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预料中的一样,待宋族长同村民们详细介绍了养兔子的提议后,在场的村民无有不应的。
村民们们也不傻,且不说宋芷现在已成了乡君,就凭借她现在做生意的本事,同样能叫乡亲们信服。
宋族长见村民们没什么意见,于是养兔一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有些积极的村民,回去后便同家人商量开始养兔。
在春耕之际,整个和乐村又开启了养兔大计。
另一边,周煜在送走宋芷后,直接回了县衙公房。
他先是写了一封上呈陛下的折子,其中详细列举当下书铺中纸墨的价钱,又陈述普通农户之家一年的能赚取的收入。
进而提出纸笔价高非寻常百姓可以承受,建议陛下直接将造纸术下发各县衙,公告于众、造福万民。
将折子写好,他还又写了一封家书,将此告知与父亲。
此事非同小可,他希望父亲在皇帝提出此提议时,能联合朝中力量斡旋一二。
待将此事处理好,周煜又招了主簿、等一众文吏进来,将耕牛租赁一事部署了一遍。
张主簿听说有耕牛,心中亦很高兴,在上峰叙述完具体的租赁细节后,当即写了告示贴在城门处进行宣传。
翌日,宋芷按照昨日与周煜约定的时辰,来到了城中与周煜一道去猫儿胡同寻夫子。
两人从城东,一路跟着居民的指引,沿街走到生活气息更浓的城西,很快便寻到了猫儿胡同。
老旧胡同内砖墙早已褪了色,青灰的墙皮剥落几块,露出里头夯实的黄土。
墙角生着几丛野花,虽不是什么名贵花草,却也开得精神。
石板路年久失修,缝隙里钻出几株倔强的青草,瞧着倒是显得一片生机。
宋芷走在周煜身侧,目光不时扫过胡同里低矮的屋檐,心中大致判断出,住在此处的居民,大体上生活应也是不怎么宽裕。
两人刚走至巷口,便见到一名老者,站在斑驳的木门前,对这院内道:“老陈,上个月的赁钱,今日总该结清了吧?\"
半开的木门前,一名头发花白的老者静静地伫立在那里。
他的脊背微弯,但衣衫浆洗得干净,头发也梳得一丝不苟,只是眉宇间的褶皱与沧桑怎么也掩不住。
\"赵兄,\"他拱手作揖,声音温和却透着几分小心翼翼,\"实在对不住,开春后乍暖还寒,家里老婆子病了,银钱上一时不凑手。”
“您看能否再宽限几日?待我将手头的书册抄完,便能得到银钱,届时定将欠下的租金补齐!\"
赵老汉听到这话,倒也没有立即让对方将房租付清,虽说对方只是个屡考不中的童生,但这个时代到底还是尊重读书人。
他只摇头叹了一句,“那我且在等上半月吧,非我不讲情面,实在是家里也就指着这份租金过生活!”
陈老童生见对方给自己时间周旋,连忙朝对方拱了拱手,应下赚了钱帛一定及时将租金补上。
得到应允,催租人这才转身离开。
但胡同内,却没能就此平静下来,听到动静的左右邻居全都在议论纷纷。
只听一妇人道:“哎,陈老童生也真是,家里已经这般艰难了,还让小孙儿待在家里读书练字,要我说这每年的笔墨纸张节省下来,早够交租了!”
“要我说就该将阿榆那孩子送去做账房,将来出师了好歹能赚钱养活自己!”
“咦,我记得陈老爷家里,原先还颇有家资的,怎到了如今有人上门催租的地步?”
一旁的婶子不客气的道:“你当那书是那般好读的吗?夫子束修、书本笔墨,无论单提出哪一样都能抵咱们寻常人家一年的花销。”
“便是家里有金山银山,也抵不住这般的消耗啊,何况还考了这么多年.....”
这些胡同紧挨着,邻居说话稍微大一点,站在院中都能听到个一清二楚。
加之这些婶子说话时,根本没顾及旁人,陈老童生站在院内,这样的议论声更是清晰的传递到一家人的耳里。
陈老童生默默的听着邻居们的议论,垂在身侧手微微收紧,但他却是不好反驳。
实在是他拖累家里久矣!
如今儿子已经不在,就他们老两口,领着儿媳孙儿、孙女过活儿。
自己屡试不中,郁郁不得志、再加之中年丧子,生活的磨炼早已磨平了他的棱角。
或许是年岁渐长、又或许是这一次老婆子的生病,让他开始反思起邻居的话来。
他是不是不该让孙儿再走他走过的老路,他已经老了,又还能抄几年书?
而若是只靠儿媳给人浆洗衣衫,这个家哪里还能支撑的下去?
他是不是要将孙儿送去学账房?是不是该给这个家寻个退路?
陈老童生站在院中,望着坐在堂屋中,专注着看书的孙儿,心头涌起一阵无力!
他沉默良久,终于转身进屋,对正在灶台前熬药的儿媳低声道:\"淑娘,明日……把书房里那套《四书》拿去书肆卖了吧。\"
淑娘手一抖,药罐盖子\"当啷\"一声磕在灶台上。她抬头,掩饰住内心的波澜,\"爹,那是您最珍视的....\"
陈老童生摆摆手,没让她说下去,且先将眼前的困境度过去吧!
就在这时,院门被轻轻敲响。
宋芷站在门口,身后是穿着常服的周煜。阳光斜斜地照进来,映得小院陡然亮堂了几分。
老旧的院门,从内被打开,陈老童生一眼便认出了县官大人,他站在门前愣了半响,以为是自己眼花,看错了人。
他不敢置信的揉了揉眼睛,待真切的看着眼前气质斐然的男子,真的是县官大人后。
陈老童生嗫嚅着嘴唇,激动的道:“大....大人,您可是县官大人?”
周煜和蔼一笑,“是本官,你就是陈研?”
周煜的话印证了他的猜测,他连忙上前,就要朝着周煜行礼,却被周煜先一步抬手虚扶:\"不必多礼。\"
“我今日是陪宋乡君前来,咱们不妨先进屋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