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要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掌控全局的从容:“如今,我们的朝堂变革已然甚多,部门增设,官制革新,不宜再立刻增设一个正式的御史台。既然武涉有意主动扮演这个角色,而他的出发点也是为了江山社稷,其才其智也足以胜任吏部侍郎之职,那么,孤又何妨半推半就,配合他把这出戏唱下去呢?只要他把握住分寸,不出大格,他这个直臣,孤便容得下,也用得起!”
殿内烛火摇曳,将高要深邃的表情映照得明暗不定。这场仅有两人的密谈,所揭示的,远不止于对一个人的任命与看法,更是权力场中赤裸裸的生存法则与精妙绝伦的制衡艺术。萧何肃立一旁,心中波澜起伏,对王上的洞察力与驭下之策,有了更深一层的敬畏。
萧何凝神细思,将高要对武涉的分析在脑中反复咀嚼,越想越觉得其中蕴含着深沉的识人用人之道。他原本只觉得武涉大胆敢言,却未曾深究其行为背后的逻辑与坚韧。此刻经高要点拨,他恍若拨云见日,不禁抚掌轻叹,语气中充满了由衷的敬佩与自省:
“王上明鉴万里,臣……愧不能及。看来,臣之前还真的是小觑了武涉此人。原以为他不过是仗着一股书生意气,行那搏命直谏之事,以求速达天听。如今细想,此人能于闲置困顿中沉心静气,又能于朝堂风云际会之时,精准地找到自身立足之基,这份隐忍、这份谋定而后动的智慧,确实不同凡响,非寻常躁进之徒可比。”
高要闻言,嘴角泛起一丝掌握一切的淡然笑意,他喜欢看到麾下重臣能够举一反三,理解他布局的深意。他端起手边的茶盏,轻轻呷了一口,这才不疾不徐地进一步解释道:
“呵呵,萧何啊,为君者,用人如用器,贵在知人善任,更要懂得审时度势。之前我将武涉闲置,看似是冷落功臣,实则本就是一番考验,内里藏着两层心思。”
他伸出两根手指,“这其一,便是要看他的耐心与心性。你想想,他刚刚在战场上立下大功,可以说是提着脑袋,九死一生为孤王搏杀。凯旋之后,按常理,即便不立刻加官进爵,也该有所褒奖,以安功臣之心。我却反其道而行之,将他置于闲散之位,不闻不问。此等境遇,最是磨人。”
“若他心怀怨望,或者性情焦躁,缺乏沉稳,那么他很可能会觉得在我这里前途无望,进而心生异志。要知道,他久在军旅,知晓我军不少布防、将领性格乃至物资调配等情报,若是他携带这些投奔项羽或其他任何一路诸侯,对我而言,皆是损失,亦是耻辱。然,武涉却并未如此。他虽偶有困惑,却始终安守本分,未有丝毫逾越,更无叛离之迹。这便通过了第一层考验,证明其心性坚韧,忠诚可嘉。”
高要顿了顿,目光中闪过一丝欣赏,继续道:“这其二,便是要看他的悟性与应变之才。闲置,也是一种观察,观察他在逆境中如何自处,如何思考。若他只是浑浑噩噩,等待安排,那也不过是一介庸才。但武涉没有。他利用这段空闲,想必是仔细剖析了朝局,审视了自身。他清楚地知道,在内阁之中,论政务娴熟、协调八方,他远不及你萧何;论奇谋妙算、运筹帷幄,他难望张良项背;论冲锋陷阵、决胜千里,他更非韩信之敌。”
“那么,他该如何在这人才济济的核心圈子里,找到自己不可或缺的位置?今日殿上这一番看似冒险、甚至有些‘犯上’的直谏,便是他苦思冥想后,为自己找到的,也是最适合他的‘解决方案’。他这是在主动为自己定位,成为一个不畏君威、敢于直言、专司查漏补缺的‘诤臣’、‘净臣’。此子,确实是动了脑筋的,这番作为,倒是着实让孤有些惊喜。”
分析完武涉,高要话锋一转,将话题拉回到繁重的政务上。他深知,一个高效运转的行政中枢是统治的基石。他看向萧何,语气变得郑重:
“行了,武涉之事暂且到此。如今百废待兴,新得的十一郡之地,千头万绪,皆需梳理。最近各项事务尤为忙碌,你这内阁首辅,怕是要更加辛劳一些了。”
他略微沉吟,提出了一个深化内阁建设的构想:“内阁架构,除了你这个首辅之外,次辅的人选孤已心中有数,不日便会公布。但仅有正副之手,处理如此庞杂的政务,仍恐力有未逮。因此,孤意增设‘群辅’之位。”
萧何立刻凝神细听,他知道这将是未来权力结构的一次重要调整。
高要详细阐释道:“所谓‘群辅’,顾名思义,乃是群体辅政之意。其职责,主要是辅助首辅与次辅处理日常政务,负责某一领域或数项具体事务的调研、分析和建议提报。他们虽非决策核心,却是决策的重要智囊和执行推手。这些人选,须由你细心甄选、考察。选拔机制么,可定为:由你或次辅提名,或由朝中一定品级以上的官员联名举荐,最终需得到现有内阁成员半数以上同意,方可加入内阁,成为群辅。”
他明确了名额限制:“此番增设,名额暂定为五人。萧何,此事关乎未来朝政运转的效率与质量,你需明白,群辅之位,官职本身或许不高,但其身处机要,能够参与核心决议的分析过程,其意见足以影响国策走向。故而,人选必须慎重!首要考量其品德操守,次看其实干才能,再次观其大局观念。要选取那些真正能做事、敢做事、且忠于王事之人,明白么?”
“喏!臣,谨遵王命!定当秉公甄选,为王上择选贤能,绝不负王上重托!”萧何深深躬身,语气铿锵地领命。他深知这五人未来将成为他最重要的臂助,也是高要进一步平衡朝局、集思广益的关键一步。
领命之后,萧何见高要暂无其他吩咐,便行礼告退,匆匆离去,准备着手进行群辅的遴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