显真功夫!
高力士捂着还在隐隐作痛的牙,看着亭中一个教(瞎比划)、一个学(神改编)、一个欣赏(痴汉笑)的三人组,深深地、无奈地叹了口气。他感觉,自从这个“蓬莱留学生”来了之后,宫里的画风,就变得越来越……不对劲了。
夕阳西下,将沉香亭和四周的湖面染成金红色。杨玉环跳得微微出汗,脸颊绯红,更添艳色。她拉着清瞳的手,兴奋地说:“清瞳,你明日还来吗?我还有好些舞蹈上的想法要与你探讨!还有那‘刨冰’,明日我们试试别的果子可好?”
清瞳看着贵妃那纯粹开心的笑容,心中也不禁一暖:“只要娘娘不嫌臣笨拙,臣随时听候差遣。”
李隆基大手一挥:“清瞳爱卿日后可随时出入兴庆宫,陪伴贵妃。至于那‘珍珠奶茶’……爱卿还需多多钻研,朕期待你的改良之作。”
清瞳:“……臣,领旨。”(压力更大了啊喂!)
离开兴庆宫时,清瞳回头望去,只见亭中李隆基正亲手为杨玉环擦拭额角的细汗,两人相视而笑,温情脉脉。这一刻,他们不是皇帝与贵妃,只是一对沉浸于艺术与爱情中的普通眷侣。
盛世爱情,大抵如此吧。清瞳心想,如果能忽略高力士那一直跟随着她的、充满怨念的(主要因为牙疼)、仿佛在说“你等着”的眼神的话。
【明朝】朱元璋:玩物丧志!国事为重!
【清朝】顺治:若朕的董鄂妃在世……(黯然神伤)
清瞳摸了摸袖袋里的开元通宝,又看了看天空。在大唐的第二天,就在美食翻车、舞蹈教学与帝妃撒狗粮中过去了。她似乎……正在一步步卷入这盛唐繁华的中心。
只是,明天又要面对什么?继续改良黑暗料理?还是被乐工们逼着把“五线谱”翻译成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