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王这段时间也不知为何,对任何美人都没了兴趣。
眼见后院的女人越来越多,他随意挑了几个进府时间长的先赶了出去,又送了几个给他的狐朋狗友。
至于女子有孕一事,他也不确定。
安王好色成性,后院女人又多,一夜几个美女侍寝是常事。
府里的美姬他都玩了个遍,渐渐产生厌烦之感,就连那自带体香的美姬也被他送了人。
这段时间他整日茶不思饭不想,整日只窝在屋里喝酒睡觉。
眼见顺天府尹带人上门,管家慌乱地敲开了安王正殿的门。
安王皱着眉,听到顺天府尹洪承这几个字时,喝醉的他才反应过来,这不就是那次上门把他赶出来的未来大舅子吗?
这会儿干嘛来了?安王喝得酩酊大醉,挥手让管家把人都赶走,他谁也不见。
管家得了命令,这才跟顺天府尹起了冲突。
洪城带侍卫上门拿人,却被安王府里的侍卫拦住大骂一通。
回到府衙后,洪承气不过,决定第二天亲自到朝堂上找天子理论。
“启奏圣上,臣有本要奏。”
“哦?爱卿所为何事?”
明顺帝坐在龙椅上,有些讶异地看着跪在殿中的洪承。
安王有些心虚地站在文臣边上。
虽说昨日五城兵马司劝住了洪承,没让洪承进府,可是顺天府尹可是出了名的倔,跟左都御史洪全一个样,果真是父子俩。
他昨日喝醉了直接睡了,谁知道后面如何了。
总归他什么事也没做,何必要心虚,是洪家不愿嫁女儿在先,他都还没跟父皇叫屈,他怕什么?
想到这,安王的腰瞬间直挺了些。
睿王见他这样,送给安王一个白眼。
贤王照例岿然不动。
李显偶尔转头跟贤王对看一眼,彼此心照不宣。
“启禀圣上,安王不顾皇室礼法,与暗娼有染,有了孩子后要杀人灭口,这还请圣上裁决!”
此话一出,大殿上立刻炸开了锅。
众人的视线“唰”地齐聚安王身上。
睿王很有眼色地往旁边挪了挪。
“父皇,您听儿臣解释。”
眼见龙椅上明顺帝的脸沉了下来,安王心道不好,赶忙站出来跪在了洪承身边。
明顺帝阴沉着脸,当场点了宗人府的人出来。
皇族的事都归宗人府管,昨日接到顺天府尹的消息,宗人府内也乱了套。
本朝自太祖开始,便明令禁止王室不得纳贱籍为妾,更不要说有私生子一事。
犯事者重者被赶出京城,宗室除名,轻者罚俸禄三年,闭门思过半年。
宗人府令已经年过五十,就等着再过几年安稳致仕,没想到安王来了这么一出。
还是李聿反应迅速,找出相关法规,誊抄一遍,送去了顺天府尹,又给了宗人府令一份,来应对今日圣上的责问。
宗人府令站出队伍,开始一条一条背诵本朝相关律例。
眼见明顺帝的脸色越来越阴沉,文武百官皆低下了头。
“来人,给我把安王拉下去,听候处置!”
“父皇,儿臣,儿臣冤枉啊,冤枉啊!谁知道她们已有身孕,求您饶命啊······”
安王就这样被拉了下去。明顺帝有些头疼,草草结束早朝。
淑妃得到消息后,整个人跌坐在太师椅上,一脸不可思议。
她的宝贝儿子怎么做出如此之事,绝对是后面有人设计陷害。
她做了这么多年的妃子,太了解明顺帝。
明顺帝最在乎脸面,如今安王不仅与最低等的暗娼有染,还有了孩子,这件事简直是给明顺帝在文武百官前丢了好大的面子。
如今安王被关了起来,何时能放出来还未知。
淑妃越想越慌,在宫中跟个没头苍蝇似的乱转,满脑子想的到底是如何救安王出来。
还是身旁一直伺候的嬷嬷看不下去,提醒她此时最应该做的当是脱簪下跪在奉天殿前祈求圣上原谅,这才是正解啊。
淑妃这才恍然大悟,忙不迭地换了衣裳,散了头发,去了奉天殿。
明顺帝正在气头上,一听淑妃来了,便让她一直跪着,不再理她。
这大热的天,淑妃跪在奉天殿前,被太阳暴晒,终于是晕了过去。
当晚,左都御史洪全将一封陈情表送到宫里,要求圣上收回赐婚圣旨。
言语间还透露着,要是圣上不答应,他明日便申请告老还乡。
明顺帝没办法,只能允了。
为了挽回颜面,明顺帝只能下旨,让安王前往凤阳看守皇陵,无诏不得回京。
自此,安王被彻底逐出了京城,远离皇宫和朝堂。
淑妃听后,气得在床榻上掰断了自己的指甲。
她连夜给宫外的娘家传消息,务必要找到那两名女子。
她无论如何也不相信,她的宝贝儿子会如此,这件事绝对有人在后面出谋划策。
宋皇后得知消息后,顿感讽刺不已。
这淑妃,前几日还在嘲笑沈沚阮出身低微。
如今她儿子搞大暗娼的肚子一事捅出来,严格说起来,这可是淑妃的第一个庶外孙。
可惜,这外孙们的出身实在太低,对淑妃来说,真的是奇耻大辱。
当晚,贤王收到密信,那两名女子被秘密送出京城。
安王连夜被赶出了京城,被锦衣卫盯着去了凤阳。
“殿下,陶道长来了,已经请到偏厅去了。”原宝进来了。
贤王颔首,随手点燃了桌上的蜡烛。
一封信瞬间化成了灰烬。
进了偏厅,一袭玄色道袍的年轻男子站起身:“王爷”
贤王点头,请他入座。
原宝亲自上了茶。
“师父闭关已有月余,何时出关还未知。”
陶仲文垂手侍立,玄色道袍衬得他面色如玉,“昨儿司礼监传旨,说圣上念及师父曾祷雨有功,还特意给道观赐了黄金百两作香资,请我进宫进承露台继承师父衣钵。”
贤王指尖一顿,手中的茶盏与茶托相触轻响。
他上次故意告知明顺帝这件事,就是得知那所谓的丹药已经快见底。可是如今老道士闭关不出,能用的也只有陶仲文。
只是旁人却不知,这陶仲文早已是贤王的人。
怎可能轻易被请进宫。
那锦衣卫一次次地请,也请不动。
明顺帝指望丹药成仙,更不可能来硬的,因此,只有等陶仲文同意。
“既然如此,时机也差不多了,道长便进宫去吧。只是一定要掌握好剂量,切不可让他早登极乐。”
陶仲文沉吟片刻,眸色渐明:“在下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