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和众人聊了一会儿,便让众大臣们退下了。
没过一会儿,李君羡又步履匆匆的来了。
“陛下,八百里加急!”
李君羡呈送上来一份奏报。
“是户部侍郎桑大人送来的。”
听说是桑弘羊的奏报,李世民赶紧打开看了看。
“快,去把大臣们都叫回来!”李世民对旁边的张阿难说道。
大臣们刚走没一会儿,还没有出皇宫。
现在被张阿难突然叫回来,心中都有些疑惑。
肯定是发生什么大事了,不然皇上也不会把他们叫回来。
“桑弘羊桑大人送回来的奏报,秦王同意跟咱们一起合作兵器生意。”李世民拿着奏报,对众大臣说道。
大臣们满脸惊喜,兵器生意稳赚不赔,只要跟秦王好好合作,以后这将是一笔稳定收入。
不过大臣们却从皇上的脸上看到了不开心,难道秦王提什么无理的条件吗?
“各位都看看吧。”
李世民让人把奏报递给大臣。
众人围了上来仔细观看,内心甚是震惊。
秦王提出了两种分成的方法,一个朝廷只能分两成利润,另一个朝廷能分四成利润。
正常情况下,朝廷肯定要选择四成利润,但选择这个分成,他们要把铁矿资源运送到秦王那边炼制。
如此一来,他们对铁矿的监督大大降低。
万一运送过去的铁矿能炼制一万把兵器,到最后秦王只炼制了三千把呢?少的那一部分就是秦王自己的了。
正因无法合理监督,所以李世民并不开心。
但如果不把矿产资源运送过去,到时候卖出去的兵器,秦王只给他们两成利润。
这个利润挺低的了,如果把各方面成本都算出去,基本上不赚。
“你们有什么看法?”李世民沉吟片刻后问道。
房玄龄率先开口,道:“陛下,既然要合作,那咱们就合作分成利润高的。
虽然要把矿石运过去,但我们也可以派监督人员过去。
就算最终炼制出来的兵器少,只要不是少的很离谱,我们也能接受!”
魏征道:“陛下,臣赞同左仆射之言,铁矿运送到秦王那边,他肯定会拿走一部分。
只要拿的不多,我们还有的赚。如果秦王真的拿走很多,咱们后续不合作的便是,损失也不大。”
李世民听着众人的话,微微点头,道:“既然如此,那么咱们就采用四成利润的合作方法。”
大唐各地的铁矿还是比较多的,不仅满足大唐的内需,还有很多剩余。
这些多出来的铁矿,如果能拿出去卖武器赚钱,可以弥补国库亏空。
而且这也只是暂时的,等到将来朝廷国库有其他稳定收入后,就不再去做兵器生意了。
“铁矿资源运送到秦王那边,我们该派谁去监督此事呢?”李世民询问道。
这件事必须要派信得过的人,不能被秦王拉拢了。
“陛下,此事是户部侍郎与秦王殿下谈谈的,臣建议,可以让户部侍郎亲自选择监督人员。”温彦博开口说道。
李世民点点头,桑弘羊是主要负责人,让他派人去监督更合适。
“时间也不早了,大家都回去休息吧。你们挑选挑选铁矿地点,看看咱们从何处开采矿石。”李世民摆了摆手。
房玄龄道:“陛下,既然要跟秦王合作,那咱们就把距离秦王较近的铁矿资源送过去,可以节省人力和时间。”
“嗯,就这么定了,左仆射你来负责。”
李世民今天忙了一天,也有些疲惫,准备睡个早觉。
……
“陛下,陛下。”
半睡半醒之间,李世民听到有人在自己耳旁轻呼。
是张阿难。
此刻的李世民脑袋昏昏的,但听到是张阿难的呼喊,还是睁开了双眼。
张阿难跟了自己那么多年,很有分寸。
一般不会打扰他睡觉,除非是有重大事情发生。
“又是秦王的事吗?”李世民坐起身来,无奈的问道。
“陛下,不是秦王的事,是河南道发生灾害了!”
河南道!
灾害!
李世民瞬间清醒,河南道尤为重,是大唐重要粮食产地之一,也是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
此地一旦发生灾害,对大唐来讲影响甚大。
“什么灾害?”李世民问道,现在刚过完年,不可能发生旱灾,也不可能是下雨发生洪灾。
难道是发生地震了?
“陛下,黄河泛滥,沿途居民遭遇到了洪灾,受牵连者数十万。”张阿难将八百里加急呈送了上海。
洪灾?
李世民皱着眉头,黄河都冰冻上了,怎么会发生洪灾呢?
拿着奏报看了看,李世民明白了,原来是凌汛导致的洪灾发生。
如今正值冬末春初,黄河上游的一些冰冻正在逐渐消融,而下游地区冰冻还在。
如此一来,上游融化的水沿着冰冻河面顺流直下,河水高出河岸,从而引发洪灾。
李世民的脸色非常难看,这种事情并不罕见,从古至今发生过很多回。
大唐朝廷规定,每年冬末春初的时候,要有专门人员盯着黄河,防止凌汛发生,导致百姓受灾。
如今却发生这种事情,显然是人祸!
若是能及时预防,不可能造成这种灾害!
“通知所有大臣,开朝会!”
李世民也没法入睡了,发生这么大的灾害,必须赶紧解决,否则影响会越来越大。
大臣们连夜来到了皇宫之中,纷纷猜测发生什么大事了。
当他们听到皇上说黄河发生了凌汛,导致数十万百姓受灾,心中都感到了震惊。
以往冬末春初也会有凌汛发生,官府做好提前准备,一方面疏通河道,另一方面转移百姓,也不会造成灾害。
这次却影响如此之大,实在是令人震惊。
“通知受灾地区的官府,妥善安排灾民,该放粮的放粮,该提供物资的提供物资。
谁要在这个时候贪赃枉法,影响灾民治理,立斩不赦!”李世民冰冷的声音响起。
这是他今年第一次如此愤怒。
作为大唐统治者,他不希望发生这种灾害,尤其是能够避免的灾害。
下面大臣噤若寒蝉,心中多了几分忐忑,发生这种灾害,恐怕皇上要杀掉一大批官员了。
“包拯!”李世民大声喊道。
站在后面的包拯大步走了出来。