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还是头一回见到这般详细且易懂的计划书。
文字白的很,却一目了然。
他能从每一段文字里读出务实,这比欧阳修倡导的还白,直接丢给刚识字的百姓都能看懂。
计划的核心目标:文明存续,资源互补,社会革新,长远开发。
基本原则是:循序渐进,避免南宋末位面的社会剧变;文化尊重,慎重的对待和保护华夏传统文化精髓;生态优先,开发过程中注意环境保护,避免重蹈以前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最后就是共赢,确保成果惠及原住民,不会把宋末位面当做殖民地资源地来收割。
现代这边会和政和位面那般,建设一个过渡委员会,以后人物双通后会派遣人员去任职,同时也会有宋末位面的人在其中担任职务。
军事上,清扫所有武装力量,包括蒙元军队,各路盗匪,还会对现有的残余宋军进行选择性整编。
人道主义救援,发放粮食,药品,以工代赈,招募流民,修建道路,桥梁,港口,水库等基础设施。
启动人口普查,清查隐户,登记户口,发放身份证。
发行位面专用货币,建立新的金融体系。
颁布位面新法,派遣教导小组开启扫盲运动,建设宣传网络,村村通广播,建设现代化农场,工厂,医院,学校。
建立新的乡镇县行政单位,开启土改,废除佃农,禁止土地买卖。
推行义务教育,废除陋习,倡导平等。
林林总总的计划,涵盖大宋的方方面面。
计划很庞大,这是对一个有着一亿人的社会的支援改造,更详细的,那就不是文天祥能看的了。
给他看他也看不完。
但着也足够震撼文天祥了,不说别的,他现在脑子里就一个想法,这要是真成了,天下总该大同了吧?
而且这不费钱吗?这得花多少钱啊?
对,这看似很亏本,但想想那空白的地球地底下的资源,想想当年大基建给华夏带来的飞速十年,这一切就都值得。
资源啥的不说,单是以后考公考编的人,位面扶贫项目考虑一下,招录比二比一爽不爽?除了苦了点,没毛病啊。
“文公,计划书您觉得怎么样?您想要天下为一姓天下,继续如此循环,还是天下大同?”
杨君兰再问出这个问题时,文天祥的眼神里已经有光了。
他在想象,想象那个世界,那样的世界,有没有皇帝,又有什么关系呢?
不过他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只有这个问题确定了,他才能彻底放下心里负担。
“请问,大宋皇室贵方打算如何处理?”
赵匡胤翻了个白眼:“这种问题还用问杨组长?要么在那当个爱读书的小朋友,要么去了帝号来朕这里,朕把赵昺当孙子养没啥问题吧?你们这些文臣武将要是不想在新世界,也可以来,正好缺牛马,别到时候还想着盘剥百姓被吊起来公审丢了大宋的脸,还不如让朕来公审。”
文天祥的嘴角抽了抽,太祖刚刚,说了牛马是吧?
不过这个安排确实也挺好的,待不了就去别的位面呗,虽然计划书里没说,但想必那些死硬顽固分子,现代这边也不介意让他们都往别的大宋位面去。
人家接管世界也很忙的,他们明显宁愿和百姓打交道也不想和那些士大夫打交道。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和他文天祥这般的,就看那张世杰他们,都特么快亡国了,还不让他入朝,张弘范虽然不是个东西,但他吐槽的真没错啊,这大宋到死还在内斗。
当年余阶咋死的大家都清清楚楚。
至于他自己的去向,还没等他开口,诸葛聪就递上了一个红本本。
上边写着聘书。
文天祥接过打开一看。
谨聘文天祥先生为:「北辰计划」位面发展委员会首席顾问。
还附带着大宋太祖仁宗的认命圣旨。
好了,这下面子里子人家都备齐了,文天祥也不作他想,再不给面子,别人就该不给面子咯。
当即站起身朝着在场众人躬身圈揖。
“臣文天祥,必当为天下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能去建设那个新位面,就看那计划书里的种种,文天祥想起了这两百年来大家很喜欢挂嘴边吹牛逼的横渠四句。
绝大部分的人,包括曾经他自己,都是在吹牛逼,真要是能做到,大宋也不会被赶到海边了,而这次,是真有机会去践行了。
看文天祥彻底服了。
钓鱼城的三人也安下心来,服了就好啊,就怕你们要死要活的,等我们要投入先进文明的怀抱时还得有心理负担。
反正,只要不是蒙元,有没有皇帝确实无所谓,钓鱼城都习惯了。
然后李万里三人就有点期待的看向诸葛聪。
果然,诸葛聪也有东西给他们。
同样是聘书。
聘用他们为位面军事委员会顾问,负责川渝地区的光复活动,等待现代位面全面介入。
同时轮流在景区接受现代化军事训练。
李万里,秦忠和马明成,三人接到聘书后立马站起了身,学着路上看到的军礼,不太熟练的敬了个礼。
只是身上穿着的甲胄和口中念出的话,和这个军礼对比起来贼违和。
“末将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